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香港笑帝”詹瑞文的新剧正在上演,但离他想要的“全程爆笑”还差点意思

2017 年,52 岁的香港喜剧演员詹瑞文宣布改名。

他将其视为开启人生新阶段的标志。“名字可以代表每个人一段时期内的愿望”,他说,“我来北京工作、生活,开启了人生另外一个阶段。改了这个名字,可以让我更轻松地发挥我的本色,可以做很多更好玩的事儿。”

他还说,他在北京不走了。

2017 年 5 月 19 日,他出现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为自己的内地首部舞台剧作品《意乱情迷》做宣传。这时距这位“香港喜剧大师”在《欢乐喜剧人》中被淘汰已经过了一年多。

未来在北京,他将参与到精英娱乐的这个名为“喜剧学院”的项目中,与之合作推出一系列舞台剧作品,并参与影视剧和舞台剧的拍摄,组织演员培训。

正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的《意乱情迷》就是这一系列作品的开端。詹瑞文在 500 位报名演员中海选出 11 位,组织团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一个月的演员集训,继而推出这部作品。剧前报幕时,他说:“如果你们之前有看过这几位演员的表演,今晚之后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不一样的状态。“

《意乱情迷》是一部情节简单的喜剧。它改编自法国喜剧作家乔治·费多创作于 1894 年的喜(闹)剧《自由贸易饭店》(L'H tel du libre change)。情人节的晚上,四组人物在一家专供情侣幽会的酒店里相遇,上演了一出“出轨、捉奸和互相欺骗”的戏码。

正如其英文译名《One Night In 5 Huan》所暗示的那样,这是一部完全为内地观众,甚至北京观众量身定做的喜剧作品。改编后,作品中出现了不少诸如“朝阳群众”、“从西直门直通燕郊”之类的梗。

改编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这些包袱都抖得很响。剧中,一位从云南来的角色一遇到雾霾就说不出话——这个情节每次出现,观众席中都会发出心领神会的哄笑和掌声。

相比之下,那些“精心设置”的笑点就显得颇为尴尬了。比如女佣半洋不土的口音、穿着紧身衣跳舞的胖子、男扮女装的美少女战士…… 正如它们字面展示的那样,这些笑点明明“应该是”好笑的,但却不知哪里出了问题。

然而,就像詹瑞文在《欢乐喜剧人》中的那些表演一样,这些元素正是“詹氏喜剧”的组成部分。

1990 年,詹瑞文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1993 年,他从英国研习默剧归来,创办剧团,同时担任编剧、导演及演员。詹瑞文创造了“形体栋笃笑”(栋笃笑,类似单口相声)的表演方式,擅长以身体语言和一人分饰多角逗笑观众。在香港,他被称为和周星驰齐名的喜剧大师。

2006 年,詹瑞文和香港导演林奕华合作《万世歌王》。在这部独角戏中,他唱着《对你爱不完》,以郭富城的扮相出场。之后三个小时内,他一个人又唱又跳,能在 20 秒内换一身打扮,连续扮演陈冠希、Twins、张学友、张国荣……台下观众无不大笑鼓掌。

詹瑞文在《欢乐喜剧人》上模仿郭富城

2016 年 1 月,詹瑞文在第一期《欢乐喜剧人》中用了同样的桥段。他一人分饰三角,同样以“郭富城”的形象出场,三个“1 分钟”变化三种形象。可当詹瑞文穿着黑丝、挺胸抬头走向主持人郭德纲的时候,台下两次哄笑都来自郭德纲的机变回应,郭说,“女施主,放贫僧西去吧”。

事后,在知乎上关于“怎么看《欢乐喜剧人》詹瑞文被淘汰”的问题下,一位答主提到对詹瑞文“男扮女装梗”的观感:看詹的女装扮相我的内心真是崩溃的,都不懂该(怎么)形容了,如鲠在喉?

