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8月17日报道 8月15日下午2点,某活动举行了一次“名博对话”,并邀请了李天一案的法律顾问兰和律师发言,兰和在此次发言中称网络民意并不能代表真实民意,并以李天一案为例表示李天一案等类似案件都是舆情被人为操纵的。

以下为兰和的发言录音整理版全文:

网络民意不等于真实民意 个别案件舆情被人为操纵

司法的不独立和脆弱性,这是目前中国的一个客观存在。公权可以干预,舆论可以干预,民意也可以干预,这是一个现实情况。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我们的网络民意是否会干预到司法,我觉得我们刚才谈的是一个理想状态,实际上,网络民意对司法的干预是一个现实状态,现实就是如此。

在这种前提下,包括药家鑫案、药家鑫父亲的名誉权案,还有李天一案,都普遍存在这个问题。特别是李天一案,在7月中旬之前基本是一边倒,喊打喊杀,没有半点不同的声音,这个很奇怪。这只是在文革之前出现过,现在不可能,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渠道和表达方式。但现实生活当中确实是这样。但在网络上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声音,说一不二,很霸道和强势。

网络上的民意是不是真实民意?需要想清楚。个人接触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有的所谓网络民意存在公司化、商业化的操作,制造虚假民意。在网络上,可能是十个帐号、二十个帐号来回刷屏,有不同的声音马上打压,而且不仅是网络打压,会延伸到现实生活当中,比如人肉搜索、打电话、发短信,全方位的轰炸,对异议进行强力压制,让不同的声音发不出来,导致理性的声音没有让人听到。我之前讲过1亿人讲话,还有12亿人没讲话呢。众意不代表公意。网络民意是否是科学的,是否是真实民意,这其实不是我们理想中的状态,事实就是如此,虚假民意的甚嚣尘上,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这个前提要搞清楚。

我们现实生活对网络的依存度非常高,很多信息都是从网络上来,包括高层的舆情掌握。但实际上,网络民意在某种程度被人为操纵。举一个例子,在药家鑫父亲名誉权中,始终有两三个帐号,每天的内容就是针对我本人进行恶意攻击,包括人身的、隐私的、单位的,线上、线下,全方位全天候地包抄围剿。有朋友利用软件查了一下,一个帐号的IP地址,今天在西安,明天在广东,后天在东北,可见有多少人在操作这个账号。此外,该帐号每天可以写几千字的文章骂我。这么大的工作量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实现。而且他们的文章写得很专业,很显然是专业的公关公司的写手在团队化、模板化地撰写文章。因为,我有很多公关公司的朋友,我对他们的操作流程是非常熟悉的。最恶毒的是,他们不仅在网络上攻击谩骂和造谣中伤我,而且查到我的顾问单位,跟于我的客户打电话、发短信、发传真。在网上形成狂轰滥炸的攻击。网络民意是不是主流民意,网络民意是不是真实民意,这一点必须有客观清醒的认识。

现在网络民意确实影响了很多网络之外不明事理、情绪化或者有意见的公众,形成了很强大的民意绑架,再干预司法。司法会不会被网络民意绑架,理想中不应该,但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网络民意可否成为陪审团的这个提法,我是不同意的。陪审团概念只是提一个理想状态,但现实中很残酷。

譬如李天一案,刚抓不到三天,香港媒体就开始全方位报道,所谓犯罪细节、抓捕细节都清清楚楚。这些细节是从哪儿出去的?这个问题一直被人回避,但实际上,这是本不该回避的严重的问题。这是可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可以说在没有判决之前就提前给定了罪。再加上李天一的身份比较特殊,再加上前面的打人事件。各种负面因素一叠加,李天一就成了十足的京城恶少,喊杀声一片。

其实此前的打人事件都值得反思,当时为什么会打人?前面的车有没有挑衅?下车以后有没有言语和肢体冲突?这些问题被可以回避掉,此外媒体提到一个细节是李天一当时喊:“谁敢打110”。这话到底是李天一说的还是媒介自己添油加醋揉进去的?这样的细节加进去后就很容易形成强烈的情绪反弹。

回到李天一这个案子,轨迹非常明显:先是舆论审判,而且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定调,接下来所有的一切都围绕这个调门来转。李家直到现在才刚开始发声。此前是一边倒的声音,排山倒海,简直要把这个家庭彻底批臭整垮,闹文化大革命一样,非常畸形。

李家现在的发声并没有进行任何主观评述,只是客观地表达,让舆论和司法回归正常状态。我本人目前一直在普及一个基本常识,那就是任何人在未经司法审判之前都是无罪的,这是一个基本的法理。民众不懂情有可原,问题是很多专家、学者,包括律师,都一味地哗众取宠,对这一原理视而不见。包括目前有一些有影响的案件,某些专家学者没有任何调查和阅卷,张嘴就来,假大空的情绪口号多于事实证据。我们反对公权干预司法,同时我们也反对所谓的公众人物利用强势的话语权干预司法。李天一这个案子就是如此。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就是在李天一案中,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都会出现一些专业化很强的谣言,无论从载体还是文本还是内容,都显得很专业,很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实施的。譬如说李天一第一个施暴的那篇报道通篇就是知情者说,没有任何第三方的声音,连基本新闻原理都不顾。有人透露,这个知情者是很权威的。文章写得很细,包括喝了什么酒,喝了多少瓶酒,细节非常清楚。但是,在关键细节上,比如讲湖北大厦电梯里,说是有殴打的动作。我迄今都没搞懂什么动作可以定义为殴打的动作,打了,还是没打?这个动作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是在嫖娼过程中一旦有殴打的行为,那极有可能就转化为强奸。可以说这种描述用心非常险恶。在特别关键的细节处理上,而且在房间里的行为,那就是刻意的,小说式的描述。当时怎么打的,怎么样的情况?貌似客观细致公允,实则经不起推敲。我想问的是,这篇报道的原稿是从哪儿出来的?这个问题不容回避。

