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完美小宝‍‍‍‍‍‍‍‍‍‍‍‍‍‍‍‍‍‍‍‍‍‍‍‍‍‍‍‍‍

这两天的热搜榜,几乎要被《歌手2024》统治了。

截至5月18日,《歌手2024》全网相关热搜共计3817个,74个话题登顶TOP1,11个爆词。网友组织的“歌手大战庆余年”比赛里,《歌手2024》甚至凭借在50个热搜位里占了39个而大比分获胜,料谁也没想到最后跟2024年剧王对打的会是一档音综

但过多的热搜,确实也让《歌手2024》背上了炒作大户、热搜依赖、唯流量论等花式骂名,不禁有逆反者开始思考,这场全民狂欢的背后是否存在着过度营销?时隔四年再度回归的《歌手2024》,除了热搜还有什么?

全民造梗续音综老命

《歌手2024》能爆火,那英绝对是头号大功臣。

5月10日晚,《歌手2024》以直播竞演的形式拉开了新赛季的帷幕,首发歌手包括那英、海来阿木、二手玫瑰、杨丞琳、汪苏泷、香缇·莫和凡希亚。据传,《歌手2024》更改赛制后,不少歌手都将节目组“婉拒了哈”,要不就是说档期调不开在巡演,要不就是因为直播不敢来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首发的七位歌手中,海来阿木不受年轻人喜爱、二手玫瑰的音乐风格偏小众、杨丞琳和汪苏泷都被归为了乐坛小辈,两位外国籍歌手在中国的知名度又不算太高,不少网络谣传的原定大牌歌手统统不见踪影。所以一开始,观众都在押宝那英会是节目组“内定”的冠军,夹枪带棒唱衰《歌手2024》的也不在少数。

但没想到的是,两位外国歌手唱功惊人、能量爆棚,出乎意料拿下了首期节目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而在观众眼里本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冠军的那英,首期节目仅排名第三。那英演唱完毕下台时,听到观众叫喊的加油声,扶着墙说出了金句,“你上去试试。”后台采访时又语出惊人,“我觉得我有的时候,真的是不识好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期和现实的强烈反差既震惊了网友,进一步激发了网友的造梗潜能,“从那英挑战赛变成了那英历险记”、“三个、会唱的、速来”、“不是说好五打二,怎么变成了一打三”等热梗随之而来。又因为前两名歌手的外国籍特殊性,网友造梗的方向逐渐从歌手对打上升至民族层面,五旬老太守国门、英子大战八国联军、叶赫那拉氏不能输等名句不断破圈发酵。

作为一档老牌综艺,《歌手》也曾陷于收视疲软、数据下滑的困境,上一季《歌手·当打之年》第二日累计播放量仅为3459万,不足第一季第二日累计播放量的三分之一。那英的出现不仅让《歌手2024》的讨论度暴增,同时帮助《歌手》IP重回王牌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另一方面,任何一位歌手代替那英第三名的位置或许都不会引发如此巨大的关注。一则,那英实力够硬,两位外国歌手其实构不成对她的“虐杀”,节目设定的竞技看点仍然是存在的;其次,那英是一个被“梗”选中的明星,“隔行如隔山,我祝她成功吧。”“妈的,最烦装B的人!”“什么,这简直是危言耸听!”等极具综艺感的段子造就了那英与众不同的爆梗体质,换作其他歌手,恐怕都难以保证节目效果。

如今《歌手2024》即将播出第三期,“那英梗”从单纯的文字走向图文并茂,还在短视频掀起了一阵那英模仿秀的风潮。那英表面上输了比赛,事实上却赢了所有人。

过犹不及的情绪营销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一部分发酵起来的“那英梗”因为上升到了民族层面,网友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梗的流传速度也变得极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在首期节目播出后,“最后一名的竞争比第一名还激烈”、“草莓音乐节大战格莱美”等辣评瞩目。部分被“刺痛”的网友开始将外国歌手比作八国联军、那英比作慈禧,以此来达到自嘲的目的,那英的表情包也被配上了清朝旗头的装饰以及“我要洋人死”等花字,导致《歌手2024》的舆论风向逐渐走偏。

与此同时,在民族荣誉感的裹挟之下,越来越多网友代表《歌手2024》向华语乐坛“摇人”。不像乐子人提名雷军、时代少年团、TF家族是为了玩梗,有些网友真情实感地认为华语乐坛不能输,输了就是丢了民族颜面。

