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意马工作室的Logo。

http://ent.163.com/09/1025/17/5MG4S2C700032KMI.html

网易娱乐独家评论(文/伊尔蒙) 全新打造的CG动画《阿童木》不仅从记忆和情结的层面上还了众多70后80后一个美梦,其更为人骄傲的是背后的主创制作团队来自于已经在国际CG特效界享有极高美誉的香港意马工作室(Imagi Animation Studios,以下简称IMAGI)。长久以来,在主流CG特效制作领域一直罕有华人势力的身影,而“意马”的崛起历程无疑给了我们莫大的启示与激励。

发展:从做圣诞树到做动画

跟许多专业动画制作公司不同的是,早先的“意马”并不是一家以电脑动画为生的企业,甚至没有任何关联。他的前身是宝途集团(Boto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由现今“意马”的创始人兼总裁高伟豪的父亲高长昌创办,主营人造圣诞树。高长昌在人造圣诞树行业奋斗了23年时间,他在中国制作塑料圣诞树,然后出售给沃尔玛等零售巨头,靠这个他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当时的“宝途”曾经以每年生产逾6百万棵圣诞树的业绩名列中国生产制造业之首。

高伟豪与意马。

但在1998年,留美归来的儿子高伟豪改变了这一切,说服父亲放弃了经营多年的圣诞树业务,父子俩转而投身电脑动画行业,准备在好莱坞动画制作市场一试身手。此时的他意识到,依托于外贸输出的传统制造行业已经有些日暮西山之势。而起初面对儿子的建议甚至是警告,高长昌并不以为然。以前他也曾遭遇过成本压力。1983年他在香港开始圣诞树生意,两年后,为降低生产成本,他把工厂转到中国大陆。上个世纪90年代,沃尔玛、Kmart Corp.和Target Corp.要求当时的宝途集团压低产品售价。当时的宝途集团60%的收入来自这三家零售商。高长昌于是调整生产环节,开始自己生产圣诞树所用的塑料、金属部件,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利润率。

不死心的高伟豪通过业绩报告和数据电子表格向父亲列举出出公司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分析出预期收益率将持续下滑。高长昌并没有完全相信儿子的观点。但他为高伟豪安排了一个“特别助理”的职位,并让他负责起草提高利润率的方案。

高伟豪想到的第一个主意是为宝途集团建一个网站,提高品牌知名度,然后将生产拓展到万圣节玩具等节假日产品。在父亲的支持下,高伟豪聘请了一些动画制造人员和技术人员搞起了网站。

虽然最终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不过精明的高伟豪显然嗅到了一些端倪,看重了电脑动画制作将要在未来成为一个崭新的高端产业。于是说服父亲成立了一家动画工作室。藉着亚洲地区较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大量新生的专业人才和日渐需求扩大的动画市场,2000年时,高伟豪终于说服父亲向外部投资者发行了约650万美元的新股,为成立Imagi(意马)动画工作室筹集资金。

意马刚刚成立就开始了《时空冒险记》(Zentrix)的创作。

为尽快成为动画领域的行家,高伟豪经历了艰难的学习过程,业务的开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开始他聘请了一批动画制作人员开始了动画连续剧《时空冒险记》(Zentrix)的创作。2001年他携6分钟样片出席了法国戛纳电影节,可最终等来的却是自家展台前的门可罗雀,连名片也没有送出去一张。营销经验的缺乏使这些激情澎湃的创业者撞了一头包,在做足了准备和反思之后,第二年他们再度前往参展并带去了完整样片。这次他们预约了客户,收获颇丰,有法国、德国、英国、香港和日本的发行商购买了该片的发行权。

