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5月3日报道 4月28日晚六点,由李瑞珺执导的电影《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作为第二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入围影片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这部电影改编自苏童同名小说,讲述了在一个甘肃的山村里,木匠老马在面对渐行渐近的死亡时,如何想办法躲避火葬的故事。影片在悠缓的曲调中落下帷幕,导演李瑞珺和制片人杨城在主创人员见面会环节与观众进行了积极互动。面对高朋满座的放映厅,导演李瑞珺以鞠躬的方式向观众们表示了深深的致意。

演员全是非专业演员,最难的问题是发行

见面会上,导演称这部电影是在他家乡甘肃拍摄的,电影中的场景也是他小时候经历过的,尤其是湖中割草这场戏,电影中最重要的场景是村民们承包的一个湖,拍摄这次戏之前,他每天都得骑着摩托车告诉村民拍摄的时候才能割草。电影中两个孩子的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当被问道如何让这两个孩子入戏时,李瑞珺说到,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来训练这两位小演员。“每天我都骑着摩托车把他们接过来,一起排练,然后再把他们送回去。”通过互换角色表演和用DV机拍摄排练场面,就这样他不断地纠正两个孩子的表演。影片中所有演员都是非职业演员,开拍之前导演组分别对他们进行了培训。“所有的演员都是我的家人和亲戚,演男一号的老爷爷是我的舅爷爷,村长是我父亲扮演的”。

这是一部低成本的艺术电影,制片人坦言电影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电影的发行和推广,对于艺术电影而言,市场给予它的空间太小,并且没有专门的费用作宣传。影片目前正在争取六月份能够在百老汇与观众们见面。

影片争议较大,引起观众深刻思考

影片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收尾,这引起了很多观众的争议,提到结尾爷爷的逝去是否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影响。李瑞珺说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这部电影的解读也不同,这与观众接受教育的情况、成长环境有关,他并不强求观众对这部电影要有一致的看法,称他的意图只是希望观众们应该尊重老人的选择,并解释道电影中有许多结构与解构的部分。真正结尾如何应留给观众去思考。当谈及导演为何选用这样的短片小说时,导演笑称自己先改写好剧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结实了苏童,两年前的今天他正在苏童家中,两人共同探讨剧本。

在互动环节的末尾,导演坦言影片中最让自己心情激动的环节是捉鸭的场景,那段场景音乐欢快,全然不似整部影片平和悠缓的基调。电影海报则是在李瑞珺一次闲暇时随手画下的,并不曾料想会成为电影的正式海报,并受到观众们的高度赞扬。

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的影片放映和主创人员见面会在一片掌声中结束。这部典型的艺术电影带给我们的思考远不止电影本身,而艺术电影的商业化之路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后,电影资料馆又展映了由冯小刚导演、张国立、徐帆和张默主演的电影《一九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