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环太平洋》的观众就知道,不仅中俄机甲早早挂掉,连日本机甲都只是出现在女主角的回忆里,对此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表示因为预算有限,只能让两个机甲撑到最后。其实《环太平洋》的制作费有1.9亿美元,这个数字并不算少,《变形金刚3》也就1.95亿美元。原来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把大部分的资金用来生产他的人生最爱——小怪兽!剩下的钱,再用大部分来打造他的另一心头好——机甲。至于人类?请几个能走能动演技不咋地也无所谓的活人就行了。因此,《环太平洋》最出彩的是怪兽,对怪兽爱得澎湃的托罗是怎么克服“选择困难症”选出如今出镜的几头怪兽的?又是怎样以分配精力打造机甲的呢?

上百只怪兽如何选择?
每周办怪兽版“美国偶像”

吉尔莫·德尔·托罗之所以能一直拍各种怪物片,其中一个最大的绝招就是他很会画画。一般剧本还没弄完,他可能就已经在自己的小本本上画满了各式各样的怪物造型。制片人们相当喜欢和托罗打交道,因为跟托罗这样能把心中怪物具象化的导演合作,比起那些只懂空想的导演合作要容易,而且能省好多钱。

托罗心中的怪兽库要多少有多少,拍《环太平洋》之前,他事先花了上百只怪兽图案。他虽然从小看怪兽片长大,但他这次画怪兽,有意让自己的怪兽和日本怪兽、地球生物区分开来,每只都是自己原创的。然而,上百只的怪兽显然无法全部出现在《环太平洋》之中,于是他们要从上百只里面,挑出5只“出演”《环太平洋》。

对每只怪兽都有爱的托罗显然没办法独立这项工作,于是,他和该片的制片人、编剧等办了个怪兽版“美国偶像”选秀活动,每周他们这些“评委”都聚一次,对着上百张怪兽草图投票,最后选出来的“秀女”就是这五个——镰刀头(Knifehead)、棱背龟(Leathback)、尾立鼠(Otachi)、恶魔女巫(Onibaba)和毒妇(Slattern)。其他未入选的怪兽们,幸运的就在片中打了下酱油,没那运气的就依然存在于托罗的小本本里,有些落选的怪兽图案,《环太平洋》的相关网站上还能看到。

设计怪兽的灵感从何而来?
每只都有致敬元素

吉尔莫·德尔·托罗在设计这5头怪兽的时候也是把自己一辈子所喜欢的各种元素都放进去了。第一个出场的镰刀头,头部造型灵感来自剑吻鲨。这只怪兽行动有点缓慢,而且看起来最粗糙,有点像演员穿着怪兽装的样子,这是故意的。因为托罗用镰刀头来向他最喜欢的1960年代的日本怪兽特摄片致敬。

能释放电磁波的棱背龟,行动方式跟金刚一样,显然托罗用棱背龟致敬的对象大家都清楚了。另外,棱背龟还是托罗个人最喜欢的怪兽,因为他和棱背龟都有一个大肚腩。

尾立鼠被托罗称为“怪兽中的瑞士军刀”,这只怪兽也是5只当中智商最高的。尾立鼠是5只怪兽中戏份最多的,出场接近20分钟,它能喷强酸毒液、会飞、而且还在片中产子。不知观众有没发现尾立鼠有中国元素,托罗在设计这只怪兽时有参考中国版的龙。没错,未能完成把《霍比特人》的史矛格设计成中国龙这一心愿的托罗,这次默默地在《环太平洋》中过了下瘾。

出现在麻子回忆里的那只怪兽邪恶女巫是日系的。其实Onibaba这个名字就是日语中的“鬼婆”,托罗是用甲壳纲动物混搭日式庙宇的方式设计出邪恶女巫的。

5级怪兽毒妇头上长着像皇冠一样的巨型角,充满神秘和威严的感觉。从小喜欢黑魔法的托罗在设计毒妇时用了这一元素。

选出来的5只怪兽,无论戏多戏少,托罗全都没亏待它们。负责为该片制作特效的公司是工业光魔。工业光魔的动画总监哈尔·西克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它们为了做这5只怪兽,参考了包括螃蟹、猩猩、蝙蝠、恐龙等各种生物。由于5只怪兽很不同,所以他们没办法开发一个肌肉系统用来制作5只怪兽,也没办法用任何内置支架来搭建。这就意味着他们只能用动画来打造怪兽。

用动画的缺点就是没办法非常丰富地展示每只怪兽运动时的肌肉细节,优点?当然是比为5只怪兽各自开发一个肌肉运动系统要省钱很多了。好在怪兽体型巨大,只要在关键的打斗时刻能打出气势,关键时刻能有表现,没人会去关心它们身上的汗毛如何摆动、毛孔如何开合……因此,工业光魔用动画做出来的怪兽,主要突出点在于造型和气势。

