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4月1日报道 2020年,你是否还会按照音乐榜单来发现新的音乐呢?说到登上音乐榜单的歌曲,你首先想到的又是什么呢?网络神曲?打榜文化?近日澎湃新闻联合《我是唱作人2》节目组进行了华语音乐市场生态调查,针对当下的音乐市场现状,对市场上从业者、消费者、经营平台、媒体人等各个环节进行了采访,对消失的榜单公信力现象也从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寻。

粉丝将爱豆的专辑销量、上榜排名视为重要成绩似乎并没有错,网络神曲随着在短视频平台刷屏的洗脑效应,迎来了一大批听众,也似乎合情合理。但随着榜单的逐渐流量化,优质原创音乐的流失,造成音乐榜单失去了它原本应有的公信力。在现有的大多数榜单机制下,真正被关注的并不是音乐的风格、影响力、品质等要素,而是完全朝着流量、销量、关注度、播放量等“商业化”的考量倾斜。在这种选拔标准下,选出的往往是“最火”的音乐,而非“最佳”,这使得本就生存艰难的原创音乐人更受打击。

如何让音乐榜单重新回归音乐本身呢?担任第一季《我是唱作人》大众评审的乐评人呆若木一在访谈中表示:“应该是我们按照人的一个喜好去呈现出整个榜单的流行度,而不是说通过金钱的方式,或者集资的方式。”衡量一首歌能不能登上榜单,应该是有多少人听了这首歌,而不是一个人听了多少遍这首歌。如果能够通过销量、收听量、媒体指数、网友评价等综合数据的统计算法,推进音乐榜单的指数化,也许能够让音乐榜单重新回归音乐本身。

那么,又如何让这些“最佳”音乐真正被发现呢?采访视频中提到:“大家普遍认可 ,相比于音乐平台,影视OST和短视频等介质,音乐节目更加容易为原创音乐人提供平台,撬动行规。”致力于原创的《我是唱作人》,去年曾把一大批优质且风格多样的原创音乐呈现在大众面前,这无疑是使音乐市场朝好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之举。今年,节目第二季“初音不改,新声未来”,邀请了张艺兴、郑钧、陈粒、GAI周延、霍尊、隔壁老樊、马頔、刘思鉴八位首发唱作人,带来风格多样化的原创音乐作品。同时节目后半段还会加入挑战赛,一次性邀请八位“新声”唱作人,向首发及补位的唱作人发起挑战。唱作人的舞台上,一切用原创作品说话!

正如节目总制片人车澈所说:“希望通过《我是唱作人》第2季,能够让整个市场看到华语原创、中文原创,一些新的东西真的在涌动。”在原创音乐人初心不改的坚持下、业内人士怀着使命感的带动下,以及像《我是唱作人2》这样不断对华语原创音乐生态进行探索的音乐综艺的引领下,我们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将榜单还给真正的“最佳”音乐,期待着唱作人的春天,和华语乐坛的下一个“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