我之前讲过我们既反对舆论干预司法,我们也反对司法利用舆论。对于该稿子的出处,必须说清楚,为什么胆子那么大敢登这个东西,如果渠道不是特别权威,你怎么敢登?渠道是权威的话,用意何在,该当何责?这一点,应该很清楚。

一方面在每个关键点和关节点上,各路神仙使出浑身解数,通过各种渠道甚至是官方媒体的渠道传播虚假信息,这不叫干预司法叫什么?另一方面,又倒打一耙,把这个帽子反过来扣在李家的头上。梦鸽迄今为止没有说任何过格的话做任何过格的事,但只要一开声,大帽子就铺天盖地给扣上了。

譬如梦鸽提出的公开审理的申请,有错吗?哪条法律明文规定了这个申请连提都不能提,欢迎公布出来。这是基本的法理常实。但某所谓专家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哗众取宠,一味误导公众,不专注于学术,天天沉湎于罔顾事实和法理的哗众取宠,在个案上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这纯粹就是专业流氓。

其实,民众在这个问题上有情绪,这很正常,这是因为社会本身不公平,很多社会矛盾和情绪的叠加发酵。但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的一些专业人士、大V、公众人物,利用自己的身份和粉丝量,不负责任地肆意妄为。

实际上,当你的粉丝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你就是一张大众传播的报纸,就是一个媒体,现在一分报纸发行10万以上,就是很强势了,那么很多大V的影响力其实某种程度超过《南方周末》。你拥有了强大的话语场和话语强权。你利用自己的强权去针对个案不负责任地发表言论,去干预、引导、误导社会舆论,绑架社会情绪,这不叫干预司法,叫什么?我们反对公权干预司法,是不是也要反对舆论强权干预司法?

其实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公权力就是话语权。

在李天一案上,我只是他们家庭的法律顾问,我只负责进行向外的信息发布,迄今为止没有发表过任何案情,对案情进行任何评述。我的所有言论都在博客和微博上,都留有足迹,大家可以求证一下,我是否发布和讨论过案情。这一点我是严格恪守的律师职业准则的。我只是进行一些辟谣和程序性事实个公布,譬如梦鸽提交了什么材料等,只是把大众从情绪里拔出来,让大家回到理性的状态。

我想说的是,当今的公众人物,特别是专业人士,他有义务、有责任、有使命去担当这些。不管承认与否,在这这社会上你就是领头羊,你是引路人,虽然你不愿意承认,但无形中别人就已经把你当成这种角色。在社会角色担当的层面,你要比一般的群众拥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话语强权如果不当的利用,后果其实非常严重。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在李天一案里,商业化的舆论操控,这是很明显的,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节点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谣言出来。最终证实就是谣言。包括现在酒吧传出各种声音,前面否定后面,后面否定前面。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迄今为止,我们没有散播任何谣言,也没有雇佣任何水军,我们永远不会这样做。

我只是一个法律顾问,希望各界不要过于强化我这个角色。因为这个案子有很多律师在工作,他们都很辛苦。我只是李家的法律顾问,只是我的媒体曝光度稍微高一点而已,但并不代表我的分量很重。

说我在李天一案中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实在是高估我了。我也没有影响到舆论,也影响不到判决。现在是有人在影响舆论,有人在干预判决,这是毫无疑问的。

我坚决反对商业化的舆论操纵和大V和公众人物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或者是立场、角度,或者是情绪,刻意回避自己的担当,去误导社会情绪、绑架舆论,我认为这个是不合适的。意见领袖们要有将这个社会引入理性和良善道路的使命感,无论是否承认,这都是社会赋予你的使命。

至于舆论对司法到底有无进步作用的问题。我想说的是,现在表现出来的排山倒海的大众民意,很大程度是一种伪民意。舆论是大家的说法,舆论本身并没有对错,从个人的角度评述没有任何问题。舆论同时可以促进司法公正,这是肯定的。当话语权被商业化地不当利用的时候,就走向反面。

对于李家的道德批判,我认为是不负责任的。我们现在最不缺乏的就是道德家,用自己的标准加上道听途说的碎片化信息,对他人妄加假大空的道德评判,这是很不负责任的。任何事情你只是抛结论,而不是有理有据。你没有跟这个家庭和事实真相近距离接触的时候,请慎重下嘴。我当时也对这个家庭有所抵触,也觉得有些问题不可思议,但接触了以后发现事实其实是截然相反的。有时候觉得这种差异非常残酷。

我与李家这么长时间的接触,我在对他们家庭事实上面是有话语权的。其实,这个家庭很普通也和祥和,没有那么妖魔化。现在这个案子,杨某某到底是受害者,还是什么角色,没有定论,仗越打越乱,我也没有下定论。作为父母,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案件能回归到一个正常的事实和司法轨道上来。这没有任何错误。不要用外界的众意的偏见来理解这个家庭,这个家庭其实也是一个受害者。

兰和 2013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