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日报4月6日报道 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力量的确比较大。比如,人们习惯了“端端正正”的新闻播音,一旦谁稍微不同于这种惯例就很可能成为某些人的“众矢之的”。现在,央视的文静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3月24日,央视新闻播音员文静在播报一条“复活节将至,法国慈善拍卖各种造型的巧克力”的新闻后,出人意料地说了句“我去吃块巧克力,一会儿见”,以此为新闻作结。这件事情迅速发酵,最后竟然出现两派意见,一派觉得很轻松,一派觉得故意卖萌。还有媒体称“央视主播卖萌不大妥当。”

关于“萌”,有几种解释,而几种解释综合到一起大体可以理解为“可爱”。卖萌,就是“刻意”地装萌。意思就是制作方、角色刻意做出“萌”的样子来讨好观众。

现在基本弄明白一件事,“卖萌”的目的是为了讨好观众。如果可以把文静的行为理解为“卖萌”,其目的不过就是为了“讨好观众”。让人不明白的是,文静“讨好观众”有什么不好?在当今各电视台“群雄纷起”,比谁的影响力大,不是看你的面孔有多严肃,而是看节目的社会效益和传播效果。

现在,有一些电视台开始有意识地“卖萌”或者有意识地“讨好观众”。久了,人们从这些电视台那里看到了制作者的诚意,看到了电视节目制作者有那份心意。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亲近他们,开始做自己的选择。在这样的时候,央视出了个文静,一个有意识的“卖萌者”,笔者认为这是多么难得可贵的事呀。但就是这样的一试,竟然试出那么多的争议来。现在,我所担心的是,因为有些争议,电视台立即中止这种诚意的尝试。

如果那样,真是可惜。

作者:蓝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