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6月17日报道 (文/cjl)6月17日下午,互联网电影上海高峰会举办, 阿里巴巴影业集团CEO张强、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国内事业区总裁樊治铭、阿里巴巴事业群总裁刘春宁先生、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王中磊先生、还有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先生、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叶宁先生、优酷土豆集团合一影业总裁刘开璐先生、小米公司内容运营投资副总裁陈彤、乐视影业的CEO张昭、爱奇艺副总裁爱奇艺影业总裁李岩松、易观智库董事长于扬等出席峰会。

什么是互联网+电影?

有人说,大数据是互联网+电影在电影这个行业的最终的驱动力,而互联网+电影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原来在售票窗口买票,今天可以在网上订票,电影从上游的IP到投融资,到制作,宣传发行,到零售电影票,到售票分发,到观众体验,到各种各样的衍生商品,到后续用户激活,就是互联网+电影。

互联网电影从开拍就透明 依旧坚持内容为王

去年中国电影市场是300多个亿,而好莱坞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大家都个观点一直说并不希望拍电影,希望改变电影产业链方式,接触的互联网开始跟电影合作人越来越多,王中磊表示,“于先生的论坛里面谈到了很重要的互联网很重要的词叫透明,透明给传统的电影过程带来了比较大的改变,因为原来电影流程是不透明的,我们在策划剧本的时候,我们准备拍摄的时候,甚至都即将发行的时候,还没有跟受众有过多的链接,之后开始有新的媒体的介入,从开拍已经变成了大家聊的事,跟传统非常大的区别,所以透明很重要。”

互联网选择很多,透明和参与,是它的精髓,但是在这个过程内容依旧为王,王长田透露,“只要是成功的影片它的基础都是本身的影片内容是好的,一个影片赚很多钱都是跟内容有关,如果湖南卫视一直放烂电视剧也不行,内容强的时候就是内容为王,渠道强的时候压迫内容,总体来说是相互兼容、此消彼涨的关系。”

数据不能代表电影本身 真正的IP还未到来

互联网+电影现在主要是在营销上有所体现,通过互联网展现说一些演员受欢迎的程度,但是不能不解决说找演员,人家档期冲突的时候人家演,解决不了,王长田解释道,“在电影里面直觉、智慧、判断力是电影的精神,而不是硬梆梆的数据,数据不能告诉我说现在我找了很多新导演来拍他们的第一部影片,没有一个数据告诉我说哪一个人拍他的处女作,有可能是成功的。”刘开璐也称,“并不是基数大的数据叫大数据,而是更多的维度,让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看清楚一个事务,这才是大数据的本质,当我们看到一个网络小说有几亿人,甚至更多人看过这个小说,60%男性,40%的女性,这些人收入情况,这样的IP和另外只有发行100万量一本小说,但是60%的女性,10-20岁的受众人群,跟我们电影实际买票的人群画像更接近的这两个IP哪一个更适合电影?这是我们通过大数据给自己的思考,我自己也没有想清楚,我们是把更贴近电影用户的IP用户影响扩大,最后产生的票房更好?还是原来基数非常大的IP最后产生票房更好?”张强说,看数据同时还要顺从民心,“几年前我开始做尝试,通过数据的分析,畅销数据、网络点击数据等等分析,我选择了致青春、我选择了《小时代》,当时我买的版权,制作电影,跟光线发行《小时代》发行,包括后来的《狼图腾》,都是这样做出来,更多用数据的办法进行分析,我们证明这种方式取得成功。”

IP里面有知识产权文化的产品都可以做衍生性的开发,比如说小企业形象也是IP种子,可以变为文学的剧本,也可以变为游戏里面重要的人物等等,程武透露,“现在所有人都在谈IP,用IP掩盖不同环节中的薄弱或者盲目,这样对IP本身的发展造成不是良性的发展,我特别希望大家一起来做好IP,做明星IP,做超级的事情。”

情怀和艺术互联网不能代替

现在有两种说法,一种传统院线,一个叫互联网院线,叶宁坦言,“实际上,内容的话语权在制作方的发行,是整个的内容故事在发行收入里面利益最大化,所以逻辑很简单,如果哪一天通过线上发行的收入是大过戏院发行的收入,有可能先选择网上发行,但是如果戏院发行的收入还是远远大过线下收入,肯定尊重戏院的老板,在目前中国的当下谁敢说戏院说少拍片或者不拍片,这个不可能。随着新媒体我们的技术走在领先,但是我们的内容指导能力太差了,所以现在我们有时候谈电影,包括长田、王中磊,有些东西形式大于内容,内容是核心,电影是工业产品,同一个工业交给你,同一个创意交给你,不同的人能够把这个表达出来,核心是人才。”

互联网是印刷术,电影是一种文字,张昭认为,“今天的战略机遇如果放在文艺复兴时期,电影只不过是文化符号的一种,还有视频各个电视剧、绘画、音乐都是一次伟大的实践,当然会对过去很多传统的印刷术和表达方式有所颠覆。”我们不可避免要讨论中国电影行业本身自己的思考问题,因为互联网只能帮助电影行业走得更快,效率更高,但是电影是触及人类灵魂深处,有着科技和艺术产品,需要人的情怀和人的艺术,这种东西是互联网代替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