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5月21日报道(文/3pinky 图/六六三) 离第63届戛纳电影节闭幕还有两天,过去这个时段应该是记者们偷懒的时候:竞赛片基本亮相完毕、招待大牌的派对该散的也散了,直到闭幕日电影宫将再次被记者挤爆,为报道金棕榈归属冲刺。

本地时间21日,电影宫门前异常清净,行人稀少、每日开足马力做炫耀状呼啸而过的跑车也消失了。

不过,假期根本没有开始。离电影宫一百米外,防暴警察组成人墙,封锁了十字大街的两端,而记者发现,今天也是电影节开幕以来,入场安检最严厉的一天,竞赛片《法外之徒》入场前,记者均被要求搜身。这部重提阿尔及利亚赛提夫大屠杀事件的法国电影从电影节开幕就争议不断,并导致了今日的示威游行。

反映着全球电影质量的戛纳电影节今年无论影片质量或嘉宾阵容都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疲态,但它的活跃度并不是那么单一。比威尼斯和柏林更高度商业化的戛纳今年连连爆发异常尖锐的政治声音、招惹着争议与关注:

事件之一:留给被捕评委的虚位 比诺什的眼泪

时间:5月12日

戛纳电影节在开幕前一个月突然将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增补进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名单。这位导演其实在三月初就被伊朗政府特工秘密逮捕,他在开幕前夕发信致电影节主办方表示愿意接受邀请。

但谁都知道,贾法·帕纳西成行机会几乎为零。终于在5月12日的开幕式上,一把放置在评审团成员中的椅子和全场雷动的掌声,象征性地完成了这次声援行动。关于贾法·帕纳西缺席的议论一直在影展期间持续,评审团主席蒂姆·波顿在首次媒体见面会上含糊表示“我们毕生都在为自由而战”;贾法·帕纳西的同乡兼好友导演阿巴斯今年凭《完美仿品》入围主竞赛单元,他在发布会上带来了自己写给《纽约时报》、声援贾法·帕纳西的邮件,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于之前伊朗导演被捕事情的痛心,揭露伊朗政府还逮捕了年轻导演穆罕穆德·拉瑟罗夫,更声讨伊朗政府对电影人的定罪;而一旁的朱丽叶·比诺什沉默地留下热泪,那个镜头在当日的电视节目里反复回放。

有记者早前就置疑过戛纳的做法是在表达政治同情,电影节主席吉尔-雅各布就贾法·帕纳西曾经获得的国际大奖来证明他的艺术实力,但也表示,这也是一个向艺术家的自由声援的人道表达。

事件之二:波兰斯基的联名请愿信

时间:5月17日

第63届戛纳电影节开幕不久,由法国著名导演让·吕克·戈达尔、马修·阿马立克以及夏维尔·毕沃斯、奥利佛·阿萨亚斯等人联名签署一封声明,表示,美国当局要求引渡导演波兰斯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谎言”,其意图就是想让波兰斯基身败名裂,他们还签署了一份“请愿书”,要求瑞士当局拒绝让美国引渡波兰斯基。夏维尔·毕沃斯还在自己的竞赛片《人与神》PHTOCALL环节,向来自各国的记者亮出写着波兰斯基名字的黑衣,象征哀悼。

联名信的签署也引来其他导演对此次引渡事件的争论。带着《遭遇陌生人》来戛纳展映的导演伍迪艾伦表示,波兰斯基已经受到应有惩罚,美国检察院不应该继续纠缠这件陈年往事。

就在联名信签署不久前,波兰斯基强奸案又添波澜,一个英国女演员夏维尔·毕沃斯宣称,波兰斯基曾在拍摄《海盗夺金冠》期间对当年仅16岁的她进行性骚扰。这件事让向来力挺波兰斯基的法国人也动摇了,法国文化部长福雷德里克·密特朗表示:“我作为一个部长,不会再就此事进行评论,因为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复杂了”,电影节主席吉尔雅各布也企图保持中立:“波兰斯基是个伟大的导演,但是,他也是个公民,没有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而他是否有罪,这不是我们所能判断的。”

跟随《华尔街2》来戛纳宣传的迈克尔·道格拉斯持反对态度,他表示绝不会参与联名请愿。

76岁的波兰斯基在1977年与一个未成年少女发生性行为被控强奸,随后他逃离美国,在法国生活多年。但去年参加瑞士电影节领取终生成就奖时被捕,随后保释出狱,美国政府强烈要求瑞士当局将其引渡回国受审。他也因为被捕事件影响,拒绝参加2月的柏林电影节,他的《影子写手》却赢得了最佳导演银熊奖。

事件之三:纪录片引发意大利政府抵制戛纳电影节

时间:5月13日

争议不都只是围绕着主竞赛单元:电影节开幕不久,意大利文化部长彭迪宣布意大利政府将抵制戛纳电影节,因为组委会让纪录片《德拉奎拉:战栗的意大利》入围非竞赛单元。《德拉奎拉:战栗的意大利》以记录09年意大利阿奎拉地震后重建工作出发,揭露意大利政府地震后故意拖延灾民安置工作,借天灾谋求政治利益,而“德拉奎拉”也借英文“吸血鬼”谐音暗讽在民意调查中人气降至最低的意大利政府贝卢斯科尼。

