网易娱乐独家报道(文/爱地人、小樱)综上所述,正是由于金曲奖独特的评委制度,由于缺乏数字化的理性标准,而让金曲奖完全成了人性和感性的“泛滥”。但人性和感性虽然是自由的,但它们同样是可以受控制的,这种控制就直接掌握在金曲奖组委会的手里。

实际上,组委会对各位评委的音乐品味不会不清楚。只要稍稍根据他的人脉和圈子,就能轻松地判断他的审美。这样,只需要在比例上进行一定的调整,就能很人为的控制每一届金曲奖的最终评审结果。因此,表面上看来是评委选音乐和音乐人的金曲奖颁奖礼,实际上真正具有主导权的,还是组委会对于评委选择的这个过程。

独立Or商业?每一届的金曲奖获奖名单,显然问题不是出在评委,而是出在选择评委的那些评委评选人身上。打个比方,在一场足球比赛中,主导比赛精彩程度和戏剧性的,首先当然是球员,但裁判的发挥,却可以完全可以将一场比赛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而比赛组织者,则又能通过一位裁判性格和过往的表现,以幕后间接的手法,达到直接控制比赛进程的效果。最简单的,2009年欧洲冠军杯,普拉蒂尼对巴萨的护犊之心,以致半决赛时巴萨对阵切尔西时裁判明显错判漏判的情况,就是最好的证明。

评委的选择需要避嫌,比如王若琳报名参加,她的老爸王治平则没有资格担任这一年的评委。也正是这种每年评委的“名正言顺”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每届金曲奖获奖标准的不确定性,并曾在2007年上演了蔡依林获得“最佳国语女歌手奖”这出险些让金曲奖身败名裂的好戏。实际上,从金曲奖的评审制度也不难可以推测,蔡依林在这届的胜出,问题不是出在金曲奖惯有的品味一下子丢失了,而是金曲奖组委会为了测示自己与主流商业共舞的可行性,特意安排了可以助蔡依林上位的评委团。而测试效果的不佳,也让金曲奖很快就在后来的几届中,迅速地抛弃了《舞娘》爱好者评委团,当然也就抛弃了蔡依林。随后金曲奖评委调整了思路,又回到了蔡健雅这种在商业性和品质感上有所平衡的艺人。但可以预见的是,只要金曲奖这种看似神秘又缺乏标准性的评审制度存在,那它就一定会在未来再出现恶捧李依林、王依林这样的事件发生。

因此,在数字化管理无法付诸实践的情况下,组建一支成分稳定的评审团,尤其是在终审的一环上更加注重小评审团的审核,这对于金曲奖来说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