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6月17日报道 抗日题材近几年大热,质量却良莠不齐。正在贵州热拍,由刘小锋、甘婷婷、齐芳等知名演员领衔主演的首部国际公路抗战剧《二十四道拐》,首次聚焦二战期间亚洲战场上中国战区的运输大动脉——中缅印公路最为险峻的二十四道拐。该剧展现真实历史,用史实讲述了一条公路、一座大桥、一群无名英雄的感人往事,上演了“死亡公路”的生命奇迹,也唤醒国人的历史记忆。

“历史弯道”首现荧屏

在贵州晴隆,有一条全程约4公里,从山脚至山顶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倾角约60度的多重“S”型公路,这是“史迪威公路”贵州段,也就是著名的“二十四道拐”。为了献礼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再现二战期间发生在此地的感人历史,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共黔西南州委、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贵州日报报业集团黔森影视工作室、向黔进公司联合出品的电视剧《二十四道拐》,汇聚刘小锋、甘婷婷、海一天、齐芳等一众实力演员,首次聚焦一条公路、一座大桥、一群无名英雄的感人往事,上演了“死亡公路”上的生命奇迹。

一条公路,是指承载二战中无数中外英魂的“二十四道拐”,一座大桥则是被炸后集合多国力量重建的北盘江大桥,刘小锋饰演的梅松等无名英雄们正是为了保住公路与大桥,在蜿蜒崎岖的二十四道拐上与日方展开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保卫战。作为国产电视剧的一大类型,抗战剧的题材选择何其丰富,谈及为何选择“二十四道拐”这样一个题材进行拍摄,制片人庞敏直言,不在于它奇特的公路奇观,更重要的是它本身蕴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所代表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抗战的艰难,是中美盟军的英勇团结,堪称是一条历史的弯道。”

历史是最好的剧本

在二战历史上,这条“历史弯道”曾饱受战火摧残。日寇曾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拐公路以及盘江铁索桥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是中美盟军死守住了最后一条命脉,扭转了整个东方战场的格局。而剧中男主角梅松的任务就是“保桥通路”,明处他要防日空军轰炸和日陆军偷袭,暗处他要与内奸斗智斗勇,一场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血泪战斗在安南古城拉响。为真实揭开这条“历史弯道”的神秘面纱,该剧斥资1亿元1:1复活了号称“东方卡萨布兰卡”的晴隆市貌,以及美军加油站、美军兵工营、盘江大桥的高炮阵地、国民党的后勤医院、国民党的指挥营等。对此,总编剧欧阳黔森指出,抗日题材近几年大热,质量却良莠不齐。其实,历史才是最好的剧本,《二十四道拐》秉承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做剧原则,以此唤醒国人的历史记忆。

除坚持尊重历史的原则外,该剧也是第一次真正从国际视野展现二战期间的中国抗战,以一段不可思议的“公路奇迹”和“守桥传奇”,谱写了一段英勇不屈的抗战历史、一段感人肺腑的国际友谊和一段几乎被历史遗忘的国家记忆。庞敏表示:“健忘的民族没有未来,‘二十四道拐’不仅是地图上的一处标志,更蕴含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和奋发的精神。尽管它被时间掩埋了几十年,今天看来,它对人心的冲击与震撼依然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