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9月8日报道 她从小擅长两门乐器,如今已经是著名长笛演奏家、钢琴家,她还是首位英国长笛演奏博士学位的华人,同时她也是首位且目前唯一获得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长笛、钢琴双乐器学位的中国人,此外,她还是BBC逍遥音乐节引刊人物,英国伦敦大学古典音乐演奏研究员及教授助理,她就是旅英知名音乐家艺术家林琳。

很多了解林琳的朋友,常常为她坚韧的性格和音乐专业的学习能力和成就而折服。林琳说,她的学习方法和艺术修养都是来源于儿时。近日,本报记者对林琳进行了专访,谈她的成长故事,特别是父母如何通过家庭教育为她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品质基石”。

据了解,林琳出生于1986年6月,祖籍四川,现居住在北京,旅英知名音乐家、艺术家,英国霍尼顿国际古典音乐节、波兰克雷尼察国际音乐节及意大利法齐奥利古典音乐节特邀演出嘉宾,英国国际音乐教育客座讲师,英国伦敦大学古典音乐演奏研究员及教授助理,英国皇家音乐协会荣誉会员,2016年英国BBC逍遥音乐节引刊人物。林琳是首位英国长笛演奏博士学位的华人,也是首位且目前唯一获得英国皇家音乐学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长笛、钢琴双乐器学位的中国人。世界著名作曲家彼得-魏戈尔德(Peter Weigold)评价她为“不可多得的、杰出且具有创造力的新一代音乐家”。

林琳师从国际著名长笛大师苏珊-米兰(Susan Milan)和钢琴家耐吉尔-柯雷顿(Nigel Clayton)。曾任皇家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首席长笛,并多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奖,包括英国圣史蒂芬国际室内乐演奏第一名,希腊波罗斯青年双钢琴比赛第一名,欧洲BFS国际长笛大赛最佳演奏奖等,并被英国国际音乐周刊评论为“21世纪杰出音乐家”。 2015年林琳与著名指挥家乔纳森-提尔布鲁克(Jonathan Tilbrook)在欧洲著名布莱克西斯音乐大厅成功合作演出最难长笛协奏曲《金笛》,被国际音乐周刊评价为“完美的技巧和极致的乐感”,一跃成为了英国古典乐坛备受瞩目的新星,并获得立普希勋爵的极高赞赏,受邀成为英国皇家音乐协会荣誉会员,多次为英国查尔斯王子、约克公爵、英国上议院议员贝茨勋爵等演奏。

林琳于2014年创建《东韵西笛》音乐艺术项目,发行首张DVD同名专辑,并获得CCM英国最佳新古典音乐专辑提名奖。其中与英国作曲家桑迪-克拉克合作创作的长笛协奏曲《木兰传奇》,于2015年在英国首演后获得巨大成功引起轰动。世界著名作曲家彼得-魏戈尔德(Peter Weigold)亲临现场,评价林琳为“不可多得的、杰出且具有创造力的新一代音乐家”。之后林琳投入了现代长笛演奏技巧的研究工作,并创建了自己的新音乐演奏艺术风格。2016年录制新古典音乐作品专辑《傣》,并于同年录制双乐器CD专辑《英国女作曲家钢琴与长笛作品集》。

林琳多次接受中英各大媒体的采访,她对音乐艺术追求的传奇故事于2013年被极致栏目组拍摄成微电影。2015年7月,林琳接受著名英国媒体《华闻周刊》与英国大使馆的邀请,拍摄了纪录片《非凡体验-世界不同于想象》。

“我从小就是一个很有主意的孩子,开始接触音乐学习比较主动。” 林琳告诉记者,在母亲的引导下,她从4岁开始学习钢琴。后来学校里成立了管乐团,又听了CD里长笛演奏家的演奏,她就擅自跑去报了长笛学习班。之后她回到家告诉父母,父母帮她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把长笛。

“母亲自己很喜欢古典音乐。家里收藏有很多古典音乐CD,她经常会放,我就跟着听。”林琳向记者透露,她对音乐的喜爱源自天性,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加深,后来不断取得的成绩也给她带来了对音乐追求的更大信心。

“相对于目前而言,父亲对我的学习方法和效率会要求比较高。印象最深的是,他教给我的‘把书读薄’和‘反思总结’。这些为我可以有足够充裕的时间练习两门乐器,学会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短时间内掌握学习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父母对我早期的音乐学习是很支持的,他们认为这些可以丰富我的知识,提高艺术修养。因为出身于工程师世家,他们对我并没有音乐方向的职业期待。但是父母对于我在学习态度上的要求十分严苛,不管学什么,只要是我自己选择的,绝对不允许半途而废,这一点对我的人生观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林琳告诉记者。

林琳在采访最后表示,在音乐事业上最想感谢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母亲培养了她坚韧的品德,父亲教会了她高效的学习方法。这两项,都是天分之外,帮助她在音乐事业上取得成绩的重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