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1月5日报道 据中国文化报报道 有些戏一看就知道必定成为一出大戏,比如这部《楚汉传奇》。只要摆出2.4亿元人民币总投资、80集超长篇幅、众星云集的演员阵容、2600天用于筹备、260天用于拍摄、200天用于后期制作这些数据,便足以令观众为之一振。有这样传奇一般的幕后投入,自然有底气给作品挂上“传奇”的名号。看过前几集后,我们发现这些巨额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上的投入都是值得的。这是一部从一开始就奔着成就“传奇”大戏而去的古装巨制。

想做史诗,先做人物。对于《楚汉传奇》这类聚焦秦末汉初这段历史的所有影视作品而言,最先摆在面前、决定成败的便是塑造刘邦、项羽这两位历史争议人物的角度和态度。一旦角度跑偏,即便是在细节上做到极致考究,如《王的盛宴》,也会被主流观众所抛弃。已有史诗大戏《三国》拍摄经验的高希希,自然明白稳中求胜的道理。在他执导下,刘邦、项羽、韩信等楚汉风云人物,都剔除掉了被民间传说或其他娱乐产品所衍生出的臆想元素。尤其是把主角戏广泛地安排进群戏中,利用这些名人与他们的兄弟、下属、宿敌的大量对手戏来塑造角色,令本片中的这些楚汉人物个个有血有肉。

看了《楚汉传奇》的前几集,我们就已经感到了传奇大戏的沉重感。因为80集的长度,且并非娱乐化的糊弄事儿,决定了刘邦、项羽以及他们手下的几个知名度较高的人物,如樊哙、萧何、夏侯婴、龙且等人都得在年龄、性格、心态、思想等方面演出超长的跨度来。尤其是刘邦这边。一群汉子在登上历史舞台之初,都已经在自己固有的生活圈里混了将近半辈子,各种习惯、性格早已养成。该剧一开始就非常耐心地描绘了刘邦团队这些兄弟的众生相,且比以往其他影视作品都要细,都要全面。刘邦手下这几个人,每一个都能够被照顾到,在开篇便被区分刻画,为后期他们经历时代骤变时的坚守和分歧,埋下过硬的伏笔。

项羽的塑造,《楚汉传奇》也比以往影视作品多用心了一些。它并没有把项羽的天生资质神化,没有让其一出场就是一个无敌霸王,没有像其他娱乐产品那样,一上来总会设计一些狩猎、驯马之类的戏来故意凸显项羽超出人类生理极限的天赋。在这里,他没有可以砍杀一切的神兵利刃,没有夸张到虚假的神力。项羽的霸王本色,开始是被压着来写的,是一种青年的热血和一种将领的武勇。这种塑造方式,有利于在后期将项羽还原为人。将历史人物适当还原,脱离传说中的夸张和神化的形象,也许会让某些想象力丰富的观众略感失落,但是作为一部传奇大戏,这却是必须要担起的责任。古装戏,不能再那么浮夸浅薄了。

80集的篇幅,保证了《楚汉传奇》可以丰富很多细节。高希希不需要像拍电影那样赶着把那些历史典故堆砌而出。他可以在几个历史节点之间加入更多的细节描写,把这些历史事件前面的铺垫和后面的影响都交待出来,让观众不仅看到这些历史事件,还能够了解事件的起因,从而更深地理解事件参与者们当时所持的心态以及看到该事件对历史人物个人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影响。如此一来,电视剧便比历史资料有了更大的连续性和可看性。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思路,让历史人物接了现代的地气。刘邦和项羽开始也仅仅是具备帝王资质的普通人,英雄前史是“传奇”的开始。观众将随着这两位主人公,一同经历接下来的风云变幻、传奇再诞。

作者:满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