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4月27日报道 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人论坛——现实的回归和想象的突围”于4月26日(星期三)上午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李小明;北京市怀柔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占智;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出席论坛。本场论坛由青年主持人梁植担任主持。

出席嘉宾有独立纪录片导演董雪莹;青年演员黄尧;青年导演、编剧牛小雨;青年导演、编剧、作家邵艺辉;青年导演、编剧温仕培;青年编剧杨治学;青年导演、编剧张大磊;青年导演、编剧周子阳。

青年导演、编剧、作家邵艺辉认为,银幕上的真实是创造出来的“真实的感觉”。她鼓励年轻人找到自己最有感觉、最感兴趣的事物,不断训练自己编写的能力,从而去抵达不同题材的真实感和现实性。同时,邵艺辉还提到了文学创作对于电影创作的帮助。她认为,一位好的导演一定会有文本能力,一位好的编剧也一定会有导演思维,两者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在拍摄《热带往事》时,温仕培导演采用了抽象性的叙事方式,试图保留观众与故事情节的距离,从而打造一部“电影寓言”。对于下一部作品的规划,温仕培导演提到电影选题对自己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考验。他希望能够拍摄既是自己感兴趣的,又是被社会所需要的题材。他认为灵感是亲历经验的累加,只有通过真正的调研和体验,才可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创作者。

在探讨科幻影片的创作经验时,青年编剧杨治学表示,“想象的突围”也需要基于现实中各部门的需求和科学界已有的发现,对现实的回归是不可缺少的。在《流浪地球》的创作过程中,他更加意识到,科幻电影也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良性的合作,只有在综合考虑摄影、美术等各个部门的意见之后,最终才能实现“想象的突围”,这也是工业化生产体系为科幻电影的生产所带来的经验。

青年导演张大磊表示,一部分作者在创作中始终在写自己,即便身份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在试图找到里面的自己。在《八月》里,张大磊看到了一个相对真实的自己的样子,不管是在记忆当中还是现实当中。张大磊表示技巧是在实践过程中习得的,但真正打动他的却是最真实、自然的影像,而他的电影也是他青春期时期记忆刻痕的直观感触,融合了他真实的内心情绪。

青年导演周子阳从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出发讲述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和心理感受:在最初,他最想在影像上表达自我的感受,但现在他回到了自己的兴趣部分。关于给大学生电影人的建议,他真诚地表示希望青年影人能够在生活中去寻找和抓住那些自己感觉最热烈、热情的感受,并顺着这些强烈的感受勇敢地去实践。

以想象映衬现实,以现实链接未来。“青年电影人论坛——现实的回归和想象的突围”通过与青年电影人的真挚对谈,探讨创新表达的可能性,探索现实与想象的边界。中国电影的生命线因青年电影人而无限延长,永恒跳动着希望之光,未来的中国电影一定会因为青年电影人的创造力愈加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