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十一天的赛程宣告结束。

>>>http://ent.163.com/09/0913/03/5J2ELVHB00033MF6.html http://ent.163.com/09/0913/00/5J26O0Q800033CII.html <<<

网易娱乐威尼斯报道组(文/3pinky) 当地时间9月12日23点,警察循例来卡西诺宫赶走还在发稿的记者,但今天他们只需要来这里散个步、关关窗户就可以离开:两个小时前被记者挤得水泄不通的记者室早就人去楼空。从窗口可以看到主会场红毯在清理中,灯灭了,电影节闭幕后,本来应该爆发最后一轮狂欢的丽都岛神速地回归宁静,其实在三个小时以前,闭幕式红毯阵容就狠狠地透露出“冷清”二字:光临的大牌无一不是来拿奖的,奖项只有那么几个,大牌也就寥寥可数。

奇怪的是,一边是屈指可数的明星,一边是身心俱疲的媒体。影展十一天里,官方公布抵达记者有三千多名,但仅从不少迟到的记者能轻易在报名处把通行证从蓝卡升级到红卡来看,这个数字并不可靠,而以以往的惯例,影展期间记者还在逐渐流失。

威尼斯电影节上的记者们也是另一道风景。

在影展期间,总会听到来自各个地区的记者发出同一个抱怨:“我再也不想来了。”平心而论,威尼斯电影节今年并非止步不前,从影展活动类型的递增到增设媒体、影迷服务项目,从开阔入围电影类型、提高影片数量到更努力引进好莱坞影片,马克·穆勒改变去年窘况的努力是充满诚意的。但事实是,大牌没多来,记者们数着日子等闭幕。对最后的得奖结果,大家也无甚异议,因为能值得鼓掌的也就只是这几部。李安带领的7人评审团表现出来一派和谐,“和谐”就是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主调,但越是和谐就越是无趣,用一个香港记者的话说:“戛纳让我记住了恶心的《反基督者》,但要问我今年威尼斯有什么好片子,我一个都想不起来。”

大牌少面孔老、活动丰富却缺乏亮点、服务贴身却不够贴心,加上物价高涨,这样的威尼斯电影节,你还会来吗?

费斯·阿金的《心灵厨房》是一部喜剧片依然得到了评审团特别奖。

导演意见:宣传文艺片 还得来威尼斯

费斯·阿金的《心灵厨房》获得了评审团特别奖,以评审团主席李安的标准,这相当于一个三等奖。李安也坦承把奖颁给《心灵厨房》是承受了压力的,不仅威尼斯,喜剧片在三大综合电影节的地位远不及严肃艺术片。李安对《心灵厨房》的点评也得到了媒体赞赏:“喜剧片被威尼斯忽视了太久,但我们不能忽视费斯·阿金这个天才导演。”

连费斯·阿金也说,这是个充满意外的电影节。无差别对待电影的形式、类型与立场,是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进步。即便说这是在大师被戛纳抢走以后不得不做的妥协,但《卢尔德》拿走了费比西奖、最佳导演给了《没有男人的女人》,《白色物质》虽颗粒无收也收获赞誉,女性导演的力量得到了体现;《铁男3》、《坏中尉》是艺术导演在向主流靠拢的实验品。

陈果觉得如果拍的是文艺片,肯定要来威尼斯的。( 《成都,我爱你》导演陈果专访

娱乐性今年异常突出。光是惊喜电影公布的手段就很刺激了,秘密到字幕打出才揭晓,那些偷懒没去电影院的人发现他们错过时已经追悔莫及,当然这也让等着发稿的记者手忙脚乱,马克·穆勒当然知道“赫尔佐格两部电影同时入围”、“刚在戛纳获奖的曼多萨来威尼斯”,爆炸性绝不弱于让“僵尸王”罗梅罗也入围竞赛圈。

对于电影人,尤其是徘徊于有名与无名、主流与非主流边缘的导演,威尼斯相对开放的门槛仍是相当有吸引力的,陈果告诉网易娱乐:“要不要参加电影节,要看片子的情况。我拍的是文艺片,肯定要来威尼斯电影节的,这是仅有能扩大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平台,如果是商业片,就完全没必要来这个地方。”

只有明星才能让记者有动力。

记者意见一:来不来,看大牌

如果从人数上判断冷清与否,那今年的威尼斯确实比去年情况更恶劣,仅从今年华语媒体人数可见一斑:内地平面、电视与网络媒体共有10家,其中包括外聘记者;台湾两家,香港只有一家。而一位法国摄影记者在采访中透露,今年红毯拍摄区情况比去年差,七层拍摄区即使在拍乔治克鲁尼那天,顶多只会站满四层,平时更少,人少唯一的好处是,工作人员态度好了,拿到入场证更容易了。

一位香港记者也表示很吃惊人数锐减严重:“2006年因为《夜宴》、《放逐》等四个华语片,还有很多好莱坞的明星,来的记者特别多,当时光香港就来了四家,我们电视台来了6个人,现在只剩我们一家在做,人数也减少到4个。以前早上8点多就要来记者室占位,现在10点来还有空位。”

