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75年,进入“三国”时代的南北朝,接近尾声。

由北魏裂变成西魏、东魏,最后又“换庄”成北周、北齐两个宿敌的统一之战,终于打响了。

从战争的最终结果看,精心准备几年的北周政权在周武帝宇文邕的亲自指挥下,在第二次攻打北齐最终对决中,似乎没费多大力气,几个月内就凭借一场看似奇葩的城下决战,一举打垮北齐十万精锐,彻底摧毁了北齐国主高玮的抵抗意志。

虽然在乘胜打到晋阳城下,急于建功、身先士卒的宇文邕冲得太猛,也上演了当年北魏国主拓跋焘攻打统万城时被关进城里,差点被生擒活捉的惊险一幕。

但是,整个战役的发展走势,还是顺风顺水、有惊无险的。

那么,在齐宣帝高洋立国之初组建兵强马壮、威武雄壮,横扫契丹、突厥、柔然等北方游牧民族,逼迫北周太祖宇文泰不敢进犯、全线防守的百胜之师。12年前,大败主动发动进攻,联合十万突厥组成北周联军的北齐精锐之师。

为什么在短短十几年后,到底经历了什么?面对北周大军再次发起的主动进攻时,竟然变成如此不堪一击、望风而逃的“豆腐军”了呢?

北周灭亡北齐之战,面对北齐国主高玮昏招不断的神助攻,周武帝宇文邕为什么占据上风时却几次出现反复、赢得很惊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就让爱好者与史海孤舟一起,走进《资治通鉴》。

从“历史记忆”的长河源头,去探寻、了解在公元575年周武帝宇文邕主动发起攻打北齐高玮的“灭国之战”的战役前后,到底都发生了哪些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局势变化?

为什么在齐宣帝高洋时代横扫北方游牧民族、逼迫宇文泰“闭关自守”、当时“战力天花板”的北齐政权,到了高玮时代居然变成了被南陈、北周、突厥谁都敢咬一口、“破鼓万人捶”的“弱鸡”形象?

究竟因为什么?使得宇文邕在三年之内两次发动对北齐的猛烈进攻?

为什么在后世看来是实力悬殊、“猛虎搏兔”、毫无悬念的灭国之战,被后世史学家称为“北朝唯一英明皇帝”的宇文邕,不但自己出现犹豫反复、不敢硬刚的消极避战之举。而且,麾下的众多将领也是对彻底消灭北齐信心不足?

在决定战役胜负的最关键时刻,还是靠着被称为“一代妖后”冯小怜的“闪亮登场”,才得以“绝处逢生”、彻底扭转局面,从一场败局中解脱出来、走向最终胜利的?

以及历经六帝、国祚却只有28年的北齐政权,到底是败在了北周政权的外部打击,还是败在自身内部的历史经过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到了公元572年,进入南北朝末期、相对平静的“三国”时代,已经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了。

相对于北齐正式由太子即位的高玮,南陈废黜幼主、自立为帝的陈宣帝陈顼,17岁被权臣宇文护拥立、当了12年傀儡的周武帝宇文邕,却是“最早登台、最后出场”,“戏份”最足的一位。

这一年,“三十而立”的宇文邕一举诛杀权臣、堂兄宇文护,终于名正言顺掌管北周政权。

就在被史书称为“文韬武略冠绝群雄”的宇文邕准备施展胸中抱负的时候,好事成双,马上就有一桩天大的好事让他再次喜上眉梢。

北齐对他威胁最大的“军中长城”,左丞相咸阳王斛律光,被自己麾下足智多谋的勋州刺史韦孝宽创作并在邺城让小孩传唱的童谣“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再加上北齐对斛律光极为怨恨的尚书右仆射祖珽,亲笔续写上“盲老公背受大斧,饶舌老母不得语”,之后向国主高玮解释斛律光家中私藏弓弩和铠甲,要“图谋不轨”之后,终于逼迫高玮将非常忌惮、被称为“落雕都督”的斛律光召进宫来,秘密处死。

斛律光被杀死的消息传来,欣喜若狂的宇文邕为此全国宣布大赦来表示庆贺。

战国时期曾有“李牧死、赵国灭”的惨痛教训。

如今,将死国灭的苦果,终于轮到“自毁长城”的北齐来品尝了。

一代名将斛律光居然是被来自北周阵营和北齐阵营联袂书写的童谣暗箭所伤,被敌我双方联手除掉,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极为罕见的。

可以说,斛律光被杀的这一刻,就成了推倒北周决心灭亡北齐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当宇文邕在国内大肆庆祝的同时,马上派出使者来到南陈,跟陈宣帝商议联合出兵谋取北齐的计划。

