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日报7月26日报道 上映四天之后,《绝地逃亡》的票房达到了 4 亿,这让它背后押下赌注的公司们松了一口气。

在上映之前,唐德影业宣布卖出《绝地逃亡》 10 亿元票房收益权,换言之,这部电影保底 10 亿,在已经确证的消息中,这是暑期档电影保底金额中最大的一笔。

在去年,10 亿票房算不上令人称奇的数字。去年暑期档见证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奇迹式爆发,《捉妖记》拿下 24 亿票房,《煎饼侠》的总票房为 11.6 亿,《大圣归来》最终也接近 10 亿。不过今年形势迥然不同,在《美人鱼》和春节档的火热退散之后,中国电影市场迅速转冷,同为安乐影业(《捉妖记》出品方)的《寒战 2》,最终票房不会高于 7 亿,而《大鱼海棠》这种意图复制《大圣归来》奇迹的电影,票房也刚过 5 亿——这已经是目前暑期档国产电影中,票房最高的两部。

票房保底风险不低。在电影上映之前,制片方和发行方签订一份协议,发行方预估一个票房数字,制片方觉得划算就签订协议,发行方便把这笔钱支付给制片方。电影最终票房如果没达到这个数额,那就算保底方亏损倒霉;如果超过了这个数额,保底方就有权利按照协议规定的比例,比平时多拿一些分成。如今,随着金融公司进入电影行业,保底出现了其他不同的花样,但基本思路都是赌一部电影是否能达到某个票房。

他们给成龙和《绝地逃亡》开出的价码是 10 亿。

尽管成龙已经老了,票房号召力也不如以往;尽管范冰冰十年里从未扛起过一部票房大片;尽管中美合拍、一再延期,让观众对《绝地逃亡》质量存疑。但似乎片方依然执着地相信成龙,也相信有很多观众相信成龙,因而做出了保底十亿的决策。

唐德影视是《绝地逃亡》的制片方。在去年,唐德提出战略,要力争每年有 3 部电影在剧本阶段、有 3 部在筹备、有 3 部在拍摄阶段、有 3 部在后期制作、有 3 部在上映,这无疑加重了公司的资金压力。为了及时回款,唐德卖出了《绝地逃亡》的票房收益权。

7 月 7 日,唐德影视公告全资子公司唐德电影与联瑞影业、和和影业、中联华盟签署了《影片<绝地逃亡>联合发行合同》。通过这笔交易,在电影上映之前,唐德影视已经获得了 3.07 亿的收益。根据此前宣传,《绝地逃亡》成本为 2 亿,算上宣发成本之后,10 亿票房也是电影的盈亏线。

和和影业是一家基金投资公司,最著名的动作便是主导了《美人鱼》的 20 亿保底,而联瑞影业则是《美人鱼》的执行发行方。中联华盟则是阿里影业的一家子公司。以这种方式,金融公司和互联网巨头,联手走进了战场。

而在临近上映的时候,唐德影视选择让其负责电影发行业务的子公司上海鼎石加入保底团,并增加宣发费用 2000 万。倘若电影最终超过 10 亿,那么唐德影视将获得更多的收益,但一旦低于 10 亿,也要相应承担亏损。

目前来看,《绝地逃亡》开局不错,首周四天报收 4 亿,以 35% 的场次占比,拿到了当周近 60% 的票房。而为了进一步巩固《绝地逃亡》的市场优势,联瑞影业董事长蔡元透露,影片邀请了百度糯米、猫眼、微票儿三家票务平台参与线上发行,在点映和首日,通过一定的价格补贴吸引更多的普通观众,帮助影片扩散口碑。

不过,目前扩散的并不是好口碑。电影在豆瓣的评分只有 5.8 分,评价也还算中肯:“成龙很努力,只是过时了”。

长期以来,成龙电影标签总离不开“功夫喜剧”,但大众的认知里,“喜剧”只是点缀,“功夫”才是正餐。但在电影的宣发过程中,“成龙暑假陪你笑”成了主打方向之一,这其实反而模糊了电影的定位——那些有暑假的人,谁还会在意成龙呢?

首周 4 亿的票房并不能令人放心,口碑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票房的迅速下跌。之前总有人抱怨,说中国电影只能上映 30 天,实在太短了。但如今来看,30 天已经太多了。

《大鱼海棠》首周票房 2.3 亿,而如今上映 18 天后,票房不过 5.3 亿。很多电影在第一周已经能拿下 40% 的票房,到第三周增长便出现乏力。不注意口碑维护,也不注意在上映之后的宣发工作,而是把赌注都压在前三天,这导致电影纷纷出现断崖式下跌——《魔兽》首周票房,甚至占了总票房的 70%。

《绝地逃亡》赢得了首周票房,但之后的几周能否将热度持续下去依然是一个挑战。而且,60% 的票房份额也说明,目前市场热度并没能真正带动起来,现在,视频网站也已经开始打出“暑期档”的旗号,对于电影来说,它们的对手并不只是另一部电影,而是一切会占据人们休闲时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