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7月20日报道 今天,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劣迹艺人风险控制的通知”下来了。

通知中提到青工委对演员吴亦凡舆论事件保持高度关注,并对广大青工委委员提出,正在与其合作的委员要及时止损,正在与其洽谈合作的委员要暂停接触;不为失德演员提供“冒头”机会,对劣迹艺人“零容忍”;在聘用演员前,要做好背调,规避风险。

相关报道:

法治日报:吴亦凡这“瓜” 还得法律来切!

(本文转载自法治日报 作者:马岳君 宋胜男 刘丹 编辑:渠洋 李金凤 岳铼)

料越锤越狠,事越闹越大!

一连几天,舆论场被“ 吴亦凡 事件”搅动得沸沸扬扬。7月19日上午,吴亦凡工作室官微发布声明,称都美竹编造与吴亦凡有关不实信息、蓄意煽动舆论、向工作室索要巨款,上述行为涉嫌违法犯罪,工作室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案件被受理后正在依法侦办。

就在7月18日,都美竹再次喊话吴亦凡:“给你24小时召开发布会,永远退出 娱乐圈 !”“吴先生,这次,是决战。”此前,她曾表示,已经分批退回50万元的所谓“封口费”,并做好了走 法律 程序的准备。

一波接一波的猛料,让吴亦凡事件从娱乐新闻变成了社会新闻,甚至是法治新闻。从都美竹的爆料来看,已经不单单是关于个人情感方面的纠纷,而是包含着实实在在的违法指控,比如迷奸、诱奸,甚至还涉及多名未成年人。

触碰法律的问题,还是要回归法律的轨道。任何涉法事件都应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炒作噱头来达到目的。而且,料越猛,公众越是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尽早让这件事脱离“口水”。说到底,这些猛料到底会不会牵扯出违法犯罪的事实,终究靠的不是网络爆料和悠悠众口,而是要依据事实和真相。

当然,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容不得黑暗污秽,也容不得恶意诋毁。换句话说,法律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漏掉一个恶人。如果这些涉及违法犯罪的爆料是真的,那么这无疑是一起性质极为恶劣的法律事件。但如果这些爆料全是捏造和诬陷,那么爆料者也要为此付出法律的代价。

山呼海啸、充满愤恨的网络民意,也让我们看到了“公共情绪”对于类似事件的憎恶。近年来,从吸毒丑闻到代孕生子,从嫖娼劣迹到家暴出轨,娱乐圈的各种惊天大“瓜”,一次又一次摧毁着人们的三观。在“饭圈文化”中,也长期存在着人气偶像与粉丝的畸形关系。凡此种种,不仅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引导,更是在挑战社会的容忍底线和法律红线。

“明星”是光环,更是责任。社会公众对明星艺人的道德品质也了更高的要求。娱乐圈不是法外之地,明星艺人如若触犯法律自有法律严惩,在不触碰法律底线的基础上,如若违背公序良俗并造成恶劣影响,在公众心目中的人设也会瞬间崩塌。

说到底,我们真正关注的不是明星的八卦,而是社会的善与恶、美与丑,是法治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真相背后双方的法律责任认定。这场撕扯会如何收场,期待法律会给出公正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