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没有一部剧的收视率会像《芈月传》这样起势猛、长势快——开播当天,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收视率都提升超过50以上,开播一周有余,两台累计收视率已经位列2015年榜首。与之相映成趣的是,豆瓣评分一路下滑——从最初的8.0的期待值,一周之内跌破及格线,截止9日,评分已经跌至5.8分,距离《甄嬛传》8.9的评分,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收视极好、口碑极差,这基本上已经是《芈月传》基本的市场反馈走势。

实际上,在一小时的长片花曝光之后,笔者已经对这部打着“《甄嬛传》原班人马”的作品持有极度的怀疑。因为,这明明就是一部颜值不够、色彩斑澜、审美杂乱的《倾世皇妃》啊!白莲花般隐忍美貌的母亲生下活泼调皮勇敢的芈月,在群狼环伺的环境下一枝独秀,被坏人嫉恨被好人庇护,一路长大;钟情于她的初恋情人子歇是人中龙凤,生死不渝,却不能相守;陪着姐姐芈姝嫁过去后,遇到的秦王对其又是一往情深不知从何而起,上演“《一帘幽梦》大叔痴爱萝莉”的故事,以至于原本的姐妹情深变成了姐妹撕逼;然后刚猛又深情的义渠君,也被这个“又调皮又勇敢又美貌又被所有人陷害”所打动,不仅帮她清楚所有敌人,把她儿子送上宝座,还干掉自己成全她“孤家寡人”的太后地位——这其中荡气回肠、人神共愤的人物关系逻辑,真是深得于正古装剧之精髓呢。

人物命运陈旧乏味,通篇的情节桥段也充满了“智商硬伤”的俗套气息。以故事开篇为例,因太史令一番“霸星”的说法,尚在娘胎中的芈月便成了威后与莒姬的斗法标的物,遭遇了威后的各种围追堵截。而身为堂堂一国之后,威后使用的手段基本上都可以用“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来形容——以送儿子进入宫中做内侍为由头逼迫女医就范,动不动就下点堕胎药,偏偏都非常愚蠢地被人抓住把柄;或者是在衣领上放点毒。说不清是因为美貌还是因为贤良或者其他原因偶然怀孕的向氏,在此后四年里都是独守空房,却突然因为调皮的芈月被楚威王恩宠有加,恰如其分地成为威后的眼中钉。这都还不算新奇,因为还有更奇葩的情节在后面:向氏被设计被逼出宫还被强奸、与人生了一子,楚威王依然念念不忘,并未经查证便以“谋害”案试图废掉皇后和太子……

这样的桥段,让人不禁想起80年代外婆讲过的老故事,有着浓浓的“很久很久以前”、“有这么一个传说”的味道。这些老套的桥段与后来的于正剧有的一比,其情感却远不及于正剧的酸爽,充满了隔夜饭菜的味道。连娘娘所谓“本不欲再接古装剧,看完《芈月传》剧本感觉很不一样”的言辞,都让人开始深深怀疑孙俪同学的审美和判断力。

在人物陈旧、桥段俗套的映衬之下,像“恭敬不如从命”这种千年之后的俗语、“买椟还珠”这样提前亮相的寓言故事、“才高八斗”“鱼与熊掌”等内容被前置,也都只能算是毛毛雨了。

至于服饰和颜色,只能捶胸痛骂自己见识浅薄——谁让你信了邪!谁让你信了鬼扯的宣传语!

《芈月传》的质量之差,让不少人都颇感乍舌。以至于不少网友评论称,自打看了《芈月传》,突然发现《武媚娘传奇》和于正剧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有意思的是,不论是《芈月传》,还是《武媚娘传奇》,亦或者于正的古装剧,这些情节简单粗暴、人物行为可笑的电视剧,远比辽阔大气、人物行为身份相符的古装剧收视率要高。这也让不少业内人开始反思,也许不是创作者出了问题,而是观众出了问题;也许不是郑晓龙团队做剧不顾质量,而是有《红高粱》高收视率在前,主创真心懒得“包饺子给猪吃”。所以,人物行为逻辑也不需要符合人物的真实身份,只要符合大众想象的逻辑即可——比如皇帝没事就在后宫泡妞泡妞泡妞,喜欢上个女人就会不顾江山社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