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9月7日报道

改编剧本在中国似乎越来越不是件体面事。

然,被忽略的是,那些难以超越的经典亦是改编得来。放眼,影史绝顶之教父,荣光史诗指环王,甜美佳梦之阿甘,无一不是改编。改编,不居贱格,其实体面,这是浮躁市场隐没的事实。

什么是体面?

散漫文风改出紧凑结构,洋洋洒洒水文里出了高密度情节;

应付审查变了故事,没变的是赤胆忠肝的主题,还依旧塑出一副柔情侠骨;

甚至改出的作品,能让观众翻出曾经不知道的原作一再回味。

这些美妙成果,都需精巧技能,生活智慧,熟稔经验,这是体面的事。

访到曾改编出《浪漫满屋》《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会有天使替我爱你》《爱情有点蓝》等作品的国内知名编剧——66号剧匠剧本研究所的贺然,他讲,看似容易的改编,其实是“脏活儿”。

《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播后的一段时日,在中戏总被作为剧本改编范本,亦是贺然对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之一。问他,满意在哪?他言,改时就感觉得心应手,得心在自己本就热爱都市现实题材,应手在《成都》中有数名鲜活的人物。但,即便是如此得心应手,终也难以幸免其被下架禁播。

《萧十一郎》也难改编。其一,金庸写的是人间英雄,古龙写的则是天上精魂,写意好看,放在剧本里总不是那种滋味,二是逻辑不清但读者会自行脑补,但在剧本里这就是大忌,再者,不论是所住地方只有鲜花,所着衣服永远雪白的西门吹雪,或者一间陋房,一壶清茶,一架古琴的盲人花满楼,还是永远带着飞刀的探花李寻欢,古龙笔下的人物虽标签明显,但相对扁平,于是乎,《萧十一郎》在贺然的改编下大概是原创了80%的情节。好看的小说不一定就好改编,甚至比原创更难,意象型小说正是如此。

审查、写意、人物扁、市场需求....这都是改编需要考虑的问题。制作方想欢喜大团圆,粉丝反而就爱那股虐劲,好看的就是那些不能过审的东西,改编就偏偏需要全部重写,得受多面的“夹板气”,这大概是贺然说改编是“脏活儿”的原因。在66号剧匠剧本研究所,这个曾以“苦活儿”——原创剧本,起家的编剧机构,近年来也接到不少“脏活儿”,这是市场发展呈现的态势,贺然和同事们对此调侃说,原以为能有美差,未曾想只是从“苦活儿”换成了“脏活儿”。

但俗语,台上一分钟尚且需要台下十年功,能够支撑起影视圈半壁江山的网文沉淀了十几年,才迎来自己的时代,这时代还需多去糟粕,多积经验,这是编剧们的任务,很重很难,这台上的一分钟,贺然和那些有着十年功的编剧们,一样都在努力,促使它并希望它演出绝活儿。

改编其实非“脏活儿”,能改好,这是真正的“体面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