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4月18日报道 (文/小门 丑哥)战争剧《战士》18日起开始在上海电视台播出,并将于5月4日登陆江西、河南、四川、贵州四大卫视。该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49年底,号称“十万大山十万军”的湘西仍然被土匪盘踞着。在一名国民党军官的策动下,当地的土匪劫持了解放军文工团的成员,以郑虎臣为首的突击队奉命解救,六名突击队员由此陷入了与国民党暗里领导的匪军、延续数百年的民团组织——“古家”的角逐中,并最终完成任务,粉碎了国民党的阴谋。

《战士》自开播以来,争议不断,观众对其故事、造型、细节等方面均提出了质疑,甚至有观众表示,看完该剧“非常恼火”,因为解放军处处被动挨打,被敌人牵着鼻子走,等等,很令人生气。

日前,网易娱乐独家采访了该剧导演赵浚凯,针对观众的种种质疑,赵导一一做出了解答。

质疑之一:装备为何混搭

疑问:解放军为何会身着美式装备?

赵浚凯:1948年初,淮海大战时缴获了国民党12万套美式装备,当时是攻破了安徽寿县一个后勤储备库,里头像军帽、衣服、被服都有,前前后后计算起来,4个整装师的12万套。淮海大战后很多都就地消灭了,但还是留下来很多,在当时,这些美式装备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

疑问:为什么解放军身披毛毯却从来不用?只是为了造型?

赵浚凯:毛毯是用来宿营的,只是我没有去写他们宿营的戏,观众没看到,野外宿营的戏比较少。

疑问:为什么双方都不用手榴弹?

赵浚凯:有手榴弹,队长炸死二叔就用过。但是用的比较少,手榴弹在山地、丛林里投掷时受空中阻力和障碍物太多(《战士》的绝大部分战斗都发生在湘西大山里),不像平原作战空中没有遮挡,作用也会受到限制,尤其面对冲锋时。一般观众看北方战争比较多,所以手榴弹作战没问题,但丛林很难,这是战术上的要求。

质疑之二:设定是否失实

疑问:解放初期,就已经有了特种兵了吗?

赵浚凯:(《战士》中的突击队)不是特种兵,是叫侦察连。当时称呼不一样,但作用一样,四野就叫侦察连,一般二野、三野叫特务连,执行特别任务的连。他们和侦察兵是一个概念,侦察连就是阵地侦察任务。

疑问:这个故事在历史上有真实原型吗?

赵浚凯:解放初期,我军一支部队驻扎在常德,师部的文工团被土匪抓住过,后来被送回来。《战士》的故事,就是根据这事进行的合理虚构。

这事本身比较悲惨,当时他们并没派突击队,就是强力镇压,我们给人家送信,限定在什么时间内送人,要不就怎么怎么样,他们没送人,我们就果真怎么怎么样,后来他们就害怕了,就给送回来了。

质疑之三:剧情是否合理

疑问:《战士》里解放军被割舌,是否太过残酷?

赵浚凯:(和那些浪漫主义战争剧对比而言)这就是真实。其中我们没有去拍那种血淋淋的镜头,没有实拍,都是写意的,然后观众会有自己的合理想象。

战争进入剿匪阶段,(《战士》里出现的)割舌、凌迟等件都是发生过的。所以不是观众接受不接受的问题,这些都是历史存在。

疑问:解放军为什么处处被动挨打?有些观众难以接受甚至感觉很生气。

赵浚凯:我觉得,人家是有备而来,你是不知道情况撞进去,并不占据主动优势。就像我们打游戏,人家精心设计了十几二十年的游戏,你去闯关,人家把每个步骤都想好了,根本没有你掌握主动的余地。不过我觉得,国民党最大的目的是想挑动起当地民团反对共产党,但是后来无论解救任务,还是和当地民团的关系,最终都可以算是成功的。

观众不必看到他们挨打就生气,我们可以想象,共产党当年一步步解放全中国,中间肯定是经过了非常曲折的经历,这些都可以想象得到。

对于《战士》引起的巨大争议,赵浚凯不仅给出了解答,还讲述了他拍这部剧的初衷。他表示,《战士》是一个事件传奇,和一般的战争剧不同,它没有从观众熟悉的历史事件、知名人物着手,而是从小群体着眼,小群体做的事,是在大环境里发生过的,只是观众不了解,但是这些小群体,更能凸显出军人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