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可欣在《By the Sea》导演拍摄现场,摄于洛杉矶。(摄影:Brian Nguyen

网易娱乐11月15日报道 说起电影,大部分的人会立即想到好莱坞、爆米花大片、明星等等闪亮的名词。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电影市场也出现了多部票房过亿的本地作品,甚至组成了“亿元票房俱乐部”。但在这庞大的票房数字和制作成本之余,电影市场还有着另一种不太为众人所知的电影制作模式和电影类型。随着近几年电影市场逐渐成熟化,越来越多的年轻电影人带着他们的作品走入了我们的视野。这些电影大部分都是以中小成本独立制作,这部分电影人里很多带有海外留学背景。独立电影制片人卢可欣作为他们其中的一员,为我们带来独立电影人的故事。

卢可欣本科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主修经济学,辅修电影和认知科学,之后从有“电影人的摇篮”之称的美国电影学院获得制片系硕士学位。“我在实习的阶段尝试过坐班的电影公司的工作,包括制片、销售、宣发公司,对整个产业链有过一个很粗浅的认识。我一直觉得规律的坐班生活不是我喜欢的生活方式,也不喜欢一个项目要经过很多层面和程序花很长时间才能推进的工作模式。在好莱坞,如果要在大制片厂工作,需要从助理开始,可能要十几年才能做到比较高层的位置。我对这种模式也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凭着一腔热血和一个方向,还是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做自己的片子,做一个独立制片人。”在好莱坞这个电影之城生活学习将近9年之后,卢可欣决定将眼光投向独立电影制作。

创业过程和职业素养

“对于独立制片来说,几乎没有上班时间和非上班时间一说,”卢可欣说,“因为公司是你的,项目也是你的,所以如果你不做事情不去推进的话,那些项目也不会自己就往前,也不会有别人为你做些什么。”独立制片的生活是充实而紧张的,在项目筹备和拍摄期间,制片会全心扑在正在进行的一个片子上,“前期准备好的话拍摄期间制片的工作相对好一些,但是拍摄时长在美国基本上是一天13个小时,国内会更长,之前之后都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处理事情,因为基本都是低成本的一些小制作,所以基本上每个片子我都会在现场,偶尔还要兼其他职位,所以一天硬工作时间基本就在15、16个小时左右了。”非筹备拍摄期间的时间对于独立制片来说就算是闲暇的时光了,但开发项目、发现好故事、紧密了解潮流一直是进行时。制片人经常都需要参加很多的聚会和活动来不断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和探索可能的合作关系。卢可欣还经常出现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中,“今年5月因为有开发的欧洲合拍片项目在洽谈所以去了法国戛纳电影节,9月份的时候去年制片的短片《归》入围了所以去了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参加展映和电影节的其他活动,还有每年11月在洛杉矶本地举行的美国电影市场。电影节和电影市场基本上去多几次就都是熟悉的面孔,所以每年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见一下在欧洲或者国内的一些业内的朋友。”

挑战与机遇并存

电影是一个商业和艺术共融的奇妙产业,对于如何定位自己,卢可欣分享了她的看法:“我觉得对于独立电影人来说很重要的事情是去了解自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在保有这份对品味的追求和对理想的热血之余,要能回答‘为什么别人要投资你而不是其他人’这个问题。比如说我做电影,电影有那么多种类,我不能都拍,而我自己是很喜欢带有人文哲学意味和社会影象的艺术片,喜欢看,也懂,所以这就是我的特殊之处,也是因为热爱能够让我坚持下去的东西。”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有资源的人非常多,也许比自己强的人也很多,但是卢可欣认为一定要回归到自己的初心,如果理智思考后觉得事情可以做的话,一定要坚持。也许一开始的几年并不会有很骄傲的成绩,但是假以时日,市场会慢慢证明当初的决定。在这个过程中也要保持理智,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卢可欣的身边有了一众她熟悉且信任的团队,这些团队凝聚在一起,一次次地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独立电影人在中国

卢可欣现在着眼于开发长篇剧本和限定剧集项目,绝大部分的故事来源并发生在中国。“中国的土地上有太多的故事和背景,人和事都是极其复杂和有层次的,这简直是创作者不可多得的沃土。”说起创作的故事,卢可欣对国内的内容显得非常激动。在她看来,中国是最适合独立电影人和独立电影生存的市场。因为庞大的中国市场有着大量的观众以及多样的观影习惯和爱好,对不同的内容和故事的需求不断增长,“而绝大多数这样的电影,需要的是好的故事和团队,并不是非常大的成本”,开发大量主题类型不同的中小成本电影对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是必然的趋势。“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影视制作中心主要是北京和上海,随着各种独立影展的茁壮成长,出现了‘杭州新浪潮’ ‘重庆新浪潮’等各地开花的大好形势。作为来自广东的电影人,我也希望联合更多的力量,将目光转到南中国,结合大湾区和港澳合作的资源支持,将广东建设为独立电影发展的大基地之一。”除了开发在国内的项目和国内的市场,卢可欣也在探索国内独立电影“走出去”的方式方法。“近几年有越来越多优秀的国内电影在世界各类电影节展映,也让全球观众对日益多样化的中国当代影视作品有了更多的了解。作为海外电影人,我们有责任和使命创造出本土化的内容,然后将它们带上世界的舞台。”独立电影在国内还属于比较新兴的产业,随着越来越多年轻电影人对电影制作专业度的增加,融合海外电影人对独立电影的思考,卢可欣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独立电影这个行业,为增加高质量多样化的中国电影和提高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一起努力。

卢可欣(Shincy Lu),独立电影人,本科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后获得美国电影学院(AFI)制片系硕士学位。致力于发展支持新生代导演和编剧以及感情色彩浓厚、艺术性强的电影,追求创造别具一格的故事体验,不拘于类型与内容,对创新性和现实非现实结合的内容与创作形式有着极大的热情。所制作品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TIFF)、美国电影学院电影节(AFI Fest)新加坡国际电影节(SIFF)、洛杉矶短片电影节(LA Short)西班牙GIRONA电影节、WOODSTOCK音乐电影节、重庆青年国际电影节等首映并获奖。熟悉好莱坞的制片模式,在洛杉矶拥有丰富的影视资源和专业的团队,着重促进中外独立电影市场间的资源交流与资本运作。

目前担任美国洛杉矶Monday Pictures LLC与一炉影业(广州)有限公司的总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