凤凰传奇、周杰伦、张学友、伍佰、林子祥、周深等众多知名歌手都在网友拟定“备战”名单之列,纪敏佳、江映蓉、娄艺潇、张赫煊等明星则是主动在社交平台报名,想要“为国出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事件的高潮则是韩红主动在微博回应了网友,并@《歌手2024》官博,“我是中国歌手韩红,我请战!”随后,曾拿下过“快女”冠军的江映蓉也发微博表示,“中国歌手江映蓉随时ready,如有需要,即刻带车前往。”

一时间,围绕《歌手2024》展开的讨论从歌手实力、节目形式转向了中外歌手的对抗,部分营销号更是借机收割流量,在网络上形成了“捍卫民族荣誉”的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5月12日傍晚,发觉苗头不对的《歌手2024》及时发布微博制止了极端化态势,那句“赢,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获得了一致好评,被评为百万文案。回归理智的网友也终于察觉到了这场狂欢背后的不对劲,《歌手2024》的爆红究竟是因为煽动了民族情绪,还是放大了竞技精神?

相比于舞台竞技,音乐本身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并无国界。当网友的目光被“请战”两个字吸引,《歌手2024》迸发的竞技火花也就偏离了原有轨道,变成了一次微妙的民族自豪感测试。

诚然,民族情绪可以是促进热搜话题发酵的催化剂,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旦将歌手间的切磋往国家、民族之间的竞争上引导,势必会迎来舆论翻车。在全球化的音综舞台上,任何一位歌手的输赢都是兵家常事,音乐的魅力本就不该用胜负来定义。

无论中国歌手还是外国歌手,都不应该在《歌手2024》的舞台上被情绪轻易地绑架。

流量密码该如何拿捏?

除了网络民族情绪的发酵,《歌手2024》另一受到关注的地方是创造性地采用了全开麦、无修音的直播形式,竭力还原参赛歌手的实力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年的音综节目常常被观众诟病修音太过,《天赐的声音》《乐队的夏天》《舞台2023》等舞台竞演类节目,甚至出现过现场评判与线上听感截然不同的典型问题。同时,部分歌手又频繁在演唱会、音乐节等线下演出活动表演“车祸现场”,导致越来越多观众质疑音综节目的真实性。音综直播,无异于撕开了华语乐坛的遮羞布。

曾有乐评人指责,华语乐坛的没落,内娱音综要负一部分责任,请来的嘉宾不是OST歌手就是资源爱豆,偶尔再穿插一些叫得出名字的港台歌手,音综里唱的歌也几乎都是耳熟能详的热门流行歌曲。可以说,内娱苦音综久矣

在《歌手2024》之前,另一档年轻化的音综《百分百歌手》也打出了全开麦、不修音的旗号。但可能囿于录播形式,也可能因为缺少了《歌手》的观众基数,《百分百歌手》并没能收获《歌手2024》的传播声量。但至少从这两档综艺的营销方向里可以发现,未来音综发展的方向之一,一定是展示歌手演唱的真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选择直播竞演,更是进一步提升了《歌手2024》的沉浸感,兼具纪实性的直观画面和即时性的互动讨论增加了观看体验,“大屏观看、小屏互动”更使得观众成为了节目的参与者。包括“那英梗”的破圈传播,归根究底也与《歌手2024》的直播形式有关——将直播间打造成开放式的共创文本,帮助观众实现共时在场,充分激发他们的参与度和创作欲。

实时互动、中外对抗、现场直播,这一系列举措无疑都是《歌手2024》领先传统音综市场,拿捏流量密码的原因。随着《歌手2024》的爆红,芒果超媒的股价也不断飙升。《歌手2024》首播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内,芒果股价大涨11.69%,成交额20.88亿元,总市值470.11亿元,市值一夜飙涨49.2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从各种数据层面来看,《歌手2024》都是目前综艺市场当之无愧的总冠军,但播至第二期,节目在选曲、编曲和设备等方面的问题也开始显露。例如,伴奏声音过大、歌手炸麦、编曲杂乱,赛制安排不合理无端增加了增加了歌手的心理压力,这些问题都需要节目组去妥善解决。

总的来说,首发即爆火的《歌手2024》有瑕疵但瑕不掩瑜。除了铺天盖地的热搜,这档节目的最大价值或许在于搅动了本已经趋于“死寂”的音综市场,比起精雕细琢的虚假,我们都更钟意“民心所向”的真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