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10月21日报道 在别人眼中,他是国际舞台上声名鹊起的青年男中音;在评委眼中,他是信念坚定勇往直前的后起之秀;在恩师眼中,他是锲而不舍刻苦求学的优秀学生;在家乡人民眼中,他是徐州人民心目中当之无愧的骄傲……为信念执着追求的他到底有着怎样的音乐梦想?追逐梦想的日子里到底又经历了怎样的风雨磨砺?历尽风雨终现彩虹,如今梦想照进现实的他又有着怎样的浪漫情怀?——走进周楠,走近这个勇敢执着的追梦人……

比赛

每一次演唱都让我澎湃

8月15日晚,随着最后一轮激烈角逐的圆满落幕,2014年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在美丽的冰城哈尔滨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青年男中音歌唱家周楠最终喜获本届美声唱法“二等奖”男中低音声部“第一名”的好成绩。

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是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最高规格的声乐赛事,是推出全国声乐人才的最权威平台,本届比赛设美声、民族、流行、合唱四个项目组。评委会由文化部聘请国内音乐界权威人士组成。参加初赛的选手共1017人,包括367名个人选手和13支合唱队伍。

在这次比赛中,有许多精彩的瞬间都十分令人难忘,许多经典的歌曲经过参赛选手的演绎都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早在复赛过程中,周楠就以男中音试金石曲目,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中的咏叹调《是你玷污了我的灵魂》和带有中国民族曲风的歌曲《红土香》曲目一路领先;决赛中他还是凭借他最拿手的威尔第歌剧《弄臣》中的咏叹调《你们这些狗强盗》和草原风格的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征服了全场观众。这首作品可谓是男中音歌剧中最难,而且戏剧冲突最强的一部戏,无论是从声音技巧上,还是人物内心的表达上,都对男中音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的表现不但征服了现场观众,同样博得了评委老师的赞赏和好评。比赛中的他充满力量,自信满满。这份力量与自信源于他心中铭记、一路追随的梦想,更源于他十多年来风雨不辍,百折不挠,顽强坚韧的毅力。

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对于已经参加过许多专业级别比赛的周楠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意义。“全国声乐比赛的舞台是很多歌者梦想攀登的地方,是很多青年歌者梦开始的地方,更是很多歌手成长的见证。正是因为它的关注度、它的权威性,每个歌手都不希望和它擦肩而过。和许多歌手一样,我对这个赛事也有着很深的情结。”当问及对于这个比赛结果是否满意时,周楠坦言:“对我而言,比赛的结果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我对这次的成绩比较满意。这次比赛对我来说是一次巨大的突破与飞越,很有挑战性,通过比赛,我能够得到评委的认可是对我多年来努力学习的一个肯定,这次比赛对我也是一次很好的激励,我将继续努力。”

梦路

成长源于不断被肯定

和许多生来热爱音乐的孩子一样,儿时的周楠天赋异禀,才华横溢,对音乐与生俱来的喜爱和敏锐让他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宠儿;和许多走上音乐道路的孩子不一样,周楠与音乐结缘来得有些偶然。周楠出生于江苏徐州,一个与音乐不沾边的普通家庭。小时候父母都爱好音乐与艺术,父亲精通书法,母亲业余热爱唱歌,天生好动的他身体素质十分优秀,在系统学习音乐之前他曾入选职业篮球队,他那时的梦想是能够站在国际的领奖台上,为国争光。这个原本梦想着要在篮球场上挥洒青春的男孩却因为身体原因而告别了那个最初的梦想。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他敞开一扇窗,之后,周楠一心一意学习声乐,在这方绚丽的舞台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凭借着执着的信念,周楠在专业考试中发挥出色:2005年以全国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从于著名男中音歌唱家程达教授学习;德国学习归国后又跟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郭淑珍教授学习;2014年周楠再次厚积薄发,考入德国杜塞尔多夫罗伯特舒曼音乐学院跟随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Konrad·Jarnot教授学习并攻读歌剧演唱硕士学位。

在周楠的荣誉簿上,记载了厚厚的成就。回顾这些成就,周楠认为“荣誉本天成,笨手偶得之”。学习声乐的几年中,除了默默的学习,参加各类大型比赛和重大演出也是周楠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并先后把大大小小的奖杯捧回家。2009年,年仅23岁的他,以此次比赛中年龄最小的选手身份入围意大利圣马力诺Renata·Tebaldi(蕾娜塔·苔芭尔迪)国际声乐比赛,一举获得最年轻歌唱家奖,并获得世界著名女中音歌唱家Teresa·Berganza (泰蕾莎·贝尔冈扎)高度认可和亲手颁奖,入选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Renato·Bruson(雷纳托·布鲁松)获奖选手大师班;同年10月参加法国马赛国际歌剧大赛,获得优胜奖;2010年11月参加 Maria·Calas(玛利亚·卡拉斯)国际声乐比赛,获得中国赛区第二名;2012年8月参加意大利曼托瓦国际声乐比赛,获得第三名;2011年11月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的首届中国歌剧节,演出歌剧《原野》,饰演男主角仇虎,获得个人表演单项奖表演奖……在这些世界顶级的赛事中,人们不止一次看见周楠的身影,他的每一个脚印都掷地有声、让人欣慰。与同龄人相比,周楠已经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上。