毫无疑问,2002年对于“意马”来说是关键的一年。高氏父子把宝途集团的圣诞树业务作价约1.55亿美元卖给了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在补偿股东并偿还有关税款之后,售股所得净收益为9,000万港元,这些钱全部投给了刚刚成立的动画制作公司。宝途集团也更名为意马国际。紧接着高伟豪收购了日本一家出现财务危机的电脑动画工作室的控股权。而这家公司与梦工厂(DreamWorks SKG)有着非同一般的业务联系,这就为“意马”进军好莱坞打下了伏笔。不久,一个天大的机会就落到了“意马”的头上。梦工厂邀请他们参与竞标黄金档电视节目《Father of the Pride》的制作。最终意马国际从十几家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竞标的成功更坚定了高伟豪走自主创作之路,但同时他也开始从美国聘请一些业内人士帮助他推销影片高伟豪聘请到嘉禾娱乐(Golden Harvest Entertainment)的制片副总裁汤姆·格雷(Tom Gray),让其担任美国子公司的首席执行长。格雷90年代初参与过有真人表演的《忍者神龟》前三集的制作。他把高伟豪引荐给《忍者神龟》的设计及版权所有方米高梅公司(Mirage Group),之后又牵头帮高伟豪联系到Weinstein先生和华纳公司。华纳兄弟公司国内发行部总裁丹·费尔曼(Dan Fellman)说:“我看了意马国际制作的影片,我们觉得把影片的制作交给他们即使冒险也是值得的。”最终,《忍者神龟》赢得了1亿美元(合5千5百5十万英镑)的票房,成本只有3千5百万美。而皮克斯电影的平均成本是9千4百万美元,梦工厂则是1亿3千万美元。

投资3500万美元的《忍者神龟》最终赢得了1亿美元的票房。

相对于那些动辄上亿的制作成本,低廉的制作费用是意马国际一大法宝。总投入3,500万美元的《忍者神龟》恐怕是在香港制作的投资最大的影片之一,如果聘请美国动画公司制作,花销可远不止这个数字。意马国际现今在香港拥有350人的动画制作队伍,创作同样的作品其成本仅是美国同行的五分之一。此外,重视团队人才建设也是“意马”成功的一大关键,像负责制作部门及动画工作室工作的津村健先生(曾负责梦工场、迪士尼、环球及哥伦比亚影业等著名公司的主要项目),全球创作总监叶伟青(负责美术指导及开发新内容。曾于图像设计、多媒体发展及游戏制作方面拥有超过10年经验),动画指导张汉宁(负责监督意马所有动画及管理制作室400多名驻港动画师。曾于于梦工场工作之十二年间,是全球最佳计算机动画师之一。参与过《蚁哥正传》等制作),动画总监Kim Ooi,视觉效果指导陈炎(加盟意马前曾于迪士尼及梦工场动画等电影制作室积逾十年经验,参与电影包括《星银岛》、《黑客帝国2》、《鲨鱼总动员》等)都是独当一面的中流砥柱。此外,意马国际在好莱坞还有自己的导演、编剧和艺术家。依托于大量专业人才,良好的口碑以及精良的制作技术,今天的意马已经在国际一流CG动画制作界闯出了名堂,扎下了根基。

回望过去十年间,意马(IMAGI)从世界最大的塑料圣诞树生产商转型为的专业的顶级电脑动画工作室。而现在,意马已经成为一种标记,标志着中国工业开始从低成本低技能的劳力工厂向高科技竞争型企业转型。很多中国的工作室都在追随着意马的脚步,这也要归功于政府在大陆批准了5个重要的“动画”开发区。如今好莱坞一些大工作室也开始把一些特效制作工作外包给中国东海岸地区的团队。在金融危机逐渐回暖的后,意马已经加大了人才引进机制,开始在内地寻觅优秀的动画制作人才,加强同日本美国等一线传媒,娱乐公司的合作,并逐步拓展业务范围,在可以预想的未来,意马必将为全球影迷奉献出更为经典的作品。

http://ent.163.com/09/1026/00/5MGR9GDN00033RBG_2.html

http://ent.163.com/09/1026/00/5MGR9GDN00033RBG_3.html

作品:不求数量求质量

“意马”迄今已成立十载,但其实作品并不是很多。这当然与“意马”的制作理念和宗旨有关,宁缺毋滥,必须保证部部都是精品。正所谓慢工出细活,业界对于其作品的制作水准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让“意马”制作精良的口碑得以在全球CG动画制作业界确立。

《时空冒险记》(Zentrix)

