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故事是根据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而改编的,曾被改编为歌剧、电影故事片、京剧、舞剧等不同的艺术载体。而电影的影响更为深远,其中的插曲《北风吹》更是传唱至今。

这部电影由长春电影制片厂1950年摄制,水华、王滨、杨润身根据延安鲁迅文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的同名歌剧改编。主要演员有田华、李百万、陈强等,影片主要讲述的是:秋收季节杨白劳与放牧的老赵商量为女儿喜儿和王大婶的独子大春办喜事。地主黄世仁却暗中打上了喜儿的主意。为了还地主的债,大春与喜儿出没于悬崖峭壁打柴换钱,攒够利息钱之后,杨白劳为女儿扯上二尺红头绳,他顶风冒雪来到黄家还债,黄世仁坚持要他连本带利一起还清,或者是把喜儿领来顶帐,最后杨白劳被穆仁智强制在喜儿的卖身契上按了手印,他偷偷喝下卤水自杀。穆仁智率打手抢走喜儿,进了黄家的喜儿受尽折磨,还被黄世仁奸污了。

大春渡河参加了红军,喜儿在黄世仁成亲之日却险些被黄世仁卖给人贩子,她躲过黄家的追捕,逃入深山,从此喜儿渴了喝雨水,饿了摘野果或到奶奶庙去吃供品,过起了野人的生活,喜儿因此全身的毛发全部变白。被人误认为是白毛仙姑。抗日战争爆发后,已经成为八路军战士的王大春率领队伍返回老家,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斗争,黄世仁要穆仁智纵火破坏农会成立,并造谣说这火是“白毛仙姑”对人们的惩罚,为了保证斗争顺利进行,大春和大锁到奶奶庙去捉拿“白毛仙姑”,使得喜儿与大春重逢,“白毛仙姑”的谜底揭开了,喜儿获得新生,公判大会上,民主政府为民除害,枪毙了恶霸地主黄世仁。

《白毛女》是新中国第一部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的电影。上映时,国内首轮观众即达600余万,上海达80余万人次,创中外影片最高纪录。50年代这部影片先后在30多个国家、地区映出。在1951年7月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放映时,座无虚席,荣获该电影节的第一个特别荣誉奖。捷克文化宣传部长认为:“影片不仅充满了深情与优美的民歌,令人体会到中国悠久的民族艺术,而且巧妙地引用了民间传奇,动人地刻画出中国农民在封建压迫下艰苦斗争的史迹,我确信在今天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中国农民必将继续发展他们这种坚韧不屈的顽强精神。”同时本片还在1957年荣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1952年,周恩来总理向战后第一个到中国访问的日本国会议员帆足计赠送了电影《白毛女》。清水正夫、松山树子夫妇看了电影《白毛女》之后,被人类战胜苦难走出苦难积极向上的精神感动,在中国方面有关人士的协助下,将《白毛女》改编成芭蕾舞,1955年2月在东京首演,获得成功。1958年,松山芭蕾舞团来华演出芭蕾舞剧《白毛女》。

取得的这些成就只是本片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白毛女》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曾影响了一代人。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萧条的经济,近百年来被列强欺压沦为奴隶的艰苦生涯,难免使很多中国人对新生活丧失信心。在这时出现的电影成为那个物质极度匮乏年代里人们的精神食粮。并且里面的主人公就是当时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缩影,许多中国人在里面都看见了曾经的自己。而拍摄这部影片的艺术家们,采用了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结构方法,以喜儿的命运为中心主线缔结人物关系,展开悲欢离合、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影片出色地运用了电影独特的表现手段:运用比兴的手法,结合蒙太奇的运用、情绪的对照及情节的呼应,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有力地烘托了人物命运和性格,深化了主题。同时大量使用了原歌剧中优美动人的民歌插曲,其中的《北风吹》唱段在中国是家喻户晓,至今仍然传唱不衰。扮演喜儿的田华更是成功地塑造了喜儿的形象。她不只是旧社会剥削压迫和苦难的承受者,而且还是劳动人民反抗精神的体现者,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典型意义。田华因为《白毛女》的巨大成功迅速成为新中国电影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