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香港经典摇滚乐队Beyond成立三十周年,6月30日也是乐队灵魂人物黄家驹逝世20周年的忌日,眼看着这一天慢慢到来,结果不但没有纪念活动,乐队成员黄贯中和黄家强反而在网上掀起骂战。对此事件,粉丝们多不关心其中的是非曲直,只是表示很寒心:“以前偶像是多么团结,现在竟然闹到如此地步,兄弟情分哪里去了?”其实,Beyond走到今天这一步,媒体和粉丝们造就的舆论压力正是最核心原因。外界对Beyond的期望(既包括事业成就也包括道德形象)一直停留在黄家驹逝去的那个顶点,这对Beyond剩余的三个成员来说是难以承受之重,最终导致他们陷入今天的境地。

完美的东西就应该永远保持完美,这是人们一贯的偏见。因此,所有在顶峰时期突然消失的事物都会被神化,关于它们的任何负面信息都是难以容忍的(即便有也会被自动忽略)。张国荣和梅艳芳在6、70年代人心中几乎完美的地位,与他们的死亡时间息息相关——他们死去的时候,正是他们最美丽的时候,人们对他们的印象将永远停留在那一刻,他们将永远魅力四射。黄家驹逝世时,Beyond同样正处在巅峰,粉丝们当然希望Beyond和张国荣一样,能永远保持当时的辉煌,可惜Beyond还剩下三个大活人,他们在黄家驹死后仍然活着,而且不得不从此肩负着“将Beyond做到家驹时期一样”的千钧重担(考虑到我们总是有美化逝者的倾向,Beyond剩余三个成员事实上要超越黄家驹才可能得到认可),一背就是20年。

最主要的压力当然来自于音乐作品。从结果来看,Beyond剩余三位成员的音乐才华毫无疑问是比不上黄家驹的,20年来几乎再也没有生产出像家驹时期那么风靡的作品。但我们显然对他们也缺乏体谅,少了一人的Beyond,就像桌子少了一条腿,不再像以前站得那么稳了,出好作品理所当然更难了。我们也得承认,如果是个无名乐队,这些作品其实是可能得到称赞和鼓励的——可惜,当这些歌都拿来和黄家驹时期的名作对比时,只能全部被笼罩在他的巨大阴影之下,没有出头之日。黄贯中有几次尝试改变创作风格,更是一败涂地——他不明白,粉丝们需要Beyond永远维持在黄家驹逝世时的那个样子。

我们都知道,粉丝往往是非理性的,从批评作品转为人身攻击是常见之事。这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刺伤了剩余成员的自尊。在Beyond论坛中,有粉丝发帖称黄家强在镜头前的习惯pose“女里女气”,爱用鼻音的演唱方式“相当娘炮”,而黄贯中在舞台上又蹦又跳“显得很低级”。对于黄贯中、黄家强、叶世荣来说,这其实是不太公平的,他们本来和黄家驹一起被万千粉丝宠爱,现在却只能活在批评和指责之中。当一个团体持续10余年都无法取得成功时,分崩离析也是在所难免了。Beyond三子对外宣称“音乐理念不合”,乃是长期失败后必然的分歧。

其实,纵观历史上那么多成功的乐队或组合,善始善终的没有几个。像Beyond前经纪人所说的披头士乐队,地位远比Beyond还要高上百倍,最终仍以对骂、解散而告终;深紫乐队的吉他手当年与其他成员大翻脸,也曾轰动一时。人性本就有弱点,想要几个人数十年如一日和睦相处,其难度不亚于登天,吵架实属正常。但因为黄家驹的逝世和当时Beyond的完美,任何吵架都会被放大,视为严重内讧,最终额外受到道德层面的攻击:你(你们)把Beyond搞成这个样子,对得起家驹的在天之灵吗?媒体和粉丝自然而然地认为生者必须维护死者留下的声名,Beyond三子必须一辈子情同手足,这毫无疑问只是一厢情愿。

保持作品质量、维持兄弟情谊,这两个要求足以让他们喘不过气来,更可怕的是第三座大山:坚持Beyond精神。Beyond的出众之处,是表达出了当时年轻人的普遍感伤,但同时又励志地把感伤化为坚强,把听歌的少年都幻化成了不为世人所理解的落寞英雄。正因为此,Beyond才能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俘获无数70后和80后的心,让他们在学校的宿舍、大澡堂或KTV里痛苦而又甜蜜地狂歌。20年过去了,青春早已无迹可寻,但《再见理想》、《海阔天空》这些当年的名曲仍然会让这代人触摸到当年一丝温热的气息,他们也因此“不想你别去”,希望Beyond能再度激起他们孤独的激情。但20年物是人非,时代早已改变,这样的要求只能是镜花水月。

外界对Beyond的非理性期待建立了悲剧氛围,而Beyond三子默认外界的期待,扛下他们无法承受的压力,则是上演现在这出悲剧的根源。一方面身为凡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分歧和利益纠纷,一方面也身在局中,希望保持家驹生前的光辉岁月。强烈的错位感导致他们难以理性处理这些纠葛,而粉丝们的完美期望与现状发生强烈对比,又进一步加剧了荒诞感。

“Beyond永远在我心中。”叶世荣的这句话,意味着Beyond对他来说已是光辉的历史。他公开表明态度:Beyond在2005年已经解散,自己的身份只是“Beyond前成员”,不想顺应歌迷“在一起”的要求,而选择听从自己的内心。“我宁愿舍弃虚名,时间更重要,希望往后30年留给自己实现梦想。”这样的表态听起来是个好的开始。在Beyond建立30周年时,我们可以有新的期待:如果Beyond成员不再沉溺于光辉的过去,如果粉丝和媒体不因为美好回忆而苛刻地对待现在,如果我们不再用黄家驹去要求Beyond三子,能够带着体谅和善意让他们保留自己的生活空间……

作者:王璇 文/袍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