虽然也有不少观众注意到他为了穿高跟鞋而缠满胶带的双脚,但更多的人还是觉得这种笑话“一点都不高级”。这对以“男扮女装”为“特殊能力”的詹瑞文来说,显然不能算一个好消息。

除了“并不高级”的笑料,很多人还将“詹氏喜剧”不好笑的原因归结于“强行拔高”。

2003 年,詹瑞文创办了 PIP 艺术学校,以“PIP”(Pleasure.Imagination.Play)的理念进行表演教学。在《意乱情迷》的排演过程中,他也反复对演员们反复提及要“扔掉斯坦尼”。在他看来,这位俄国表演理论家代表那些与“开心的做戏“相反的事物。他说,要“通过教会学生怎么玩,让他们找回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保持一种开心的状态”,而不是“读一个台词的时候,做很多不需要做的东西”。

《欢乐喜剧人》节目简介(来自:YouTube)

但到“詹氏喜剧”真正成形的时候,观众的感受却并不如想象中那样轻松。他在《欢乐喜剧人 2》中的一段模仿母亲的表演,被评论为“全程说教、强行煽情”。

这个问题也出现在《意乱情迷》之中。故事发展到最后,误会消除,几位情侣终于意识到“真爱”的可贵,它们依偎在一起,互诉“有你真好”——这一部分在乔治·费多的原作中并未出现——观众们则开始低头玩手机。

可是在詹瑞文看来,这些又是喜剧必须要呈现的部分,是喜剧中“那个悲剧的内核”。同样以“男扮女装梗”为例,詹瑞文认为,“一个男人不是戴上假发、胸罩,穿上裙子就变女人了,要真正进入女性的世界。观众看我演女人,是带着既是女人又是詹瑞文的好奇心态来看的,不是来看泰国人妖的心态,而是看似与不似之间的那种幽默。”可在内地观众眼中,却觉得“大师扮女人真的就像一个丑女人拼了命的想好看些打扮自己,有时候太真实了,反而不讨喜。”

也许这就是问题的症结。

饶是同样卖力地演出,如今,“詹氏喜剧”需要面对的已经是一群全新的观众。当詹瑞文带着《万世歌王》的桥段来到《欢乐喜剧人》时,距离这部作品在香港首演已经过去了十年。这十年间,冯小刚和葛优取代了周星驰,宁浩、徐峥和黄渤又相继出现。就在《万世歌王》风靡香港的那一年,内地最有名的两部喜剧作品分别是《疯狂的石头》和《武林外传》。

而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讨论过,中国的喜剧市场正在迎来一轮年轻化的浪潮。以“春晚小品”为代表的“合家欢式喜剧”已经难以留住年轻人,但它们所创造的一些喜剧套路还没有被完全抹去。好奇心研究所正在进行的一项“你觉得国产喜剧作品逃不开哪些套路”的调查中,读者对“装疯卖傻、方言笑料、倒贴流行语、回归主旋律”等套路表示了几乎同等程度的厌恶。

即使是已经获得一定成功的开心麻花,也难免受到这类指责。2015 年,影片《夏洛特烦恼》上映,以 14 亿的票房成绩跻身华语片票房排行榜前三名。但几乎在上映同时,影片也遭受了 “对女性进行道德绑架”、“桥段恶俗”等极端评价,哦对,还有结尾处的“强行鸡汤”。

不强求深刻、要贴近生活、不能拿弱势群体开玩笑、不要装疯卖傻…… 再加上“尺度”问题,对于创意匮乏,只会卖老梗的国内“喜剧人”来说,逗乐观众正在变成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

但这个市场又是那么富有吸引力。2015 年,华语电影票房前 10 名的影片中,前 8 名都是喜剧。近 5 年来,通过层出不穷的喜剧综艺节目,不少香港喜剧演员在内地找到了事业的新起点。其中,凭借《百变大咖秀》和《奔跑吧兄弟》火了又火的王祖蓝算是个不错的范例。

《男人之虎》公演海报

为了来到内地,詹瑞文说自己已经花了 25 年时间做准备。不过现在看来,他需要改变的显然不止名字那么简单。

2015 年,詹瑞文破香港舞台剧表演纪录的作品《男人之虎》在北京喜剧节上演,当时票房成绩并不理想。两年后,他选择了更“彻底”的方式来贴合内地喜剧市场,《意乱情迷》就是这种尝试的起点。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还会陆续推出《潮性办公室》等几部作品。

在詹瑞文的计划中,他将给内地观众提供“另一种可能性”,让他们意识到除了小品之外,喜剧还有很多种形式。在他所创作的喜剧中,将更注重灯光、舞美和音乐的配合,让作品成为“一个整体”。而当被问及“如果观众不喜欢该怎么办”时,他只是说:“没关系,我相信我的市场有很大。”

内文图片来自:海报、视频截图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