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试.听]黄小琥新专辑《愈爱愈明白》

(文/音雄)事不过三。在后黄小琥时代,继续延续《简单/不简单》模式的《愈爱愈明白》显然已经达到了听众们能够忍受重复的极限,模式化的复刻让这张专辑一经发行,就被诟病缺少创意和突破。模式化或者说类型化是大规模内容生产所必须的一道工序,操作简单、成本核算容易以及市场收益都相对容易预见和评估,都是华纳让黄小琥一再重复的运营理由。但他们显然忽视了模式化是区分作品和产品的关键因素,如果说《简单/不简单》是精准定位、包含新鲜感的作品,那么《愈爱愈明白》就俨然只能是流水线上包装一致的产品了。台湾独立小清新的崛起,就是因为主打“作品”而非“产品”的内容牌,《简单/不简单》也因为老瓶新酒的诚意,但《愈爱愈明白》用相似的风格定位、相似的收歌选歌、相似的制作班底告诉我们,黄小琥似乎很难逃出这个简单的怪圈。

流行音乐必然有流行音乐运作的规律和技巧,从《简单/不简单》中黄小琥彻底踏进流行的大门,她就必须要满足“求变”这个流行产业中永远不变的规律,除非她能真的每次都交出足够打动人心的作品,如阿黛尔一样,但这样的作品往往不是一张一年的时间就能够交出的,《愈爱愈明白》与《如果…能重来》仅隔一年之久,这么短的时间能有多少好的作品积累?如果没有,她就必须如同门蔡依林一般,适应一张一小变、两张一大变的规律了。

显然,黄小琥就定位来说,并不具有普遍流行女星的优势。那么既不耐心积攒好的作品,又一再的重复,只能用公司急功近利的追求模式效应来解释。但任何艺术的创作都是一个“模式化——去模式化——模式化”的循环往复过程,我想,根据《愈爱愈明白》的口碑和市场反馈,黄小琥已经到了该去模式化的节点时期。专辑中的大部分歌曲都依照前两张的标准展现,纵然同名主打《对爱期待》有着《没那么简单》一样的落寞感以及上口的副歌,但实在太难超越前者的直触人心;《该放手了》《不猜》《不忍心》都是同样的道理。比较不一样的《妄想》有着抑扬顿挫的编曲,还加入了电音的成分,看似比较出彩,但这种与专辑整体风格差太多的尝试,实在是打破了转移的统一感,而且与歌者的声线特质也略为不符,给人为了改变而改变的无奈。

一种模式的终结,也是另一种可能性的开始。跳出这种模式,也简单也不简单,就看唱片公司是不是真的愿意耐心花时间去雕琢好的音乐,构建新的模式。因为黄小琥这样的好嗓子,始终是有着更多可能性、值得更好包裹的。我们仍旧期待下一张黄小琥专辑的出现,是一张充满诚意和新意的作品,而非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