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文江,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现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院艺委会副主任、国画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宁夏画院名誉院长,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于文江工作室导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文江是当代中国画坛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家,几十年来,他坚持深入生活,感受时代,以真挚的情感投身写生与创作,以大量精湛的作品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刻画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尤其在主题性中国画创作上,是一位难能可贵的高产画家。他长期精心研究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中国画文化内涵和笔墨语言的研究上做了深入、扎实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创新风格。作品的立意、画面的经营、形象的刻画和笔墨的形式等方面都展现出深厚的人文修养和学术造诣,富有明朗清新、格调高雅的时代气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文江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艺术之路:“小时候梦想当画家,长大后真的成了画家。”然而,一帆风顺的表面下,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努力和不懈探索,为了走出传统,寻得适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艺术风格,于文江花费大量时间,沿着中国绘画发展史的脉络,对绘画技法和表现语言的历史演变进行细致的研究,最终领悟到“写意是中国绘画的精神内涵,工笔绘画同样具有丰富的写意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需要通过技巧来表达,但艺术不是技巧。”回顾自己的艺术探索之路,于文江总结说:“无论历史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变迁,情感与精神才是人的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命方式。在《草原牧歌》(2004年)、《埃及所见》(2005年)、《雪原母子》(2007年)、《迁徙》(2010年)、《回家》(2011年)以及耗时3年为中国重大历史题材工程创作的巨幅国画《血痛--抗日战争中受难的中国女性》等作品中,画面更显博大舒朗的艺术气质,笔随心运,形随意发,从绘画的形式结构、色彩观念到形象塑造都力求在丰富、厚重、完美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