不过,面对南陈提出的先割让樊、邓二州的出兵条件,北周选择了拒绝。

与此同时,宇文邕选择“忍辱负重”,安抚宠幸突厥嫁过来被冷落的阿史那后,拉拢势力越来越强盛的突厥可汗,彻底切断北齐北方的退路和外援。

就在宇文邕秣兵历马开始积极备战的时候,让他没想到的是,抢先出手的,竟是陈宣帝陈顼。

其实,当宇文邕派使者来跟陈宣帝商议联手对付北齐的时候,有勇有谋的陈顼也立刻感受到现在失去斛律光的北齐,只是个没牙的老虎,他想要趁机薅北齐一把羊毛,独立收回被北齐侵占的江淮地区,为南陈开疆拓土。

所以,他先是以让北周割让两州、谢绝了北周的邀请。接着马上命令武庙名将吴明彻率领十万大军,开始北伐、收复故土的军事行动。

就在南陈军队越战越勇,不断收复失地、捷报频传的时候,北齐那边也传来动静。当年邙山之战一战成名、被编成《兰陵王入阵曲》武剧的兰陵武王高长恭,竟然被嫉妒他的国主高玮毒死。

至此,北齐后期曾经大败北周和十万突厥骑兵,让他们闻风丧胆的三位顶级名将,段韶、斛律光和高长恭,除段韶病死之外,斛律光和高长恭都被北齐给“自毁长城”、为对手解除了后顾之忧。

从此以后,北齐再也没有出现一位能打的将领了。

不过,此时的宇文邕却可以“稳坐钓鱼台”,悠闲地“坐山观虎斗”。

一方面积极备战,一方面观摩、研究南陈是如何猛揍曾经不可一世的北齐精锐,为自己闪亮登场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575年8月,认为时机成熟的宇文邕不再“韬光养晦”,在接受勋州刺史韦孝宽提出的灭齐三策,派出使者借访问北齐进行战前侦察之后,终于果断出手。

宇文邕下诏征讨北齐:任命柱国陈王宇文纯、荥阳公司马消难、郑公达奚震为前三军总管,越王宇文盛、周昌公侯莫陈崇、赵王宇文招为后三军总管。齐王宇文宪率领二万人进军黎阳。随公(后来的隋文帝)杨坚、广宁公薛迥率领水军三万人从渭水进入黄河,梁公侯莫陈芮率领二万人在太行道防守,申公李穆率领三万人在河阳道防守,常山公于翼率领二万人进军陈州、汝州,总计十二万兵马。

宇文邕则亲自率领六万兵马,兵锋直指河阴。

轰轰烈烈又跌宕起伏的北周灭亡北齐的第一次战役,正式打响了。

话说军令如山、秋毫无犯、齐头并进的北周军队进入北齐境内,初期所向披靡、连战连捷,一举攻克北齐河阴、武济、洛口东、西二城。

只不过,北周军队在围攻洛口中城,陈兵于坚城之下时,开始露出疲态,二十天没能攻克。宇文邕亲自指挥攻打的北齐金墉城,也在洛州刺史独孤永业的拼死抵抗下,毫无进展。

就在双方进入相持阶段的时候,有趣的一幕发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奋力攻城的北周将士听说独孤永业正在连夜赶制二千只马槽时,顿时后背发凉,认为北齐的援军应该很快就要赶到了,担心腹背受敌的他们都开始感到惊慌畏惧。

9月,当北齐右丞高阿那肱从晋阳率领大军赶到河阳,北周大军与北齐援军就要迎头相撞,开始正面交锋的决战时刻,北周统帅宇文邕却病了。

北周军队马上就在晚上拔营起寨,焚烧战船,撤军回去了。

这时正在前方连战连捷、接连攻占三十多座城池的齐王宇文宪他们,得知国主宇文邕已经率领主力撤退了。于是也连忙放弃已经到手的城池,只是死守军事重镇王药城,命令仪同三司韩正镇守。

只不过,当宇文宪他们退回去不久,韩正就向北齐投降了。

宇文邕信心满满、亲自指挥的第一次灭亡北齐的军事行动,仅仅一个月,就这样虎头蛇尾地草草结束了。

一方面,战役的转折点是当北齐援军匆匆赶到时,北周国主宇文邕不知道什么原因,正好病倒。群龙无首,只能仓皇撤退。

另一方面,北周留下扼守战略要地王药城的守将,也没能坚持多久就投降了。

这里面是不是跟当年被北齐段韶、斛律光和高长恭联手在晋阳和邙山之战打得太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阴影有点关系呢?

