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独家评论(文/江德斌) 近日,《南方周末》推出周立波专访,文章中的一些对话,经人在网上转播,已经迅速引起争议。他表示,“我把所有对上海人的偏见,都归类到嫉妒,我认为就是嫉妒……有一个数据可以表明,所有说上海不好的人,这个地方的GDP真的是上海的零头,广东人很少说上海人的不是。”

周立波把外地人对上海人的偏见,归咎为嫉妒,看似有些道理,却过于片面,话也说得太绝对,禁不住推敲。一个人对自己生长的家乡,常会产生深厚的眷恋之情,即便某些方面有瑕疵,却也难容忍外人非议。当遇到外人谤议家乡的时候,就会油然发出抵触、反击,类似于子不嫌母丑,或者护犊子,这也是人之常情。

周立波的大上海情结,并非他个人特有,而是上海人普遍存在着的现象。网络上经常有这样的争议,上海人把大上海之外的地方,统统视为乡下,后来被网友一致认为,这种优越感来自于曾经领袖全国的经济文化地位。再有周立波拒绝春晚的邀请,声称不愿意强奸观众。从他的专访的意思来看,原来其只想固守上海一隅之地,为精英阶层服务。周立波拿郭德纲比较时说:“吃大蒜头的人怎么能跟喝咖啡的人同台演出呢?”虽然有点调侃的味道,却道出南北文化的差异,海派与京派的不调和。

说起对地域身份的偏见或歧视,很多省市都遇到过,上海还算好的。产生偏见的原因,大多是源于不了解。外地人对上海人有偏见,就如上海人对外地人有偏见一样,都是互相不了解而引出误会。虽然时下信息发达,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要便利许多,但是地理距离,文化习俗差异,都会带来心理隔阂。电影《通天塔》里所讲述的故事,就是因语言、风俗等差异而产生误会。上海人与外地人的误会,也与此类似。

周立波的“嫉妒论”,则将偏见归于经济差异所致。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经济基础不能左右人的情感和立场,周立波的“嫉妒论”也站不住脚。毕竟大上海能有今日的辉煌和历史地位,并非一己之功,而是有全国资源和国家政策做后盾。上海人与外地人,则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而且,现在所谓的上海人,溯本追源也都是来自于外地,经过长期的包蓄融通,才演变成今日的上海人。

前段时间,上海发生过一起著名的电台风波。主持人用特有的上海腔调,自以为幽默的反击方式,回应听众对上海的牢骚,并说出令人惊诧的“卷成一团,圆润离开”。这种优越十足的腔调,表达出一种冷漠的态度,缺乏应有的人情味,令上海的外来人感觉冰冷。周立波的腔调,也与此相同,或许为上海人所欣赏,却难以被外地人接受。

立志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不仅要经济达标,还要有兼容并蓄的人文精神。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已联结成社会生物链,应该息息与共,而不是互相排斥。上海人的物质条件很先进,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在人文精神方面还有所欠缺,最为关键的地方,就是上海人与外地人之间缺乏宽容。

当年的上海滩,之所以国民心向往之,并形成特有的海派文化,就是有包容之心,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今天的大上海,虽然一脉相承,却少了一点大度。别总是把所谓偏见挂在嘴边,越是惦记着,说明越没有放下,显得小气寒酸。犹如和尚过河,河都趟过来了,心里却还念着大姑娘,只能说道行不够。如果自己都放不下,又岂能归罪于他人呢,劝周立波先生大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