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所呈现的是一个绝大多数地球人类观众非常陌生的环境——这里是太空,没有水,没有空气,没有方向,因此也别想真的把摄像机架上国际空间站。而电影一开篇,就是一个长达18分钟的超长镜头,在这十多分钟的时间里,在一个完全不可能完成实景拍摄的环境里,导演阿方索·卡隆使用大量的CG特效再现广袤无垠的宇宙空间,还专门搭建了特殊拍摄棚,在水下模拟完成了失重状态表演。

以如今的CG成就,还无法完全重塑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景象,当科幻魔幻大片大量采用CG画面时,我们总能感到这里或哪里不对劲。但《地心引力》80%的篇幅借助纯CG来完成,观众却觉察不出丝毫与物理现实的脱节。因为影片发生在距离地球数百公里的上空,那里没有重力、空气阻力和任何最轻微的扰动,一切运动和碰撞都纯粹到像是直接从理论物理实验室里端出来的,这是CG技术与《地心引力》相得益彰的原因。3D技术作为另一饱受争议的时髦产物,常常让电影中的人物呈现诡异的漂浮不定,但在《地心引力》中这又成了优势,当人们身处太空,他们就是那样彼此疏离,明明相距很近,却仿佛隔着无穷距离。(文/方聿南)

动作捕捉技术在本片中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电影。

仅用156个镜头拍完全片 演员实拍只有脸部

影片以一段约18分钟的长镜头开篇,先声夺人,艳惊四座,其后还有数段动辄拉到10来分钟的长度,全片只有156个镜头,远远少于大部分同等长度作品,完全可与《2001:太空漫游》(600多个镜头)一较高下。打造超长惊艳效果的是阿方索·卡隆的老搭档,传奇摄影师艾曼努尔·卢贝兹基,他的手笔还包括卡隆此前《人类之子》那个神乎其神的街头长镜头。虽然演员实拍的只有脸部,为将真空中的失重状态表现的完美无瑕,桑德拉·布洛克仍需记下长串精准复杂的动作,并要和支撑身体的运动支架相配合,难上加难,每一个长镜头都需要多次演练。

有飞行恐惧症的桑德拉·布洛克在水下模拟完成了很多失重状态的表演。

在水下模拟失重 12条钢索操纵演员表演

布洛克的表演,一部分靠潜水完成,用水下摄影机记录下模拟失重表演,另一部分需要把她安置在12条钢索组成的悬空系统中,工作人员像操纵木偶一样牵动她移动。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宇航员桑德拉·布洛克”,大部分场景中,只有脸部才是她本人的,其余部分都是电脑生成。技术难题在于,随着她在舱外轻轻飘浮,变换方位,剧烈翻腾,脸部的光线必须和背景的光源充分匹配,如果光的位置、对比度和变换的速率稍有不妥,在IMAX银幕上的破绽是极其明显的。

专门搭建的特殊摄影棚。

它让演员摆脱了威亚,改为摄像机旋转拍摄,保证了超长镜头的完整性。

演员本身固定 摄影机围绕演员转动

剧组打造了一个六米高的摄影棚,内置4096个LED灯泡,可以投射出任何光照效果,一个巨大的显示屏安置在内,屏幕上显示当前的场景环境,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布洛克置身与环境中,同步协调她的面部光源,同时也有助于她找到在太空独立无援的独孤感。

此前拍摄很多太空电影,演员都需要被钢丝吊在空中,或在俯冲飞机模拟的失重环境里表演(之所以不采用这个方式,一是因为那只能持续一会儿,而本片需要超长镜头,二是因为布洛克有飞行恐惧症),但本片中的布洛克并不需要在摄影棚中翻滚,那是为了捕捉表情,环境和灯光绕着她转动,摄影机记录下每一瞬的微妙表情和光影排布。方式虽新颖有效,也带来许多麻烦,比如棚内有大量电磁场,为让布洛克免遭电击,剧组绞尽脑汁。由于进出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她索性每天呆在里面超过十小时,期间只能通过无线电和外界交流,这确实对她入戏大有裨益。

桑德拉·布洛克在零重力模拟舱。

片中出镜的演员只有两名,背后的特效团队却有泱泱百人(负责本片特效的是Framestore公司)。

采用接触式麦克风录音 还原宇航员真实环境

太空是个无声环境,然而声音对于电影叙事作用重大。影片处理方法趋于折中,大量采用接触式的麦克风录制声音,宇航员听到的声音都是通过接触物品、由身体的震动来传播的,所有的声响听上去都有一种被过滤后的钝感,与现实中空气传播的体验截然不同。由于对白是通过宇航服中的耳麦传播的,在录制时也还原了这个声效状态,烘托出苍茫太空中的孤独无助感。音效成果在戏剧张力和科学事实之间取得了精确的平衡。

作者:郑坤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