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5月15日报道(小明/文)偏爱女性题材的英国独立女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并非戛纳电影节的新人,十年前的第59届戛纳电影节上,肯·洛奇和布鲁诺·杜蒙终极一战,安德里亚·阿诺德以自己的《红色之路》在一众大牌导演堆里捧走了评审团奖,之后又在第62届上凭借《鱼缸》和朴赞郁一同领走了评审团奖。今年,安德里亚·阿诺德带着新片《美国甜心》,再次来到了戛纳。

《美国甜心》讲的是刚满18岁的女孩Star厌倦了贫困的家庭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年轻的杂志订阅团队,并和团队的王牌销售互相吸引。混合着喷薄的荷尔蒙和满身尿骚大麻味,行驶在辽阔的美国中西部,偷窃夹带谎言,这帮嬉皮士打扮的年轻人开始了挨家挨户的推销起杂志之旅。

影片表面上是一次对美国梦的批判,告诉观众美国不止有东西海岸的精英,也有南部的白人垃圾(white trash),在这片暴力开垦,鲜血滋养的土地上,穷是原罪,底层人民出身贫苦,接受不到高等教育,找不到好的工作,除了偷抢拐骗之外生活再无其他出口,茫然无知,只能混吃等死,任人宰割。片中有很大篇幅关于出身于不同阶层的对比:上层出身的人,泳池豪车,房子大如宫殿;贫寒出身的人,要去垃圾箱里翻找超市丢弃的过期食物。其中还穿插了对典型的美国价值观的批判:成功至上,道德可有可无。实际上影片同时也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探索,这里的生活方式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比如这群青年群居的可能性,比如公社到底存不存在,会以什么形式存在;也有人与自然层面的,包括每个段落里,女主都有的放生野生动物的镜头,又或者大家站在辽阔的大峡谷面前,面露心生敬畏的神情。

作为本届戛纳主竞赛的三位女导演之一,笔者一直担心会出现抒情太过的问题,没想到在最终的呈现效果上,镜头意象发挥出了女性导演的细腻丰富,又规避了“女性眼里的男性形象”这一常见问题,唯一不足的,可能是拍的不够深刻,总有一种从外部批判的不痛不痒感。

这部角度特别的公路片其实很好看,有感染力,情节紧凑,2小时42分钟并不会觉得漫长,手持摄影让人产生紧迫感和参与感,4:3的画幅,有影评人将其比作162分钟的mv或者Instagram合辑。背景音乐融入了流行,说唱,摇滚,贴近美利坚亚文化。

笔者在看晚上的主竞赛片《美国甜心》时心里不禁在感叹:不愧是大年,到现在为止片子都好精彩,出场之后却发现,华语影评人这边褒少贬多,恶评如潮,然而外媒却一片叫好,甚至有人认为此片是开幕到现在最有金棕榈品相的片子。《美国甜心》是目前为止争议最大的片子,当然争议大总比差评一边倒强(比如去年的《青木原树海》)。观影是很私人的事情,比如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某个西方导演拍了一部中国纪录片,除了刻板印象之外没有任何知识储备的导演,关注的点全集中在人无我有的中外差异,国人看到嗤之以鼻,但外国观众反而大开眼界;场刊评分也做了这么多年,有几次压准了金棕榈大奖?所以各方评价,参考一下就好,观影还是要注重个人体验。

笔者能理解德彪西大厅的掌声和外媒大呼过瘾的原因,因为媒体之外的西方,剥开了光鲜的外衣就是这样的赤裸,每个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社会问题,国外并非天堂,这一点在贾樟柯的《山河故人》里也有提到,人生终点美利坚,在纽约的高楼林立和洛城的沙滩椰树之外也有各种迥异的风景;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美国文化称霸了这么多年,这部《美国甜心》站在口诛笔伐的擂台上,让欧洲人出了一口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