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更多【毒舌看综艺】

网易娱乐7月26日报道 (文/上海报道组 三生凉茶)7月25日,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节目在停播一周之后,终于迎来总决赛。节目中,身陷“恶搞花木兰”风波的贾玲,一反常态地扮起“暖萌”机器猫,与沈凌一同演绎了一段欢笑中又不失感人之处的故事。最终,贾玲不敌宋小宝拿下本季“喜剧人”的季军,而沈腾最终夺冠。赛后,贾玲在微博发表感言称:“谢谢那么多支持我的观众朋友。喜剧这条路可能不好走,但是我会坚持走下去。”

“木兰”风波后回归总决赛 位居第三无缘冠军

总决赛中,宋小宝、沈腾、贾玲、乔杉修睿、高晓攀等五组喜剧人奋力一搏,为“喜剧之王”发起最后冲击。日前,贾玲曾在节目中对“花木兰”这个形象进行了颠覆和恶搞,此事引发了木兰故里及部分专家学者的质疑,甚至成为连续多日的舆论焦点。而在总决赛现场,贾玲穿上玩偶服,扮起了机器猫小叮当,与老搭档沈凌演起了机器猫与大雄的真人版。面对沈凌饰演的大雄遇到的诸多难题,贾玲总是能变出各种法宝一一满足对方,笑点颇多之余也令人怀念起童年。首轮比拼中,贾玲以45.86%的现场观众投票率赢了乔杉、修睿兄弟,进入下一轮PK。

随后,宋小宝与辽宁民间艺术团出人意料地表演了一出哑剧,甚至请到好兄弟小沈阳前来助阵,献唱一曲《当你老了》。宋小宝虽然一句台词都未将,但却通过肢体语言演了一出“年代大戏”,从豆蔻年华的青涩爱情到含饴弄孙的天伦老人,几十年的爱情经历犹在眼前。这一轮PK中,宋小宝以64.85%的观众投票率战胜贾玲,而贾玲成为本届《欢乐喜剧人》总决赛的第三名。到了总决赛,各组喜剧人都磨拳霍霍,沈腾这次请来了自己合作多年的老搭档马丽。两人在舞台上上演了一出“僵尸大片”,整个现场如真处于绝望的末日一般,这样的环境下,沈腾竟然还与马丽秀起了恩爱,这也让台下的观众们忍不住起哄。最终,沈腾凭借出神入化的表演赢得了更高的观众支持率,最终战胜宋小宝拿下本届《欢乐喜剧人》的冠军。

贾玲自叹喜剧之路不好走 网友吐槽:机器猫协会没要求道歉?

赛后,贾玲在微博上借用刘德华的一首《17岁》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她说:“我参赛的第一天和导演说如果我被淘汰了就放这首歌,今天我很幸运的走完了十二期欢乐喜剧人!这首歌是刘德华的十七岁。说的是对喜欢他的人的感激之情。刘德华是我的偶像,我希望从他身上学到对自己职业对喜剧的努力,坚持,热爱!同时也谢谢那么多支持我的观众朋友。喜剧这条路可能不好走,但是我会坚持走下去!因为有你们!”贾玲的一席话,似乎将连日来遭受的非议化成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对于贾玲在节目中的表现,网友也多半表示了支持。网友“花生眼”说:“那次听到她说,一个女性做喜剧,总有种洗澡走错了澡堂的感觉。喜欢她的花木兰,她的紫霞仙子,她的聂小倩,最喜欢她的周芷若。加油,贾玲!”同时,也有网友借着“机器猫”的由头调侃起木兰文化研究中心。网友“六撮”吐槽道:“真替贾玲捏把汗。机器猫全球研究中心估计正在拟草公开信。预计公开信表示,贾玲的小品破坏了藤子不二雄先生漫画作品的正统性,伤害了日本人民的感情。作品中机器猫所有使用道具均未在原著中出现。”网友“久爱吾冥灵”笑言:“贾玲你就是机器猫本人吧……机器猫研究协会这次不会投诉你了。他们会把你带回去研究的……”除此之外,还有网友借着之前的热潮造句道:“贾玲把机器猫塑造成一个贪吃的胖纸,我代表机器猫研究协会强烈要求贾玲向机器猫道歉。”

相关新闻:

六小龄童为贾玲道歉点赞:恶搞西游记的怎么办

人民日报评"恶搞花木兰":对贾玲而言是个教训

网易娱乐7月19日报道 因贾玲在作品中恶搞花木兰,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刊发公开信,要求她及剧组公开道歉。7月18日晚,贾玲在微博发文道歉,表示作品不合时宜。

六小龄童在微博为贾玲的道歉点赞,称她开了好头。六小龄童写道:“好开头!那恶搞玄奘大师及世界名著《西游记》的影、视、剧、网络小说的诸位怎么办?”