彭迪认为该片未能真实记录意大利政府为重建阿奎拉地震灾区所作的努力,“歪曲了事实,对意大利人民构成侮辱”。

意大利人和法国人早不是第一次通过电影节互掐。08年入围戛纳电影节的《大牌明星》聚焦意大利最著名的总理朱利奥·安德烈奥蒂的一生,但影片涉及他与黑手党的关系和政治阴谋,不仅安德烈奥蒂曾强烈要求不要再自己生前放映,意大利政府也公开跟戛纳翻脸。

而威尼斯电影节在1966年,把金狮奖颁给了意大利导演吉洛·彭特克沃的《阿尔及尔之战》,其实这部反映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的电影先送往戛纳的时候,以“纯粹的煽动性”为由被拒,入围威尼斯后也招来了法国驻罗马大使的的禁映要求。意大利人的所为让这部影片成为两个电影节交恶的节点,法国媒体称这个奖项是一次羞辱,影片在1971年才准许在法国上映。

http://ent.163.com/10/0521/23/678C2KNB00034D8N_2.html

西恩·潘缺席《公平游戏》首映,让记者们无缘听到这位政见尖锐演员的见解。

事件之四:《公平游戏》引发美对伊朗核制裁质疑

时间:5月20日

道格·里曼的《公平游戏》改编自03年美国“特工门”主角瓦莱丽·普拉姆·威尔逊的自传,她的外交官丈夫公布布什政府捏造萨达姆政府藏有生化武器、借此策动对伊战争后,政府高层向媒体泄露了瓦莱丽的特工身份,并且捏造某须有的事件打击这对夫妻。

《公平游戏》的剧情也触动了不少伊朗记者,他们在发布会上质疑美国联合世界强国对伊朗施行核武器制裁的做法和当年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初衷是一回事。主演西恩·潘的缺席让他们无缘听到这位政见向来尖锐的演员发表一番见解,影片制片人和导演道格·里曼对此也不愿发表任何意见。

事件之五:《法外之徒》揭法国疮疤 国民游行抗议

时间:5月12日-5月21日

把今年戛纳电影节的政治推向高潮的,当属拉契德·波查拉的《法外之徒》。影片在影展开幕前就招来法国执政党国会议员抵制,随后波查拉本人致信组委会,声明影片是根据小说改编,自己有权在电影中发表个人见解,要求任何人都应该在看过影片后才公正冷静地发表意见。

《法外之徒》之所以激起政府与民众的激烈反应,是因为它触动了法国人与阿尔及利亚一段至今说不清的往事。影片是波查拉上一部作品《光荣岁月》的续篇,讲述三个阿尔及利亚兄弟在阿尔及利亚宣布独立前后的遭遇。影片关于法国政府曾对独立前的阿尔及利亚人民进行大屠杀、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组织遭到的迫害等情节难以让法国人满意。影片今日上映后,执政党议员和退伍老兵们集结在戛纳市政厅门口,在戛纳市长带领下唱起马赛曲、手持国旗、高喊“民族解放组织的帮凶”,一路游行至电影宫附近才被防暴警察拦截住。

法国在1945年5月8日在阿尔及利亚发动臭名昭著的塞提夫大屠杀,法国政府多年后才承认大屠杀。今年的5月8日在赛提夫有盛大的65周年纪念活动,《法外之徒》的入围也被法国文化部长密特朗指“有存在的价值,反映了法阿两国在近代历史上的接触”,但关于大屠杀的原因和责任归属则没有定论,在不少法国人看来,源于阿尔及利亚恐怖分子破坏了法国境内的社会秩序和国民安全,才致使警察与军队反击;而死于赛提夫大屠杀的,并不止阿尔及利亚人,也由当时生活在殖民地的法国人。今日游行的主题一方面是纪念大屠杀的死难者,另一方面则是抗议波查拉把当年的法国政府和警察描述成纳粹和盖世太保;指它拿了法国电影基金的投资却扭曲历史,会对年轻一代造成误导。

事件之六:《毒太阳2》与政府联姻 米哈尔科夫遭同行抵制

俄国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94年凭《毒太阳》赢得金棕榈,但18年后回归后,影片还没在戛纳上映,米哈尔科夫就背上了“政客代言人”的骂名。《毒太阳2》是《毒太阳》的前传,剧情虽然仍会触及载满俄罗斯人伤痛和革命记忆的“斯大林”时代,但从早前影片在俄罗斯上映的情况与反响来看,米哈尔科夫的批判精神已被他个人的政治诉求冲散。

这部花费5500万美金拍摄的电影被称作俄罗斯史上成本最高的大片,拍摄期间俄罗斯总理普京还亲自探班;但影片国内首周票房只有250万。米哈尔科夫被外界称作“俄罗斯的斯皮尔伯格”,影片的投资得到了政府的高额补助,但他死忠民族主义者身份、与普京的亲密关系却屡遭诟病,文化界同行指他是靠普京上位、才得以竞选俄罗斯电影家协会主席之位,不少导演直斥他在竞选中作弊,并暗中操控电影资助;俄罗斯影评人也批评《毒太阳2》“不是电影,而是政治宣传工具;米哈尔科夫不再是一个导演,而是官僚”,有评论也把他叫做政治投机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