《时空冒险记》是2002年由香港意马国际(Imagi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制作的三维电脑动画连续剧,总共26集。故事融合了大量奇幻与机械人的元素,讲述了一位人类国王穿越未来与过去同自己制造的邪恶机械人大战的故事。

该片是“意马”的开山之作,从2000年就开始制作,一经推出就引来无数好评,在法国,德国,英国,日本和香港地区播放并获得多个奖项。2005年,日本玩具大佬BANDAI公司还根据该片改变制作了一款以机器人之间的战斗为主题的PlayStation 2主机游戏。

《自豪的爸爸》(Father of the Pride)

《自豪的爸爸》是DreamWorks制作的一档三维动画幽默系列剧集,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部3D系列剧,制作人员每一季都要花费百万美元用9个月的时间完成,工程浩大。因为花费过多本片已经于2004年12月停播,本片一共出了13季。故事讲述的是一只与两个魔术师共同生活的白狮子Larry的故事。片中塑造了白狮子一家人,Larry妻子岳父等等。本片是三维幽默系列动画,但是主要是用幽默的语言来打动观众,人物的动作很小。

“意马”接受了“梦工厂”邀请后前往竞标该片的制作,结果从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取得制作权。这位“意马”走向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同时也在制作过程当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数码暴龙X-进化》

2004年,日本玩具业界大佬BANDAI和东映动画联合拍摄的《数码暴龙X-进化》,“意马”再度取得制作权,为影片打造全新的CG特效。同时这也是闻名世界的《数码暴龙》系列的首部全CG动画。

《挑战者》

2005年,“意马”购入当年大热的动作科幻片《挑战者》(Highlander,又名高地人,时空英豪)的动画制作特许权。这部动画电影由日本动画大师川尻善昭执导,日本MADHOUSE动画公司和专门发行日本动画的美国MANGA公司联合出品,由于原作电影已经成为B级科幻动作片的经典,并且其后续和周边作品蔚为庞杂,使得“意马”在CG特效制作上承担了很大压力,稍有闪失就会招致铁杆粉丝和资深影迷的诟病,不过动画推出后,画面制作令人眼前为之一亮,反倒是剧情和影片节奏方面引来了一片批评。

《忍者神龟》

《忍者神龟》是“意马”制作的首部全CG动画电影,制作过程耗时超过28个月,而且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同步进行着的:一是阳光明媚的加州南部;另一个却在中国的香港。超过370位漫画家中,有大约300人在香港工作,另外70人则驻守在洛杉矶……这还是好莱坞第一次用这种“远程”的方式在两地制作同一部影片。对“意马”来说,这绝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毕竟要制作一套90分钟的全CG动画,对于Imagi来说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同时要兼顾好莱坞市场的要求,因此Imagi专门在美国聘请了导演及一众具有丰富好莱坞电影经验的制作人员去负责有关剧本、设计、以及concept development方面,而香港的同事则负责实际的 production工作,例如建模、动画、灯光等不同工序。

为了应付不同的动作要求,Imagi本身亦自行设计了多个不同程序去帮助制作,好像IMAGI Muscle便可以让戏中的角色;例如怪兽们的肌肉随着不同的动作而作出相应的摆动,令到效果更加真实。而其它由R&D部门自行开发rigging tools也大大减轻了动画师在制作animation时的负担。而且“意马”的制作人员还开始参考大量香港功夫片寻找灵感,以期能设计出具有东方特色并且酷炫迷人的动作场面。

这一切工夫都没有白费,《忍者神龟》首映后获得了美国周末票房冠军,在历史上只有三部亚洲电影达到过这样的成绩。同时也使整个世界电影界,特效制作行业领略到了“意马”的强大CG制作实力。

《科学小飞侠》

《科学小飞侠》(Gatchaman,又名:科学忍者队)是香港意马动画(Imagi)联合好莱坞的制作人根据同名动画改编的一部全CG动画片。本片由华纳公司和温斯坦公司发行。故事讲述了发生在一个有着很多很高科技,但同时也经受环境问题的未来时代,而5位有着独特基因的忍者英雄将成为地球的惟一希望,他们将集结在一起抵抗外星侵略者。

