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7月22日报道(文/桃桃林林)每个看过《大明猩》的观众可能都会有类似感慨:韩国人在电影特效方面又走到我们前头去了。大猩猩的动作捕捉和3D建模都远好过内地很多特效大片,特别是《白蛇传说》之类号称大投资的国产特效大片们。虽然影片一直号称是中韩合拍,不过稍留意幕后阵容就会发现整个技术团队仍来自韩国,尤其是特效部门,所以特效的成功还是人家韩国电影人的功劳。据介绍,本片动用上百人历时数年制作,仅后期制作就用了一年的时间。或者正是这种坚持,才让影片的特效不输于好莱坞的水准,也实现了亚洲制大片的重要一步。

可惜成也特效,败也特效。创作者一直对影片的特效引以为豪,以至于忘记了特效应是为剧情服务。在给足了猩猩发挥空间和表现镜头之后,却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去讲好它的故事。于是,人人都能看出影片中有一个非常逼真的特效猩猩。同时,大多数观众也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很难感动人的电影。

韩国导演金容华是个熟谙类型片规则的导演。你说他套路也好,模式也罢,他却一直懂得如何调动观众心理,并给与释放。上一部《国家代表》是个运动励志题材,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的是高台滑雪的故事。影片拍得激情热血,结尾也看得人心潮澎湃。有了《国家代表》的成功,也让他有信心推出这部《大明猩》,同样是运动相关,一部关于棒球的故事。

其实在内地放映棒球的电影很吃亏,毕竟我们并没有这个群众基础。你可以拍足球、篮球,或者是排球与乒乓球,观众起码对这些运动很熟悉,知道怎么叫输、如何叫赢。而棒球对很多人来说实在太陌生,什么达阵、双杀、三振、本垒打,单是这些术语都能搞晕一群人。也许导演觉得讲高台滑雪的《国家代表》都能大热,讲棒球的《大明猩》理应更受欢迎。问题是,大家对高台滑雪虽然陌生,但是输赢还是能看出来的,滑得漂亮就叫成功,摔倒了一定是失败,而棒球则远不是那么简单。同时,《国家代表》的看点在于,影片讲了一群一事无成的混子最终搏成世界冠军的故事,这里面励志才是重点。而《大明猩》却并未把输赢放在最关键的位置,它的重点在于感情线,也就是女主角赵薇薇与大猩猩灵灵的人兽情,只可惜这条感情线却并未讲好。

讲动物的电影都离不开人兽情。即便是大猩猩,也有《猩球崛起》、《金刚》与《巨猩乔扬》等等知名影片。在那些电影里,人与大猩猩的关系变化既是影片的情节走向,也是感情线上最重要的卖点,观众则会因此而感动。其实讲人与动物的故事,主题仍是要回归到人。连人与动物都可和谐相处,为什么人与人反而沟通起来却这么困难?这可能是大部分动物类电影的隐性主题。观众被感动,也是因为影片中流露出的原始的人性的善。可《大明猩》欠缺的恰恰是这点,这也成为本片在口碑上非常不理想的原因。虽然影片意图打造一个人与动物互助互爱的世界,并设置了失去家人的小女孩与专心照顾她的的大猩猩。但在观众来看,影片希望传递的人兽情很明显是单面的,即猩猩灵灵对人的爱:我们只能看到它如何在地震废墟中救出小女孩;如何去帮助女孩打球赚钱以实现其的梦想;甚至最终还要忍住腿疾坚持出战,获得比赛胜利等等励志情节……

与此同时,女孩对猩猩的感情却让人觉得有些不近人情,甚至冷血。尤其是高潮之前的那场煽情戏,女孩明知猩猩的腿伤,却仍坚持让其参加比赛。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这场戏对女孩的角色是个严重的伤害,它让观众很难从心里喜欢上这个角色,也由之对整部电影产生抵触心理。人人都知道,如果让观众喜欢上你的电影,首先应该让他爱上你的角色,而影片却用此类情节起着反作用。

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空有一副特效好皮囊,却因为缺乏灵魂,很难给人留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