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人物系列-从南京鸡鸣寺「假」和尚-二觉-谈张恨水的《大江东去》

钮则坚(中国台北)穿越时空的遐思

这段真实故事要从南京鸡鸣寺「假和尚」法号「二觉」说起!
1937年八月十三日,侵华日军向上海发动猛烈攻势,正在「法国通讯兵军校」求学的青年军官,在七七事变之后奉召回国参战,他迅速起程动身,经二个多月的水路, 返抵国门,立刻被编入「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工兵团担任营长,参加了十月的「上海八字桥战役」。
年轻军官躲入寺庙落髪为僧,乃源于「南京保卫战」,是「淞沪会战」的延续。
八一三「淞沪会战」之前,国民政府接受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逐次在南京与上海之间,修建数道「国防工事线」,构筑状况概略为「京沪分区」、「沪杭甬分区」、「首都分区」等。
自1937/8/13「淞沪会战」爆发至1937/10/26大场(上海近郊)失陷,国军原本已有向苏州河南岸转进的计划,但蒋委员长误判局势,以为同年11/3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九国公约」会议,可能会对我作出有利的决议,但直到「九国公约」会议数天后,蒋委员长对该会决议彻底失望,才由第三战区下达全面转进的命令。
突来的命令,导致部队仓促行动,指挥系统瘫痪,进退失序一路溃败,加上战区对这些工事缺乏有计划管理,也没有预置引导进入阵地的幕僚,使得良好之阵地与「兵力运用计划」脱节,失去应有功能,日军因而长驱直入打下南京。
时任南京卫戌司令部司令长官唐生智(1889-1971)下辖15个师,包括51师、58师、87师、88师、教导总队等各部,总兵力约十五万。
临危受命的唐生智,当时立下军令状与南京共存亡,并誓言坚守六个月,但实际上南京保卫战前后只打了7天(1937年十二月五日至十二月十二日),阵亡将校18人,四万多士兵伤亡。
下达撤出南京的命令,是日军入南京城的一天前,当然只有南京卫戌司令唐生智等高级长官及幕僚才知情,而他们也早已「溜之大吉」。
当时驻守南京光华门教导总队的工兵团长黄埔六期杨厚綵(1906-2002),在保密状况下告知部属是「总退却」,宣布的时间是1937年12月12日傍晚,离12/13南京失陷不过数小时。
这位年轻营长随部队撤出的同时,不慎跌入河中,奋力挣扎漂流上岸,情急之下入寺庙避难,获得今「鸡鸣寺」前院「永清寺」主持「守志」师父的收留,剃度并换上僧服,赐予法号「二觉」,躲过日军盘查,在南京寺庙中,度过八个月的假和尚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三月,年轻年军官以「修脚刀」

篆刻「古鸡鸣寺」印章一方

「将军一误千秋恨,白骨成堆万世仇,触目儘多肠断处, 伤心偏过旧碉楼」,是年轻军官死里逃生之后,亲眼目睹侵华日军屠杀我军民惨剧后,留下的诗句,主将无能累死三军之愤慨心情表露无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篆刻「二觉」印章一方

以上即为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名作家张恨水(1895-1967)的《大江东去》的故事情节,是以「南京保卫战」为时代背景,并以这位留洋年轻军官为创作原型,描写死里逃生惊险动人故事,那知度过重重难矣,「还俗」后返家,却得知妻子已改嫁,命运捉弄的多角恋情,嫁的还是自己的军中袍泽兼好友,这种难堪,是可忍熟不可忍(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钮则坚 1957年出生於中国台湾台北。
就读台湾世界新闻大学广播电视科、美国旧金山市立大学商业管理学系,曾在《旧金山商报》任職,目前为中国近代文史工作者。

编辑:佚名 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