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6月30日报道 创新是影视创作永远绕不开的命题,在中国电视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视从业者通过向外学习借鉴,向内深耕研发在不断寻求突破,为观众带来愈加丰富与可口的视觉饕餮的同时,适者生存的生态理论也席卷着整个影视圈。今年伊始,贵州卫视黄金档播出的相聚离别纪实节目《你好,再见!》获得2017年第一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奖,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6月8日,《你好再见!》第二季正式播出,镜头将视野聚焦高校毕业生,突出“青春、理想、奋斗与家国情怀”这样的关键词,不仅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更引发观众关于青春与理想的美好回忆与情感共鸣,所以该季节目一经播出,反响强烈。《你好,再见!》不走同质化道路,用独特的视角聚焦普通人,不拼明星名人,不刻意放大冲突和矛盾,通过对普通素人的深度挖掘,生活化场景的写实纪录,电影化镜头与剪辑的综合运用,一个小而美的节目因为导演、摄制与后期团队的用心用情而成为精品,这也为其他卫视平台与节目制作单位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突破传统 创新纪实访谈类节目形式

第二季《你好,再见!》聚焦“毕业”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将视线投向各大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全面解读当代大学生关于“青春·理想·家国情怀”的诠释与身体力行。贵州卫视精准分析自身特点和现状,成功开拓出符合平台特点和体量的节目形式。总导演唐朝华表示,《你好,再见!》从一开始对节目定位就非常明确,力求打造与传统专题、情感节目不同的调性与风格。既突破传统访谈节目的程式化、标签化的特点,又不拘泥于形式。该节目以大学生的情怀与志向为线索,真诚交流与分享,结合生活纪实与随机采访,从个体到群像,从师生情、战友情、同窗情到亲情、爱情,真实、趣味的展现当代大学生族群的精神风貌与理想主义情怀,并结合当下创业、互联网、新媒体、出国留学、支教等社会热点,娓娓道来。

在第二季主题的统领之下,加入大学生群访的形式,除被采访对象之外,让更多毕业生来丰满对于主题关键词的理解,除此而外,节目也注重细节,观众可以通过节目体会到不同地域、学校、专业的学生对待理想与现实,学习与生活的差异化。在视觉呈现上,节目还运用了电影的拍摄与剪辑手法,保证画面品质的前提下使节目更别具一格,更有符号感和辨识度。

内容升级 引领更多观众情感共鸣

随着节目制作的推进,节目组认识到其实在形式之外,观众是更容易被“人”所吸引的,因此节目在聚焦于人的情绪和故事上下足了功夫,在第二季里,无论从时长、容量还是策划的深度上都实现了扩充。怎么样留住观众听素人讲自己的故事,主持人田佳有着自己的见解:“我相信一切刻骨铭心的真情实意都来自被采访对象的心路历程与岁月沉淀,很多时候主持人需要解决的只是如何卸下他们的防备和包裹,让他们吐露心声,很多感同身受和情感共鸣都是观众听别人的故事,留自己的泪,没有深刻技巧而言,全是一颗真心。”

本节目在形式上也进行了一定的设计,每期节目结束的时候会加入具有仪式感的毕业最后一刻内容,将纪实讲述和仪式有机结合,整体上呈现出错落有致、张弛有序的恰当的叙事节奏,让主题和情感都得到释放和升华。

重述青春 热点题材的重新诠释

青春历来都是影视作品、视听内容创作的热点题材。《你好,再见!》毕业季将青春类题材搬上了纪实访谈节目,用全新的表现形式带领观众重新认识中国青年。

制片人张涵告诉笔者,在与这一群当代的大学生真正接触之后,这帮向来被诟病颇深的90后们呈现出来的是完全不同于刻板印象中的另外一种形象,他们不止关注于眼前的现实问题,更不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们不止有个性,同样充满了责任和担当,并且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着艰苦的探索和奋斗。同时,《你好,再见!》视角开阔,在节目中观众可以看到四考清华的部队教员博士毕业后前往拉萨支教,70多岁的台湾老者落叶归根,攻读博士,也鼓励帮助更多的同龄人一起学习的故事,终身学习的理念也在本季节目中贯穿始终。

在国内电视圈版权引进、明星站台、娱乐至死的狂热氛围之中,贵州卫视依旧能够坚持初心,对卫视平台所承载的主流媒体责任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坚持做有创新精神、有时代意义、有价值能量的节目内容,实在难能可贵。以多元化的创新探索带动电视生态的良性发展是每一个电视媒体和电视人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在继续研发和原创更多形式新、内容优的节目道路上,《你好,再见》或已经走在了不少节目的前头。

锁定贵州卫视每周四晚21:20《你好,再见!》毕业季,90后毕业生完美诠释“青春·理想·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