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10月23日报道 谈到魏雪漫,观众们首先想到的都是她那空灵、婉柔、治愈心灵的好声音。如今魏雪漫加盟了被称为最治愈系的舞台剧《时间都去哪儿了》,两者的强强联手或许能让“治愈”功效发挥到极致。谈及此次合作,魏雪漫说这是一部自己十分喜欢的作品,关注父母本身又极具温情之感。在排练时自己也常因听到《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旋律响起而感动落泪,她希望每个观众看完这部戏之后都能更加关心家中的长辈。据悉,这部由李伯男执导,魏雪漫、王铮亮等主演的舞台剧《时间都去哪了》将于10月29、30日,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进行演出。

保姆角色散发人性光辉

把台词说溜是最大挑战

在这部由热门金曲改编的舞台剧《时间都去哪儿了》中,魏雪漫饰演了一个叫阿凤的保姆。“她本身是个很敏感,又识大体的保姆。她丈夫早逝,独自抚养孩子。虽然作为保姆她可能没受很多教育,但是她人性的部分比较突出。”魏雪漫介绍人物时这样说道,“她对植物人的照顾,对男主人的理解,对家庭中孩子们的爱。我觉得她就是个没怎么受过教育却一直散发人性、母性光辉的人,非常质朴。”

在整个故事中,魏雪漫的角色始终是矛盾的焦点。因为与男主人年纪相仿,又接近每个家庭成员的情感,两人最终产生了情感却受到儿女的非议。“我们的戏讲的非常深刻,比如关于植物人,说活着的人到底该怎么对待她;关于黄昏恋,儿女是否可以站在道德的角度上去审判他们。”魏雪漫在讲述人物时说,最后那段让她流泪的戏份也是倍感纠结,“她又心疼男主人,又觉得自己很委屈。”

虽然有着多年的音乐剧表演经验,不过魏雪漫坦言演起话剧来还是很有难度,“对我而言最大挑战的就是台词。我觉得唱是更容易的,因为我在舞台上说一大段台词,把台词说溜了是个挑战。”说到这里,魏雪漫还特意强调了一个细节,“我老觉得说一大段话很累,所以每次工作前,我都得把我的面部肌肉口腔都活动开。”

曾尝试一人剧中分饰两角

望观众看后关怀家中长辈

《时间都去哪儿了》被改编成舞台剧后,依然没有失去歌曲本身的温情特色。据魏雪漫说,他们排练时就经常因为音乐响起而感动流泪。她说:“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还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在排戏的过程中,因为有很多个关键的情节转折点都会响起这个旋律,所以感触比较深。特别是刚刚开始排的时候,音乐一响起来,我自己的情绪就会出来,一定会哭。”

虽然情绪受到音乐和剧情所影响,不过魏雪漫却没有受到太多干扰,反而激起了她更多的表演欲望,甚至在剧中一度尝试饰演了两个角色。“实际上我是准备了两个角色的,都想尝试一下。一个是年轻时候的妈妈林慧,一个是保姆阿凤。”魏雪漫如是说,“但是因为剧情需要,这两个角色都要出现在台上,于是我们想了很多技术手段,包括戴头套、找替身。可惜最后都解决不了,所以没有办法让我同时演两个角色的,我们也就放弃了,最后我只演那个职业女性阿凤这个角色。”

该剧9月底在成都预演的时候,就被不少观众评价是一部很“治愈”的舞台剧,与魏雪漫的音乐风格很像。对此,魏雪漫回应说,“这部剧是关注父母本身的,我很喜欢,也愿意去做。在成都演的时候,我很多朋友组团来看,都是儿媳妇,女儿,妈妈。我在后台看见她们在落幕很久了还在哭,感觉自己很受触动。我特别希望这种触动使得她们回到家后,当她们面对老人、面对公公婆婆时都会有所变化。哪怕是很微妙的变化,我都觉得我们的工作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