制作机甲预算不够怎么办?
集中“金力”做危险流浪者

制作5个机甲的预算就不太够了。片中主要出现的机甲有4套——美国的危险流浪者、澳大利亚的尤里卡突袭者、俄罗斯的切尔诺·阿尔法以及中国的暴风赤红。另外一个在麻子回忆里打了下酱油的机甲是日本的探戈狼。

虽然片方在内地做宣传时一直力推中国的暴风赤红,但这个有三条手臂的机甲没啥表现就被歼灭。俄罗斯的切尔诺·阿尔法命运也差不多。澳洲的尤里卡突袭者稍微发挥一下,但戏份也很少。这3副机甲,其实托罗在画草图时也都有用了不少心思为每个机甲添上出产国的元素的。暴风赤红很明显,切尔诺·阿尔法从名字到造型(头顶着充当核能冷却塔作用“铁桶”)都明显指涉苏联时期的切尔诺贝利,尤里卡突袭者则强调澳洲壮汉的“胸肌”。

跟怪兽一样,托罗总共设计了多达31款机甲,所以出现在电影里的这几个机甲还算好的,本身是墨西哥人的托罗本来还设计了一款墨西哥机甲,但最后都没用上。究其原因,就是钱不够。托罗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自己本来给中国和俄罗斯的机甲都设计了一场精彩的打斗戏,但真的预算不够。于是他把“金力”用在主角机危险流浪者身上。危险流浪者的设计,托罗参考的造型是克莱斯勒大厦、帝国大厦等纽约的大建筑,至于动作方面,则参考约翰·韦恩拔枪时臀部运动的姿势,相当美国化。

托罗为危险流浪者设计了4个版本,每个版本还有4个戏份版本,最后总共做了差不多有20个版本的危险流浪者,所以每次危险流浪者打斗之后的样子都不太一样,机体的磨损、凹陷、划痕等展现得特别细致。在做了完美的危险流浪者之后,托罗甚至还剩下一点点钱,但他宁愿把钱还给制片方华纳兄弟影业,也没用来为其他机甲增色了,因为不能做到完美,宁愿放弃。

为什么把主战场放在香港?
托罗17年前被香港吸引

《环太平洋》的中国元素(好吧,其实是老外自认为是的中国元素)不少。虽然大多中国元素在我们这些中国人眼中看起来有些奇怪,譬如把香港拍得好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唐人街的感觉,里面充满着各种邵氏功夫片中才能看到的扎着辫子的女性形象等,但其实主创真的蛮努力在片中展现中国元素了。这可能是出于主创对中国元素的喜欢,也可能是出于对中国市场人民币的热爱……

把主战场设置在香港,托罗表示他17年前和老婆结婚后第一次到香港,就已经被有着梦幻夜景与活力四射的香港所吸引,《环太平洋》中需要一个港口当战场,所以他把香港作为第一选择。托罗虽然这么说,但之前有传说《环太平洋》的第一战场其实是日本,但2011年日本发生了大地震,于是制作方才立刻改道香港。

不管是不是第一选择,反正最后《环太平洋》选了香港。托罗说之前有到香港呆了7天做功课,而且还买了本香港城市交通手册,确保里面的路标正确。托罗这一说法观众还是听听就好,看完《环太平洋》的人可能会留意到,博士到香港找汉尼拔·周的时候,有看到一个写着“芳街”“图路”的路牌,观众可别当真去香港寻找这两条路,因为这两条路,是片方捏造出来拍马屁用的,“图路”名字的来源于投资方传奇影业CEO托马斯·图尔(Thomas Tull),“芳街”则以该片的概念设计师Henry Fong的名字命名。

另一个有趣的中国元素是朗·普尔曼饰演的汉尼拔·周。他带领的怪兽尸体收集队,整个队伍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当真给外国人留下“各种动物都能拿来当食材”的印象。而怪兽收集队到作战现场肢解尾立鼠的场面,还特地配上中国风的音乐,相当有趣。而汉尼拔·周这个名字本身,其实也有好玩的地方。名字来自吃人博士汉尼拔,至于“周”,则来自于美国著名川菜馆“Mr.Chow餐厅”。 Mr.Chow餐厅很富有传奇色彩。其创办人叫周英华,中国著名京剧大师周信芳的儿子。周英华的姐姐,就是新版《红楼梦》中老祖宗的扮演者周采芹。而周英华的前妻,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尚界女神、超模周天娜。不过周天娜母亲是日本演员,父亲是驻日美军,和中国没啥关系了。

最后,被当成内地宣传“生招牌”的暴风赤红操控者——三胞胎华人兄弟,其实片中戏份极少,而且开口说的那句台词“什么东西”,发音相当令人难懂。托罗说,刘志满、刘智堂和刘智福这“福满堂”三兄弟是他从夜店找来的。他本来想找四胞胎,但实在难找,于是只好降低要求。他为了找三个会武术的华裔三胞胎,在多伦多到处用中文打广告,最后找到了“福满堂”三兄弟。但这三兄弟其实中文几乎一句也不懂,所以只能在片中抱着个篮球当背景板了。

作者:matsumoto 文:ri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