最早是1972年由龙之子公司制作并在日本播出的同名动画,是经典的战队动画片,作者是吉田龙夫先生。这部风靡日本的205集的动画片分别于1978与1986年被改编成为《星球之战》(Battle of the Planets)和《重力战队》(G-Force)在美国播出,影响了无数的美国人。意马动画公司表示将把本片制作成为一部充满火爆动作场面的作品,并且还是颇为大胆的动画史上前所未有的动作场面。该片原计划今年上映,但是从目前发布的消息来看已经改为2010年。

《铁臂阿童木》

在一系列的尝试和成功之后,“意马”决心将日本动漫的经典形象“阿童木”重新CG化并拍摄动画电影。对于这么一个已经深入人心的角色,重塑与再造无疑都是危险的行为,“意马”为此调兵遣将,无论是从剧本的编写上还是特效的制作上全部力求做到完美。

该片动画总监张汉宁此前曾任职于梦工厂,在《史莱克》电影系列中分别担任过动画师指导、动画师监导及角色设计部主管。张汉宁表示能够制作《阿童木》是每一个动画设计师的梦想,他介绍说:“我们的团队在保留故事的亚洲精髓同时,以好莱坞独特的方式去讲述这个超级英雄的故事。”,同时他还说道:“《阿童木》的制作除了运用动画电影通常使用的MAYA动画制作软件之外,我们的电脑部门更别出心裁的对一般的动画制作设备进行了改进,从而使电影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效果。” 而这一切待到10月23日,自然会在影迷们的面前揭晓。

《铁人28号》

继《铁臂阿童木》、《科学小飞侠》之后,意马公司又将把日本经典巨型机器人漫画《铁人28号》制作成3D动画电影《铁人28》。本片原作是日本大师级漫画家横山光辉自1956年起连载10年之久的经典漫画。横山光辉与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同期出道,他笔下的《铁人28号》同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开创了日本机器人动漫的两大主流,《铁人28号》更是巨型机器人漫画作品的元祖。至此,两大日本机器人动漫开山之作都被香港意马全3D-CG化。该片已可能推迟至2011年上映。

未来的“意马”还将计划拍摄从“梦工厂”购得版权的印度大象题材《长牙象》(Tusker),以及《猫咪故事》(Cat Tale,讲述了一只被人当成狗来养的猫的故事)等。

http://ent.163.com/09/1026/00/5MGR9GDN00033RBG.html

http://ent.163.com/09/1026/00/5MGR9GDN00033RBG_3.html

林凡。

未来:华人CG力量觉醒

随着中西交流的增多和国内新一代动画人才的成长,未来的国际CG和特效业界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华人身影。

而在好莱坞,华裔特效达人并不为罕见。被詹姆斯·卡梅隆一手挖掘并提拔的林凡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早在拍摄《异型2》和《深渊》时期,卡梅隆就领略到了这个年轻人超强实力,并依然决定招入其特效团队,后来林凡又成为好莱坞首屈一指的DVD制作人,在全球业界都享有极高威望。另外像美籍华人朱峰,也是在欧美设计界、CG特效界响当当的传奇人物,参与过很多好莱坞大片以及游戏的概念设计,这其中就有《星战前传3》,《变形金刚》等等。另一位来自大陆的赵盾更是创造了多个CG界第一的殊荣:第一批在美国学习高端电脑动画的研究生;他是第一个旧金山艺术学院在SIGGRAPH获最高学生荣誉奖的学生,也是大陆在世界CG最高年会SIGGRAPH的第一个得奖人;他又是第一个进入美国大CG制作公司的大陆人。期间还参与了动画片《小蚁雄兵》和《怪物史莱克》的制作。

看回国内,由于近年内CG技术的普及同大量人才的成长,也涌现出不少颇具实力的公司,工作室和个人。不难想象,在未来的业界,华人CG力量将会迅猛上升,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势力。

http://ent.163.com/09/1026/00/5MGR9GDN00033RBG.html

http://ent.163.com/09/1026/00/5MGR9GDN00033RBG_2.html

网易娱乐专稿,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