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5月17日报道(钰清/文)已经三度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阿托姆·伊戈扬对戛纳来说绝不是一张陌生面孔。2005年,他凭借《何处寻真相》首次杀入主竞赛单元,然后是2008年的《爱慕》,直到今年的《人质》。相较于伊戈扬早期更被其影迷赞赏的创作而言,他近年的电影娱乐性和剧情性越来越强,明星越来越大牌,故事格局越来越大,但似乎影片本身的魅力却日渐减弱。在《人质》的媒体首映结束后,现场观众便无情地发出嘘声,以此表达对影片的失望。其实,在影像艺术上来说,能够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影片质量自然都在水准之上,但《人质》无论在叙事方式还是意义表达上都显得肤浅而分散,甚至让人有一种起早看了两小时美国电视剧的失落感。

伊戈扬上一部创作的《魔鬼绳结》也遭受了影迷的一片批评声,这部大牌云集的惊悚片最终只落得“平庸之作”的口碑。然而想想,其实更早时候的《色诱》,虽然剧情简单,线索清晰,却更深入地刻画了剧中角色的形象:跌宕起伏中至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看来,导演似乎在掌控大格局的叙事上还有待加强。

伊戈扬的电影喜欢在叙事上弱化时间的线性规律,“现在”与“过去”相互交错,故事的轮廓因此变得诡谲充满悬疑;角色也多少被困在过去与现在的羁绊中。《人质》前半段的叙事明显表现了导演在叙事时间上的技巧和偏好:虽然故事因此变得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悬疑却被制造得恰到好处;随着剧情的发展,故事一步步被理清楚,电影却开始陷入了通俗的“好莱坞剧情片模式”。亲情的牵绊和夫妻在巨大痛苦面前表现出的不信任,以及电影从头到尾对“警察”这一无能形象的批判,都是侦查悬疑片里很常见的元素。而最后影片把落点放在“只要一直相信,就一定能被找到”的思想上,更是让人觉得落入俗套,非常“好莱坞主旋律”。

其实,《人质》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框架,演员们的表现也都可圈可点。遗憾的是导演并没有通过剧情深入探讨人性的扭曲,也没有塑造出足够震撼人心的积极角色——无论是人性的恶与善,爱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还是“过去”与“现在”对人们生存状态的微妙影响,或者“孩子”这个有很多挖掘空间的角色符号,都在影片里被蜻蜓点水般地罗列呈现。没有深度的刻画,也没有集中于某一点的立体表达,最终似乎全都有所涉及,而“一碗水端平”的结果,却是让人觉得立意平淡流俗,没有亮点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