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5月9日报道 由江苏盐城籍歌手刘孟哲个人投资创作的旅游宣传歌曲《盐城》,于4月27日正式面世并在北京启动了面向全国的推广工作。这首歌曲上线后,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针对大家提出的众多建议和意见,刘孟哲在北京作了集中的解答。

问:“在大家的印象中,城市的旅游宣传歌曲都是以用美声、民族唱法演绎的,而且都以激昂的情绪、高亢的声音去表达,而《盐城》为什么偏离了这个传统?”

刘孟哲:“这是我和词曲编三位老师沟通达成的共识。若是遵循所谓的传统,进行相同风格的复制,那么我制作这首《盐城》就没有意义了。其实现在很多城市的旅游宣传歌曲都跳出了延续很久的固定模式,比如江苏镇江市的《问情千千》、云南玉溪市的《抚仙湖恋歌》,它们都是通过温婉怡人的旋律、清新淡雅的歌词受到了听众的喜爱和好评。”

问:“那你是如何界定《盐城》这首歌的风格的?”

刘孟哲:“我的演唱属于民通风格,这首《盐城》亦是如此。这首歌以小调为主、大调结尾,编曲上在融入温婉元素的同时,也兼顾到了明亮果敢的细节。主歌部分是升C调,副歌转到升F调,层次上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

问:“有听众反馈说这首歌曲比较悲切。”

刘孟哲:“这可能还是很多朋友听歌的习惯比较固定了,特别是提到城市旅游歌曲时,更是觉得要明亮激动。其实这首歌一点也不悲切,相反它具有很强大的力量,包括在前奏、副歌部分加入温婉悠扬的二胡演奏,就是为了体现出我们盐城的厚重历史和美好未来。担任二胡演奏的音乐家顾安全也是我们盐城人,现在中央民族歌舞团工作,是我国首屈一指的优秀青年二胡演奏家。”

问:“我们留意到了在歌曲第二遍副歌重复的时候,有非常清新的童声朗诵,这个地方是否是特别设计?”

刘孟哲:“加入童声朗诵是在我录音后研究决定的,我刚才提到《盐城》这首歌是以小调为主,小调最重要的特点是婉柔细腻,所以在第二遍副歌重复的部分加上整齐划一的童声朗诵,也是让歌曲增添了一抹大调的明亮;而且充满希望的童声在满怀历史厚重感的基础上,寓意了我们盐城的未来和希望!另外,《盐城》是以大调结尾的,编曲上也兼顾到了婉柔和大气的统一,这一点在创作时便已和国内音乐界的专业前辈沟通确认。”

问:“怎么会想到要创作这首歌?”

刘孟哲:“今年是盐城建市三十周年,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节点,作为在盐城生活了近20年的青年文艺工作者,我觉得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做一首宣传家乡的歌曲。其实我们盐城有很多的文艺工作者都为宣传家乡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一直关爱我成长发展的成杰思哥哥(江苏交通广播网主持人),他为家乡创作的《盐城真漂亮》,我个人就特别的喜欢!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热心市民,虽然从专业上讲有些词作不符合音乐学的作词规范,但他们的热情和赤诚令我们所有的盐城人感动!”

问:“歌曲为什么取名《盐城》?”

刘孟哲:“我们盐城这个市名本身就很独特,盐之城。那么这个城市到底有什么底蕴、有什么历史、有什么故事……,这些都是让看到盐城这个名字的人所向往和要探秘的,歌曲直接取名《盐城》,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如此;另外没有加过多的定语和后缀,也是让歌曲名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宣传歌曲。”

问:“你说过《盐城》将要进行全国性的推广?”

刘孟哲:“一首作品的成功一定是大家的力量,对于我来说用心做好每一首作品最根本!很多前辈和同行们演唱的城市旅游宣传歌曲,都有着地方宣传部门的全力支持,作为年轻的文艺工作者,我当然希望《盐城》能得到宣传部、旅游局等家乡各个部门的支持,包括我亲爱的老乡们!比较尴尬的是之前我个人投资创作并演唱的《滨海恋歌》,在全国也进行了一定的宣传推广,但这首歌并未得到家乡滨海县任何部门的响应,相反我却收到来自家乡的无数质疑和谩骂,这种情况的确令我感到意外。从我个人来讲,目前已落实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全国多个省市电台、网络新媒体等播出渠道,5月4日我参加录制CCTV1《正大综艺·墙来了》时,也特别地介绍了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