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疫情开放后,随着日元大幅度贬值,大批海外游客涌入日本。不过最近有一家当地的海鲜店,针对外国游客和本地人区分了价格。外国游客需要付更高价格才能进店吃饭,消息一出引起了两面派争论不休,外国游客也对这件事持有不同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京涉谷一家今年4月才开张的自助餐海鲜店,开店就贴出对外国游客收取比当地人高出1100日元的费用,这种区别对待的生意模式引起了争议,对此老板主动出面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朝日电视台等日媒报导,这家位于涩谷的店叫「海鲜バイキング&浜焼きBBQ玉手箱」的海鲜自助餐厅,平日午餐定价是6578日元,晚餐是7678日元,但如果是日本人或在日居民就能享有1100日元(约人民币54元)的折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这件事在网上发酵,争议不断。老板米满尚悟亲自出面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对于来店的国外客人不单单是给了英文菜单就可以,店员还要随时上前解说食材的处理方法,一般的日本常客都知道怎么处理,但是国外游客就需要讲解,说明,甚至还要给不懂的外国客人代烤,这样接待的成本就增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海外游客口味不一样,有些外国游客不吃螃蟹腿,海螺的肝等等,对于部分海鲜挑食,经常有食材浪费的情况发生,这部分的成本也要考量。无奈只能这样子定价,并非区别对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怎么区别是不是本地人,老板就表示,如果都查护照会很麻烦,所以会流利说日语的顾客,就默认为本地人。如果遇到日语不流利的外籍人士,会查询居留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日本媒体就采访了几位外国游客。一位墨西哥游客表示能理解,旅游行业是日本重要的收入来源,「只要价格还算公道,就没有问题」。不过也有法国游客不认同这种行为,这种定价不应该形成惯例,双重定价是「歧视性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有日本网友就认为「很正常吧,这个价格很多游客都觉得便宜」、「国外也这样做啊,为什么日本就要被骂」、「我觉得没有问题,日本也没有小费一说」、「能接受就进店用餐,不能接受就不去咯,明码标价的,又不是宰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媒也补充报道,意大利威尼斯近日开始向外国人收取入城费,夏威夷钻石头山只会向外国人收取门票,埃及参观金字塔当地人只要约200日元,外国人却要1800日元门票钱。这种双重收费的标准,国外也比比皆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国游客的暴增,让当地商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疫情期间就没有发生过这类状况,这不,近日又有一间居酒屋的行为引发网友热议,这家居酒屋拒接不会说日文的外国客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家日本居酒屋名叫かどや),在店里贴了一张「Japanese language only」通知,疑似拒绝外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日本媒体报导,这家店的店长在4月20日的时候,就公开抱怨过一对白人情侣游客进店用餐,店长马上就告诉他们这里只能用日语交流。虽然白人情侣问了「no english menu?」(没有英文菜单?),店长仍然用日文告诉他们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店长认为自己如果出去美国,在美国用餐也一定想办法用英文交流,如果外国人来自己的店,也就必须用日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言论一出,立即引起了网友的争论「这有什么错,想要进自己开的店,就要遵守店里的规则」「日本人去国外用餐也要学习用刀叉,轮到日本也没有见几个外国游客用筷子的」「这类店铺有个性,应该挺好吃的」「其实可以宽容点,不必那么计较」「用APP翻译也不可以吗?」「你去美国说英语,你去西班牙印度你也要说他们的语言吗?为什么那么倔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店长就表示,自己曾经在欧美留学过3年,做过厨师,是会英语的,不是网上所说自己仇恨这门语言。但是有一些料理根本没有办法用翻译软件翻译,比如「韭菜炒蛋」或「炖煮猪肉」,当然也不是全部拒绝外国游客,而是希望他们能搞懂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店里是采取薄利多销的模式,外国游客来了点餐金额也就是正常日本客人的一半左右,外国游客滞留的时间比较长,经常拍照录像,店里没有办法承受这种消费模式,才会渐渐拒绝外国游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2家店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