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专稿3月8日报道 过去几年,短视频领域发展迅猛,观看短视频已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但短视频侵权问题也一直存在,近一两年,呼吁重视短视频侵权的声音越来越高。

2022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作家、编剧赵冬苓对此话题提出建议:要通过立法强化短视频平台责任,主管部门应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违规平台定期约谈,还应加大短视频侵权惩治力度,对恶意侵权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等。

去年4月,70多家影视传媒单位、长视频平台,以及500多位艺人联合发声反对网络短视频侵权行为,在当时引发了一波讨论。

我国的版权管理尚不成熟,很多人没有建立版权意识,不知道自己的版权正在被侵犯,也不知道自己侵犯了别人的版权。

而在具体的版权维护上,很多人的做法是“先用后买”,事后补偿。但在赵冬苓看来,一些找不到版权方的作品,“那就别改”。

赵冬苓说,在短视频侵权乱象之中,对版权的侵权尤为严重,通常表现为未经权利人授权,将热播视听作品、体育赛事等节目的核心情节、内容,剪辑成若干短片段,以速看、合集、解说等形式被零成本的搬运到短视频平台,借助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及流量扶持,这些侵权内容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被迅速传播,形成对原作品播放的替代,严重损害版权人的合法权益及交易机会。

短视频平台和剪辑号之间,具有强共生关系。通过非法剪辑影视作品,剪辑号可以快速在短视频平台积累粉丝,从中牟利。

短视频平台则借此方式,无成本获取头部版权内容,获得更多的用户关注和用户时间,提升其自身竞争优势,增加商业变现能力。

“这种‘速食’剪辑难以让观众真正欣赏到一部作品的内容价值。短期来看影响了版权所有人及正版播出平台的合法收益,投资人无法得到回报,创作机制得不到良性的循环。”赵冬苓说,长期来看更是挫伤了创作热情、影响着中国影视行业和文化繁荣的健康、长远发展。

短视频侵权也给版权方带来巨额损失。赵冬苓引用《2021年中国短视频版权保护白皮书》的数据指出,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12426版权监测中心对1300万件原创短视频及影视综等作品的二次创作短视频进行监测,累计监测到300万个侵权账号,1478.6万条二创侵权及416.31万条原创侵权短视频,涉及点击量5.01万亿次,按万次点击10元计算,直接经济损失达50.1亿元。

因故,赵冬苓建议对于短视频版权侵权应“重拳”出击,加大惩治力度。具体涉及四个方面:

第一,通过立法强化短视频平台责任。明确规定短视频平台对上传的内容采取事前审查的法定义务,对利用“算法推荐”技术实施侵权的短视频平台,应明确认定属于直接侵权,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各级法院在审理短视频影视剪辑类侵权案件时,应提高判赔金额,对恶意侵权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应针对上述频发的侵权问题出具指导性案例或审判指南,统一裁判尺度。

第三,相关版权主管部门,文化执法部门应加大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督及管理,建立黑名单制度,定期约谈违规平台,对侵权严重的平台进行行政处罚并向社会通报。

第四,有关行业协会,加大对版权保护的宣传,落实“先授权后使用”的版权原则。行业协会应调动产业各方,建立影视作品的短视频授权使用机制,搭建便捷、高效的交易市场。短视频平台应主动向权利人购买版权素材,在授权范围内合法使用内容。(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