贾玲道歉原文:

首先对喜爱我的观众致歉,由于我的无知和疏于学习演绎了花木兰这个作品。经过这两天的学习我深刻的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花木兰是受人尊敬的巾帼英雄,显然拿她来演绎成一个喜剧作品是不合时宜的,也是有违公众审美习惯的。感谢对我批评教育的热心观众,接下来我会更好更多的学习演绎更多正能量悦人心的作品。艺术无涯,传统有界!也对东方卫视,对同仁们说声对不起。再次真心的说声抱歉。

人民网-人民日报7月21日报道 贾玲道歉了,围绕“恶搞花木兰”而来的争论,却仍在继续。不过,且让我们先放下这些纠葛,看一看在《欢乐喜剧人》中与贾玲同台的另一个节目。

这出叫《小偷在哪儿》的哑剧,致敬的是喜剧大师卓别林。城市列车上,戴礼帽、拿手杖的小丑,与伺机而动的小偷斗智斗勇,满车乘客却漠然旁观。全程无声、黑白配色,以肢体语言演绎人情冷暖。这出“简单、搞笑”的作品,获得了观众全体起立鼓掌,并在当期节目中胜出。这样的结果,回报了表演者沈腾团队,也让更多喜欢喜剧的人松了一口气:观众的眼睛毕竟是雪亮的,好的作品不会被埋没。

回到贾玲恶搞的花木兰。为好作品欢呼的观众,应该也不会让伪劣产品招摇过市。那种以“木兰啃烧鸡”续接“唧唧复唧唧”的所谓戏谑,那种看到军营肌肉男而躁动流鼻血的所谓幽默,难言内涵,甚至流于低俗,不被认同也是必然。不管是网友的嘲讽还是舆论的施压,都可以理解成观众对作品质量的判断——正如他们把最高分贝的掌声献给了《小偷在哪儿》。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该相信更加成熟的观众,也相信更加成熟的市场。即便可能有看走眼的时候,他们也会对自己的时间,以及钱包负责。这么多年来,从马三立《家传秘方》这样的传统相声,到《超生游击队》这样的晚会小品;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武林外传》风靡荧屏,还有创下票房奇迹的“开心麻花”……这些成为时代经典的优秀作品,莫不是观众与市场挑选的结果。相信市场和观众,其实也就是相信他们有辨别优劣的能力。

也只有在观众和市场的“双重锤炼”之下,文化产品才能更有竞争力、文化市场也才能更有活力。如果你觉得贾玲版花木兰不堪入目,那与其站队骂架甚至人身攻击,不如自己创造出更有传播力的木兰故事“以正视听”。同样,如果你觉得综艺节目拍成的电影不值一看,那也不要呼吁行政大棒“打压”,还是拍出叫好叫座的作品来“挤压”比较好。“你行你上啊”虽是网络揶揄,但放在市场竞争中却也不无道理。而且,把创造、选择和评价的方向盘交给市场、交给观众,本身就是对公众文化权利的基本尊重。

甚至,也不用担心贾玲的花木兰会消解我们的文化符号、颠覆我们的集体记忆。没有内涵的作品,哪怕能惹人发笑,也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那只是蚊子的嗡嗡声而已。可以有严肃的文化批评,但只有更多地鼓励创造、鼓励创新,才能让花木兰更丰富——这本来就是众口相传中“层积”而来的形象。眼看着迪斯尼改编了花木兰、创造了功夫熊猫,大家不着急吗?再看看有着无数版本的《哈姆雷特》,看看不断被翻拍的《西游记》,不也正说明“创造是活力之源”吗?

对于打拼多年的贾玲而言,“花木兰事件”可能是个教训,更可以是个契机,借以反思、改进,倒逼自己更上一层楼,创作出优秀作品。到那时候,相信观众对贾玲也不会吝惜自己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