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咱们中国人讲究多,办个丧事都得注意各种细节,尤其是用词,那更是马虎不得。

表达去世这件事,常用的词儿有两个:“享年”和“终年”。这两个词看着特别相似,但用起来可得小心,一不小心用错了,那可是要闹笑话,甚至会被人说成是没文化!

那么“享年”和“终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什么时候该用“享年”,什么时候该用“终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去世的“花式”说法

现在谁去世了,咱们都习惯说“走了”,“没了”或者“人没了”,顶多加个“去世”显得正式点。但在古代,人家讲究可多了,可不是随便说“死”就完事儿了!

那么在古代,人去世了怎么说?那得看身份!

皇帝去世了,那可不叫“死”,而是叫“崩”,毕竟皇帝是天子,死了那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不是天都塌了。用“崩”字来形容皇帝的去世,那可是相当贴切。

皇后和太后也跟着沾光,去世了也叫“崩”。毕竟皇后太后和皇上关系密切,身份尊贵,死了自然也不能跟普通人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那些王爷大臣们,待遇差点,叫“薨”。再往下官员们去世的说法就五花八门了。三品以上的叫“卒”。

五品以下的叫“不禄”,意思就是没俸禄领了,古代官员的俸禄可是他们的生活来源,没了俸禄,那可就活不下去了。所以,用“不禄”来形容他们的去世,也是相当准确了。

至于老百姓,那就简单粗暴了,直接说“死”,一点都不带拐弯的。毕竟老百姓身份低微,死了也就死了,没那么多讲究,甚至连个名字都不会有。

其实这和古代的等级制度都有关系,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即使是死了都得分个三六九等,说白了就是为了彰显身份地位,死了也要让人知道:我生前可不是一般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享年”和“终年”: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现如今大家就不会再说什么崩之类的词,而是会用其他的词代替,但是不同的词也有讲究。

先说“享年”,这词听着就喜庆,带着一股子福气。一般都是说那些德高望重,寿终正寝的老人家。

可以想象一下一位老爷爷,一辈子勤勤恳恳,儿孙满堂,到老了也没啥病没啥灾,只是年纪大了,最后安详地走了,可不就是“享”了一辈子福!

所以给老人家写讣告,用“享年”肯定没错,既表达了对老人的尊敬,也寄托了后辈的哀思。

那“终年”呢?这个词就比较中性了,不带褒贬,谁都能用,不分年龄不分性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在新闻报道里这个词其实经常出现,比如“某某明星终年XX岁”“某某学者终年XX岁”。

说白了就是客观陈述事实,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就像记录档案一样,把去世的人的年龄记下来或者单纯地告诉大家,仅此而已。

不过也别以为“终年”就一点感情都没有。要是碰上英年早逝的情况,用“终年”就显得格外惋惜。

比如报道个年轻科学家去世,说“某某科学家终年30岁”,那听着就让人心痛。大好的年华,还没来得及施展才华就走了,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所以说用“享年”还是“终年”,得看情况。要是老人家寿终正寝,用“享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是年轻人意外去世,或者对逝者生平不太了解,用“终年”比较稳妥。千万别用错了,闹了笑话事小,失了礼数可就尴尬了!

其实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还是因为这两个词语的字面含义。“终”我们理解的普遍就是结束,终止,带有客观陈述的感觉。

而“享”则一般就是享受,安享的含义,更多地体现出对逝者人生的肯定和赞美。

因此当我们使用“享年”时,不仅是在陈述逝者的年龄,更是在表达一种情感,一种对逝者人生的敬意和怀念。

与“享年”所表达的对人生的赞颂不同,“终年”则更侧重于对生命终结这一客观事实的陈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不带有任何主观评价,只是平静地叙述生命的结束,这种平静的陈述,也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但是更多的是接受生命的有限性,并且用平和的心态面对何接受死亡。

看似差不多的两个词语之间,却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不是随便使用就可以的。

但是不论是哪个词,都可以体现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生价值的肯定。

无论是“终年”还是“享年”,都是对逝者的一种纪念罢了。

那些不常见的“去世”说法

除了刚才说了“享年”和“终年”,其实关于去世的说法还有很多,有些你可能听都没听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个词叫“卒年”,跟“终年”差不多,但更书面语一点,一般出现在正式场合或者历史文献中。比如史书上记载某个历史人物去世,就会用“卒年XX岁”。

除了这些比较少见的词,根据年龄和职业,去世的说法也不一样。小孩夭折了叫“夭折”,听着就让人心疼。

另外有些职业也有专门的去世说法。比如和尚尼姑去世叫“圆寂”,听着就很有禅意,仿佛他们不是死了,而是功德圆满,前往西方极乐世界了。

道士去世叫“羽化”,听着就挺有仙气,好像他们不是死了,而是得道成仙,羽化登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得出来,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人对“去世”这件事还真是讲究,不同的说法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含义,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逝者的哀思。

结语

没想到人死了,还有这么多说法,是不是太讲究了?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不同的说法,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含义,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逝者的哀思。

所以我们在使用不同的词语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含义,别用错了词,闹了笑话事小,失了礼数可就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