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3月17日报道 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因为金庸的作品被屡次改编成影视作品,而成为观众耳熟能详的人物。不过,3月22日即将上映的电影《止杀令》中,赵有亮饰演丘处机,将颠覆所有人的印象。《止杀令》即将于3月18日在北京举行影片的全球首映庆典,启动影片的全球准同步公映。

比起高深莫测的武功,赵有亮版丘处机将更浓重的笔墨,勾画这位道家“一代宗师”的神秘与传奇。歃血求雨、手杖入地生根发芽,再到让人起死回生,《止杀令》中的丘处机,一如成吉思汗对他的称呼“活神仙”。不过,赵有亮在陈述“丘处机”时,更愿意将他称为“一个普通人,只是留下很多值得后世借鉴的东西。”

暌违大银幕多年 赵有亮借《止杀令》正式复出

说起赵有亮这个名字,现在的年轻观众可能感觉很陌生,但对于熟悉上世纪80、90年代影视圈的观众来说,赵有亮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赵有亮曾担任《孽债》、《宅门故事》、《雾失楼台》、《秋白之死》等多部影视剧的主角,如果做一个类比,赵有亮堪称那个年代的陈道明,属于偶像加演技派!同时,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赵有亮也一直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其主演的《保尔-柯察金》、《于无声处》、《理查三世》等话剧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此后,赵有亮历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领导职务,并担任了中国国家话剧院首任院长,渐渐淡出影视表演。对此,赵有亮的解释是:“话剧每年只能拍四五部,机会不多。我如果要演哪个角色,肯定能演,但我是院长,我不能跟大家去抢角色。”

卸任国家话剧院院长,赵有亮依然不舍表演事业。但对剧本高标准严要求的赵有亮,对于许多找上门的作品都说了“不”。“这些年也有很多人请我出来演戏,但是都被我以各种理由拒绝了,”赵有亮说,“首先从剧本上我就不满意。这次《止杀令》的剧本做得很扎实,真的是一群有心的人在认真创作!”

当被问及赵有亮,是否有信心如王学圻复出演《梅兰芳》一般,走出演绎事业又一春?赵有亮笑言自己没有想那么多,“我只是喜欢表演。而这一次接《止杀令》更重要是跟丘处机有缘分。我老家是山东蓬莱,而丘处机是山东栖霞,他修道的地方就在昆嵛山,离我们那里很近。不过,直到我接到《止杀令》这个剧本前,我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完成了这样一段传奇性的壮举!”

横跨六省拍摄举重若轻 敬业精神感染众人

为真实还原丘处机当年三万九千华里的“西游”历程,耗资8000万元的《止杀令》横跨六个省市进行拍摄!据导演王坪介绍,剧组沿着当年丘处机的西行路,从山东一路转场到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拍摄,历经冬、春、初夏三个季节,更是跨越了黄海海岸、山东平原、宁夏贺兰山、甘肃黄河滩头石林等多个场景。而在电影《止杀令》拍摄过程中,赵有亮跟随剧组一路跋涉,不管是沙漠、雪山还是茫茫戈壁场景的拍摄,他都亲自上阵,从未使用过一次替身!赵有亮这种率先垂范、敬业有加的精神也打动了剧组的每一个人,耿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真的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敬业的演员。当时有一场在‘死城’的戏,天气很冷,最高只有零下12度,而且鼓风机还得对着赵老师一直吹,我们都受不了,但赵老师一句怨言都没有”。

虽然包括《止杀令》导演王坪、主演耿乐、余少群、李小冉等人都对赵有亮的敬业精神赞誉有加,但拍摄期间的这种辛苦在赵有亮眼里却是“没什么”,真正是“举重若轻”。在被媒体追问为何很多不需要亲自上阵的远景戏仍坚持不用替身时,赵有亮连连摆手,认为这些都是作为演员应该做的,“真的没什么可说的。大家之所以觉得我这样做不可思议,都是现在这个电影的创作环境造成的。当年我们拍《秋白之死》,两集的电视剧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去拍摄。虽然存在拍摄技术等方面的不足,但当年我们真的是一种反复推敲、细细打磨的创作。你看现在,2天的时间恨不得拍出20集电视剧来,大家的心态变了,环境也变了。”

真实版丘处机颠覆金庸笔下人物

几年前,网上甚至出现一个《假如丘处机没有路过牛家村》的文章,以调侃的语气讨论如果丘处机没有劝服成吉思汗“止杀”东归,可能对历史造成的影响。电影《止杀令》则是真实还原了丘处机西行三万五千里,说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止杀东归”。与以往金庸改编影视作品中的丘处机相比,《止杀令》中的丘处机可谓“颠覆”,性格不再莽撞,也不再争一己之荣辱。

谈到对丘处机这个人物的理解,赵有亮说:“首先王坪导演和编剧冉平他们都跟我谈过对丘处机这个角色的理解,再加上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就在演的过程中慢慢就接近了丘处机的那种感觉。其实这个人物看起来复杂,但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人是很淡定的,做工作是顺其自然的,心胸是很宽阔很包容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和谐。如何去感恩、如何诚信诚实等等中华很多传统的美德基本上都可以在道教的理念中体现出来。还有一点,丘处机西行的路线,说起来比长征还要漫长,长征是两万五千里,丘处机是三万五千里,同样非常艰苦。并且丘处机很浪漫,写了很多描述中国瑰丽河山的诗,这种胸怀也让人很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