金融风暴过后,报道成本成了大部分媒体首要考虑的问题。不少媒体其实并非为了报道全程、而只是针对一两个重要的电影来威尼斯,邀到大牌的专访是唯一能和成本对等的收获,而片方收取专访费是业内不成文的规定,这种经济压力一般由发行方代替媒体承担,但有记者透露这两三年专访费暴涨,也是造成不少媒体放弃报道的原因:“前几年,发行方代缴的专访费是占该地区宣传费总额的1/3,但这几年已经超过了宣传费本身,没有发行方愿意做这种亏本的事情,所以专访几乎约不到。只能去红毯、发布会那些常规的东西,完全没意义,所以他们都不来了。”

约不了专访,拍拍大牌花絮照总可以吧?今年竞赛片的片单充满蛊惑性,《陌路危途》只来了主演维格·蒙坦森,他只在影片上映当日低调亮相,第二日就销声匿迹,查理兹·塞隆和盖·皮尔斯则全程缺席;尼可拉斯·凯奇早早抵达,却熬到《坏中尉》上映才露面,很快就和赫尔佐格飞回美国;时尚传奇汤姆·福特带领朱利安·摩尔、科林·费斯压轴出场,也腾不出更多时间接受采访。大牌不配合,小记落得无事可做,一位摄像记者无奈地说:“组委会公布的数字都是给外行看的,26部竞赛片,我却连着几天无料可做。”

11天的日程、26部电影让很多记者疲于奔命。

记者意见二:影展太长 片子太差 来了白来

惊喜电影再惊喜,媒体不会因为哗众取宠的举措感激马克·穆勒,对在实地战斗的记者来说,4000多部展映电影不是威武的数字,而是累赘的功课。只看看主竞赛圈吧:今年破天荒集结了26部电影,在影展11天里记者需要平均每日看2-3部电影,组委会为了分摊大牌亮相的时候,在中期甚至会安排一日放映四部竞赛片。随之绑定的工作还有邀约采访、跟进红毯、发布会,即便不少媒体会忽略掉不感兴趣或质量较差的影片,每日至少有7-8小时必须耗费在观影上。一位跑遍三大电影节的德国女记者在采访中抱怨道:“影展时间实在太长了,我觉得缩减一半是比较合理的。还有那些做不完的采访,我现在已经采到麻木了。”一位瑞士记者更是被密集的日程逼出了火:“如果安吉丽娜·朱莉第一天来,我想的是怎么干掉其他人争取到一个接近她的机会;到后半程她再出现,我只想叫她滚回去。”

让记者感到憋屈的另一个原因,是影片质量普遍低下。开幕片《巴阿尼亚》就透露出不好的兆头,首映场几乎无人鼓掌,在国际影评人和影迷评分榜均处于中下游;本来就稀缺的大师,表现也差强人意,赫尔佐格两部竞赛片似乎只是来捧场的。斯里兰卡的《世界之间》和埃及片《旅行者》媒体场上记者一批一批提前离场,《铁男3》实验性老套,商业性幼稚,一个台湾记者的话很能说明问题:“这种片放到展映单元随便放一下就好了,凭什么进竞赛圈!”《心灵厨房》和《单身男子》在接近尾声的时候出现,让浑浑噩噩状态的记者们猛地打了下激灵,才算把场子勉强救活。一个美国记者认为:“电影节应该把门槛再提高一些,日程缩短一点。我宁愿要一个只有八天但精彩的电影节,也不想十一天里傻乎乎地干等。”

威尼斯电影节,明年你还来吗?

记者意见三:硬件设施耽误工作 来了很恼火

网络情况是这两年让记者们最头疼的事情。今年主办方有三台服务器供记者工作使用,流量比去年有明显提高,限时登陆的弊端也基本解决,但对电视记者来说,每秒15K的上传速度根本不够用。一位巴西记者批评目前的网速与三年前比“简直是龟速”,而服务器在电影节期间已不止一次因为超载而崩溃。

一位三年前体验过神速网速的记者透露:“那时有一个赞助商单独包了一条宽带给记者用,上传不占资源;其实这次主办方也有单分一条宽带专供上传视频,但这条宽带从开幕到现在都是有故障的,所以他们只要让所有记者共享两条宽带,速度自然很慢。”坐在主办方今年提供的户外沙发区,这位记者并没有感到惬意:“如果不是花那么多时间上传,我根本不用来休息区等。”“整个电影节就是慢,做个采访,约定了时间,去了发现还要排队。我是不想再来了,或者起码过一两年,让我淡忘这种无奈的感觉,我才会来。”

公关公司:勒紧裤带也得来

威尼斯的物价在这两年涨幅不小,3年前4欧可以买到一张通行三日的交通卡,但现在一张船票就要价6欧,不幸住在威尼斯岛的记者,每天要花13欧路费往返两地。

跟记者不一样,负责展映或参赛电影宣传事宜的公关公司只要定下了片单,必然要在电影节驻扎。“去”势已定,DDA、PR Contact和Premier PR三家主要的公关公司只得想办法压缩成本。在戛纳在五星级酒店设立办公室的DDA,在威尼斯却躲在了一条小路上的公寓里,一位DDA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公寓租费更低,而且有齐备的家电,他们可以在附近超市买食物,剩下去餐厅里吃饭的高价费用。另外两家公关公司则不设办公点,PR Contact只是定时和客户在酒店大堂见面,约定访问地点和时间。

网易娱乐专稿,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