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7月19日报道 (文/赵猪 云飞扬)《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都是20世纪华人经典歌剧。所谓经典,首先是一种情怀,同时有有着张力十足的戏核,反而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了。因此翻拍经典影视作品,动用了怎样强大的技术手段,如果解构原著情节等等都不是必须的事情,最重要的,其实反而是如何复制那份旧日的情怀,努力做到翻拍一次,整出来的新品依然还能让观众再次感动,所谓整新如旧,这才是翻拍作品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

洪湖赤卫队》整新如旧

以目前正热播的几部翻拍经典作品来说,新《红楼梦》过分炫技,新《三国》更象是一部全新以三国人物为素材的古装职场剧。而红色经典翻拍剧《洪湖赤卫队》,做好了整新如旧,又不乏新意,最终成为十分少见的翻拍剧成功的范例。新版《洪湖赤卫队》成功的原因,本身在于继承并发扬了原版电影的优点,原作本身就是很符合老百姓欣赏的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相结合的现实题材作品,人物特色鲜明、性格突出、有些有肉,并能够做到相当程度上的真实,恨和爱确实都不是无缘无故。

老版《洪湖赤卫队》的导演是谢添、陈方千、徐枫,他们正处于建国后难得的创作自由的历史时期,拍摄完成于1961年,主人公是以贺龙和大姐贺英为原型来创造,以湖北汉剧为素材改编而成的红色经典歌舞电影。原著拍摄时期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苦难时期,却也是1949年以来对于思想文化界控制较松的时间段。故事情节相对简单,只是以洪湖地区赤卫队与土豪劣绅彭霸天做斗争为题材的革命故事。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其实与特殊历史时期一般观众对于电影的接收机解读有着密切的关系。

老电影之中那一曲曲脍炙人口的唱段,如《洪湖水,浪打浪》、《看天下穷苦人民都解放》等段子,至今仍然可以在许多歌舞晚会上听到,同时也深受广大中老年观众的喜爱,新版也以新花样加以再发挥。要想翻拍这样一部经典的电影,而且是将原片长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改编成28集的电视连续剧,同时还无法完全照搬原作歌舞剧的形式,这件工作本身的难度就非常之大。而且按照当下流行的一些翻拍做饭,很容易就戏不够,感情凑,非把原本很简单的剧情线索,往复杂里写,还很自以为是地把现代社会里复杂的男女关系硬套在革命先烈头上。这方面新版《洪湖赤卫队》做得很好,基本上没有跳出原作的剧情框架,只是尽可能地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韩英与张副官之间似有若无的情愫,以及最终张副官为救韩英而壮烈牺牲的桥段,也处理得悲壮却不拖泥带水,既保持了革命战争年代戏的纯洁性,又有一定程度的现代思维的代入,更加着重了乱世当中共产党人的人性。

正反两派人物塑造出色

除此之外,新版《洪湖赤卫队》中对于几个反面人物的刻画也是至关重要的。彭霸天的老谋深算,王金标的无政府主义流氓习性,以及新增加的湖匪谢十三,甚至是白极会会长等等角色,各有各特色,绝不雷同,也不简单粗暴地一味死坏。而是有了起承转合,有了各自的心路历程。至于韩英、刘闯、张副官等一干正面人物,也不只是高大全的老式作业模式,而是塑造成了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比如刘闯早期只是一名正义感强烈的渔民,在学习过程中才逐渐成长为共产党的好干部,而他写的那份有不少错别字的入党申请书,也是剧中画龙点睛的桥段之一。青年女演员温峥嵘所扮演的韩英,在不施脂粉,棱角分明的外表之下,其实也演出了韩英这个角色温柔善良的另一面,赋予了经典全新的解释。延续了那一份动人的情怀。

保留了原作中优美唱段

更难得的是,虽然不能象原作电影那样大量运用歌舞唱段作为电视剧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影片中还是保留了大部分原作中的优美唱段,既有重新演绎编配的背景音乐,也有直接采用的原作录音。比如片尾曲《洪湖水,浪打浪》就有重新演唱的版本,以及由王玉珍演唱的原版两个版本。也正是这些经典的歌曲重现,让观众有了更强烈的回忆。能够做到整新如旧,尊重经典,有着一份敬畏之心,确实正是《洪湖赤卫队》一剧能够成为同时段收视冠军的制胜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