有一句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许多人不信,所以在机会摆在面前时却成了不能承受之重,但为梦想时刻准备的周楠在每次机遇来临时都稳稳抓住。2013年11月,由德国吕贝克音乐学院院长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Martin·Hundelt推荐,参加德国汉堡歌剧院歌剧季演出,演出莫扎特经典歌剧《魔笛》,饰演男中音帕帕基诺一角,引起东德音乐界轰动,被称为“来自东方的美妙声音”。2013年春节,作为德国留学生的代表,周楠有幸参加了驻德大使馆的慰问演出,演唱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我和我的祖国》,把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受到了驻德大使史明德的亲切接见和好评!

如今的他,再不是那个青涩懵懂的年轻歌手,而是才华横溢,充满魅力,积极向上的青年榜样!从为求学不畏艰辛到梦圆艺术殿堂,周楠的追梦之旅似乎走得比别人更久也更加刻骨铭心。在周楠的身上似乎有太多的关键词:勤奋、执着、坚韧、感恩等等。如今,他的歌声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熟识。

感恩

感谢恩师点滴栽培

手捧奖杯,周楠道不尽心中的感激,他认为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恩师们的悉心栽培。“在中央音乐学院这几年,我最要感谢的是程达跟郭淑珍教授”,五年中,有了名师的言传身教周楠一直保持着最佳的学习状态,“如果没有两位老师的关心和栽培,我在声乐方面不会有这么扎实的基础。郭老师是声乐界的泰斗,归国后能跟随她学习是我最大的荣幸,我珍惜每一次与老师学习的机会,哪怕只是一次简短的谈话,都会影响我今后的每一步。正是有了恩师的关心,才有了我的今天,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在我的声乐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些师恩我会铭记终身!”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也正是有了恩师的栽培和指导,周楠才真正踏上了变身“国际范”的寻梦之旅,成功考入德国杜塞尔多夫罗伯特舒曼音乐学院攻读歌剧演唱硕士学位。为了梦想,他一路追逐,从未止步。短短几年间,周楠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一次又一次华丽蜕变。不仅仅是从演唱技巧上,也包括心理上、情感上等各个方面,他都已经为自己铺展开了一条渐趋辉煌的人生道路。

除了感谢师恩,周楠还感谢他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我的生命属于自己,我的歌声属于大家,我要用生命来歌唱。所有成绩的获得归功于那些在默默支持我,帮助我和鼓励我的亲人、老师和朋友。是他们让我懂得人生的意义和真谛。在生活和舞台中我会踏着艺术家们的足迹,追求艺术,为艺术创新而努力。”

责任

让中国歌剧走出去

谈到未来发展,周楠坦言,虽然还有一年才毕业,但他已经把重心放在了国内,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心都在中国,他无时无刻都牵挂着祖国。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一名年轻的歌唱家,音乐文化的传递者,周楠深深地感受到要把他所学的带回到祖国,通过他的方式传播出去,他认为传承是每一个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对于目前很多人认为美声在中国仍处于曲高和寡的阶段,总觉得美声是阳春白雪,离老百姓的生活很远,百姓听不懂这种“象牙塔”里的音乐,周楠并不认同,“歌剧艺术到现在是世界艺术,全世界都在唱,说明这门艺术的生命力。但作为年轻的一辈,我觉得有一种责任。前辈们已经把路铺好,一代一代地在传承,我们就有责任让中国歌剧成功‘走出去’,成为世界歌剧中国咏叹!近几年我国歌剧的崛起,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了民族化的中国风格。中国风格可以说是无疆无界,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中国歌剧迎来阳光灿烂的日子。”强烈的使命感让传播的种子深埋在了周楠的内心深处,周楠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他为了推广中国民族歌剧艺术,在很多重要的演出中,不遗余力地演唱中国歌曲,他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中国人首先要唱好中国歌,热爱中国文化,才有资本更好地演唱外国歌剧和各类艺术歌曲,他坚持为中国歌剧走向世界做永远的开拓者和守望者!

为了更好地展现男中音演唱中国歌曲的魅力,周楠近期还将推出他的首张个人专辑,可以说这张专辑是他学习声乐以来的一个总结!整张专辑全部都是中国作品,其中不乏有很多老百姓熟悉的歌曲,如《怀念战友》、《鸿雁》、《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还有一些红色经典名作,《过雪山草地》、《又见西柏坡》、《我爱祖国的蓝天》等,以及这两年他自己的原创作品《热土》、《故乡的天鹅》等,曲目风格可谓多样!最初选择曲目的时候,周楠就坚持选择老百姓最为熟悉的歌曲,他要让人们听到“最接地气”的男中音,也希望通过这张专辑让大家感受到一个耳目一新的男中音,青春、时尚、深情也同样属于他们。

总有一个目标会让你欢欣鼓舞,总有一种信念会让你义无反顾,这就是理想,这就是信念。结束了本次采访,这个年轻的徐州小伙子的谦逊、执着与乐观深深地印在我的头脑中。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而属于周楠的这场大戏才刚刚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