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原创栏目《娱乐BigBang》第211期,不定时更新!用稀缺视角解读、挖掘、记录娱乐圈热点事件与人物。

文/Big先森

1

导演郑方南无论如何都想不到,6年后的今天,竟招来诸多的侮辱和骂名。

他编剧并执导了一部叫《敌后便衣队传奇》的电视剧,很明显这是关于抗日题材,在那个打鬼子的年代,军人以顽强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击退了日本侵略者。在郑导的影视剧里,我们除看到精神上的强大外,武器也是世界先进,大炮、枪、手榴弹那是必备的,包子雷、黄瓜雷、西红柿雷才是秘密武器。

抗日神剧惊现“包子雷”:咬一口扔一个炸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抗日神剧惊现“包子雷”:咬一口扔一个炸一个

低调而致命!

演员时光所饰演的“马洛”就是“包子雷”的研发者,他设计的“手雷”不仅能吃,还能炸,炸之前不要太浪费,先吃上一口再让它炸,味道从他的吃相上看,不会太差,按理说这样的高效武器应该批量生产才是,但据史料记载,这样类似手雷的东西无从考证,导演当时到底是咋想的?有位博主先替导演回答了。

看到了吗?这种炸药是美国情报机构专门为咱们设计的非常规炸药,用的是环四亚甲基四硝胺、鸡蛋和面粉,三者混合在一起,做成了一个煎饼,是可以吃的!博主在一片谩骂声中罗列证据,并艰难的找到了相关影像资料和学术论文。

小编了解到,这种炸药吃了别说不致命,甚至一点儿副作用都没有。可你千万别认为这是用来做武器的,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运输粮食的问题,要是被鬼子查获就会全部上缴,有了这样的炸药,关键时刻能用来自卫。据了解,二战期间,有15吨的“爆炸煎饼”运输到敌后,没被日本人发现。

不过,像影视剧中演的,包子一扔就炸,实在荒唐,这种非常规武器是需要引爆装置的!此外,也不太可能用黄瓜和西红柿做武器。郑导的拍摄手法明显具有夸张的成分。

2

马洛饰演者是怎么看该片的呢?他称此片主要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苏鲁一带民间武工队的抗日传奇故事,现实中的确有原型英雄存在。对于视频的大火,他表示“万万没想到”。

导演郑方南则在骂声中保持沉默,无任何发声,但小编扒了扒他的资料,其实郑导早在拍摄该剧之时,就已经解释了一些“不成问题的问题”。

先说网友质疑的“审片”

他称剧名其实有两个,一是《敌后便衣队》,另一个是《敌后便衣队传奇》,内容完全一样。加“传奇”是审片过程中一些专家的建议。本剧在创作中追求风格化和特定的艺术形式,正剧中加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评书似叙事手法,幽默,讽刺,略带调侃,使故事更加活泼生动,因此,有别于以往的战争题材剧。

究竟专家“心虚”在哪儿?其实是担心播出引起某些争议,有“戏说”之嫌,加个“传奇”以明示“本剧为传奇类”,少惹麻烦。

再说拍戏手法

在郑导的眼里,该剧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残酷的战争现实与革命乐观主义和对胜利的必胜信念相结合,是对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风格的一惯追求!《敌后》中更多地吸收了中国传统“评书”“曲艺”等刻画人物的手法,结合现代影视技术手段和一些现代语言方式,增加“艺术想像力和感染力”,让观众看得过瘾。

此外,郑导毫不含糊的说:过瘾就是一种审美的愉悦

打日本鬼子,杀汉奸就要打得痛快,杀得过瘾,要大快人心。因此,运用各种手段打出各种战法,打出中国人智慧和气慨,杀出中国人的英雄豪气!”

3

早前。抗日剧中曾出现很多雷人的情节,什么枪打飞机、裤裆藏雷、手撕鬼子,还有下面的世纪疑问:他到底是如何被抓住的???

这位大侠的轻功登峰造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这位大侠的轻功登峰造极

老戏骨陈道明说了,有些剧自己是拒绝的,比如抗日神剧、伪历史剧。它不光是一个电视剧的问题,牵扯到一个正确的历史观问题,要真这样拍,90后、00后、10后,将来看现在的抗日剧,是不是认为抗日就是那样,穿着皮大衣,拿着驳壳枪,男的像潘安,女的像柳如是。

他说的对,可为何电视剧会出现众多雷人情节?编剧方美人曾道出了一丝真相,她称:现在的电视台看到什么情节吸引观众就要求编剧这样写,总之就是什么雷就让编剧写什么。

所以,这是电视台的责任?

13年5月,广电对各卫视提出明确要求,对卫视电视剧黄金档已报排播的抗战题材剧进行重审和甄别,对存在过度娱乐化的抗战剧进行修改,同时对以严肃态度进行创作的抗战剧给予鼓励和支持。

雷人的抗战剧往往收视率不错,成本较小,这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可“包子雷”式伪英雄主义寒了英雄的心。近日,有行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一部戏要是拍法上太雷,就很难过审,太正了又没人看,慢慢地制片方拍得就少了。

这是令人感到温暖的事实,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抗日剧上千部,“洒狗血”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加上现在制片方拍得很少,大可不用太担心“劣币驱逐良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