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12月31日报道 2014年一部没有一线大咖、没有狗血传奇的抗战剧《红色》成了又一部《士兵突击》:卫视平台播出时数据平平没什么亮点,网站上线后被“烧脑”的网络观众卷起一股自发的“安利”狂潮,在豆瓣评分高达9.2,而被公认为年度最优质大剧的《北平无战事》评分才8.8。“《红色》现象”并不是简单的黑马剧反思,更突出的是网络反响与传统平台的对比——活跃于网络的年轻受众群体究竟爱看什么剧?换个方向思考就是,网络平台日益与传统平台分化竞争的当下,什么样的电视剧,能让网络平台具备更准确独特的吸引力?

讲烧脑强逻辑 网络思维的强情节剧

活跃于网络平台的受众,与惯于打开电视看电视剧的主流受众相比,不仅仅是年龄的区别。习惯网络节奏与思考模式的网络受众,更看重自主选择性,他们并非简单的“一剧N星”、“周播档”就能绑定,他们会选择、会比较,有欧美日韩剧的口味熏养,会吐槽,爱“安利”。跟传统国产剧常常必须有大咖大熟脸(或者足够强的极致情感矛盾)才能吸引到观众相比,那些虽无“咖”但有“CP感”、“智力优越”的剧,更能得网络剧迷的欢心。《红色》现象、《士兵突击》、《黎明之前》现象,皆是如此。

《红色》首先是一部好剧,结构完整,情节流畅,高潮迭起,情感充沛,英雄主义,三观端正。其次,它是一部非常细腻的高智商剧,主人公徐天与田丹,一个智商超群一个天赋异禀,一个解锁一个结扣,环环智力碾压,每一步都是货真价实的“烧脑”。再者,它突出地把人设和情节线都反了传统,让英雄从始至终身怀绝技却执着于市井平淡生活,“出世”是为了“遁世”,市井小民的“小日子”被重视的程度不亚于跟鬼子大战三百回合的爽快,让地气真正接到了人性上,不假,不大,不空。这之外,它又特别准确的选对了演员,CP线怎么看都有料,虐到了点儿上,也爽到了地方。这些特点,让被美剧养刁了胃口的网络电视剧迷,一下子就入了《红色》的坑。

“安利”群体不断扩大 网红剧将有所延续

《红色》席卷网络的热潮到了2014年底非但没有弱下来,反而越来越声势浩大,前不久甚至应网友要求,开了一场迟来许久的影迷见面会,导演杨磊与主演张鲁一受到热烈追捧。传统平台与新生代观众口味的大相径庭,被《红色》这部剧掀开了一角,也被敏锐的创作者抓住了机会。据悉,杨磊导演在影迷见面会上承诺了接下来仍然执着于做“烧脑”剧,在2015年,将与上影寰亚、九州梦工厂两家影视公司展开进一步的合作,我们也期待他接下来的作品更重视网络年轻受众的需求,保持《红色》的优质,把年轻人的口味把握得更精准一些,也给正在发展壮大的网络播出平台,继续带来些创作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