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金匾》是一首在甘肃庆阳民歌基础上改编的歌曲,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流行于陕北,随着全国的解放,又很快地流传到全国各地。在1976年庆祝粉碎四人帮文艺晚会,和1977年纪念周总理逝世周年文艺纪念会上,经由郭兰英的重新演绎,一时间也再度传唱于神州大地,至今仍不绝于耳。
郭兰英1977演唱的《绣金匾》。
《绣金匾》来源于陇东民歌。陇东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诗经··豳风》里,就曾经收集有《七月》、《鸱枭》、《东山》等七首。陇东民歌带着厚重的泥土气息,或粗犷豪放,或婉转哀怨,或深沉缠绵,反映的大多是对封建制度的控诉、对劳动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及爱情的向往。
“五四”以后,庆阳民歌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陇东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更使庆阳民歌在老解放区的土地上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绣金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和《军民大生产》就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绣金匾》出自一位名叫汪庭有的木匠之手。汪庭有生于1916年,祖籍陕西商南县,自幼过着贫苦的生活,既要过饭,也给地主放过牛,还曾经当过流浪汉。1936年在陕甘边区的新正县马栏三乡落户之后,由于边区生活的安定,也开始学做木活,由此开始了用勤奋双手安居乐业的生活。
汪庭有自幼喜欢民歌和扭秧歌,从小就熟识《五更道情》、《五歌放羊》和《绣荷包》等民歌小调。为了表达对边区新生活的赞美,以及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感激之情,他很快就用他的音乐天赋,将他的这种边区生活的体会纪录下来,并借助已经流传千百年的老旋律,表达自己的这份新感情,由此终于完成了边区新版的《绣荷包》。
《绣荷包》很快就在边区流传开来,受到边区群众的喜爱。诗人艾青听到这首歌非常赞赏,但他也同时指出,民间是用绣荷包这种形式来表现和传递男女之情,而给人民领袖、政府、军队和共产党应当跳出这种局限,理应绣大金匾。汪庭有采取了艾青的建议,将《绣荷包》改成了《十绣金匾》。歌曲不仅深受群众的喜爱,同时也获得了当时延安的《解放日报》的高度赞誉,
郭兰英。人民画报独家供图,不得转载。
和历史上许多经典的名歌一样,汪庭有的《十绣金匾》在广泛传唱过程中,同样一次又一次地被人民群众和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再创造。歌曲传唱不久,就增加了歌颂朱德总司令的内容。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紧密配合当时革命斗争新形势,又在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改编下,将“十绣”浓缩成为“三绣”。1976年,随着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三位伟人的相继去世,歌曲也在增加歌颂周总理的内容后,经过郭兰英优美深情的演绎,从而完成了我们现在听到的这个版本。
《绣金匾》的流传过程,很好地展现出民歌传播的规律,即由群众创作到个人加工,再到人民群众修改和锤炼,从而最终形成一个丰富、完美的艺术整体,也真正体现出民歌之人民和个人互动创作的艺术魅力。
《绣金匾》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的开始流传,一直到四人帮粉碎后的再度传唱,也在无形中,让它由一首颂歌变成了一首史诗。从个体来讲,它以农民汪庭有的个人经历为线条,叙述从旧社会到边区新社会生活转变的过程。从历史全貌来讲,由于《绣金匾》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删改和加工的经历,也真实的再现出土地改革、抗日战争等等中国革命的递进过程,堪称是小歌曲、大容量。
《绣金匾》通过绣金匾这样生动而贴切的艺术形象,表达出人民群众对领袖、总理等伟人的感激之情,可以说是通过艺术的形式,由群众自发地为这些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们树碑立传,让他们的形象和功绩得以为后辈所知。而与文化大革命时期唯有毛泽东主席才能享受这一荣誉相比,《绣金匾》同样将赞美和怀念之情,送给了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在一定上重新客观公正的赋予了他们理应得到的历史地位,也算是人民心中有杆秤的艺术体现。
从《大海航行靠舵手》到《绣金匾》里对三位新中国历史谛造者分别的赞美,1977年的中国,就在这种逐步拨乱反正的大趋势下,逐步走向另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文/爱地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