要知道,当初趾高气扬来的十万突厥骑兵,可是被吓得不敢迎战,最后在退到长城时,马都快死光了,都是截短矛杆当棍子拄着回去的。而且,宇文邕两次攻打北齐,突厥也都没敢派兵参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之后,公元576年9月,终于缓过劲来并做足“功课”的宇文邕再次对文武大臣发表演说,首先对自己在关键时刻生病而未能打败齐军表示遗憾。接着对去年用兵方略、进攻方向进行反思,决定采取“攻敌所必救”的战略,让开两厢,直取当年高欢起家的“龙兴之地”晋州。

只要能以逸待劳用“围点打援”消灭北齐来援之敌,就可以势如破竹、一鼓作气扫平北齐、一统北方。

宇文邕说的是慷慨激昂、眉飞色舞。但是,堂下诸位将领们却不为所动、都不愿意采取行动。

最后,乾坤独断、恼羞成怒的宇文邕再发出“机不可失。你们谁胆敢反对阻挠我采取军事行动,我就用军法收拾他!”这才统一了思想,开始准备战斗了。

北周灭亡北齐跌宕起伏又一波三折的第二次战役,正式打响。

10月,宇文邕亲自指挥,命令越王宇文盛、杞公宇文亮、随公杨坚为右三军。谯王宇文俭、大将军窦泰、广化公丘崇为左三军。齐王宇文宪、陈王宇文纯为前军,摆出“品”字型阵势向北齐发动进攻。

宇文邕兵贵神速杀到晋州平阳城,分出几路兵马撒下“天罗地网”,一方面将晋州围的跟铁桶一样,另一方面也做好了“打援”的准备。

就在北齐守将尉相贵据城抵抗,苦苦等待的北齐援军正在赶往晋州的时候。担心两面受敌、希望速战速决的宇文邕坐不住了,来到平阳城下亲自督战。

在一波高过一波的攻城浪潮下,北齐守将终于扛不住了,部分守军选择放下武器,接应北周军队进入平阳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周的宇文邕旗开得胜、首战告捷的时候,北齐的高玮此时又在干什么呢?

哦,他正带着他心爱的冯淑妃、冯小怜在祁连池狩猎呢。

话说北周突然出兵猛攻晋州,晋州派出向高玮告急求援的信使,从早晨到中午,已经赶过来三波了。军情十万紧急,他们都想在第一时间报告给国主高玮。

但是,却遭到陪同的右丞相高阿那肱阻拦。

理由很简单:现在国主带着大家打猎正在兴头上,边境有点军事冲突,这种家常便饭的小事,哪能打扰大家雅兴?

到了傍晚,第四波使者赶到,报告平阳城已经陷落,感到事态严重的阿那肱这才赶紧向高玮奏报。

听到平阳城落入北周囊中,高玮立刻准备赶回去指挥战斗。但是,决定北齐存亡的奇女子,被称为“一代妖后”的冯小怜,却不甘寂寞地“闪亮登场”了。

意犹未尽的她“强行加戏”:要求国主高玮再围猎一次。

高玮想都没想,就愉快地满足了她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古以来,战场形势都是瞬息万变,稍有闪失都会前功尽弃。

跟危急关头娱乐至上、不慌不忙高玮不同的是。此时的宇文邕,却下出了决定战役成败的“胜负手”:他任命上开府仪同大将军梁士彦为晋州刺史,给他一万精兵在平阳城镇守。

北周灭亡北齐的“天王山”之战,正是围绕着平阳城和梁士彦展开的。

话说当旗开得胜、占据上风的宇文邕,得知北齐国主高玮亲自率领北齐大军赶来救援的消息,顿时就打了退堂鼓,他打算先撤军回去,避开北齐军队的锋芒。

跟上一年“一打北齐”面对北齐援军时突然生病撤退不同的是,这次他直接给出了原因。他认为北齐军队兵强马壮、气势正盛,正面硬刚,他担心北周军队打不过。

说到底,还是12年前北周被北齐军队打得太惨,打出心理阴影了。

所以,虽然北周的开府仪同大将军宇文忻和军正王纮都极力劝说,认为打败北齐,在此一举。

但是,表面认可他们劝说理由的宇文邕,最终还是决定率领大军不战而退。

因为说归说,现在高玮率领的北齐大军到底是“真老虎”还是“纸老虎”,不打一仗,谁都不知道。

宇文邕犹豫再三,还是没敢冒这个险。

本来,宇文邕“二打北齐”的战役,也将要步他“一打北齐”、无功而返的后尘了。

好在,他这次有平阳城和梁士彦。

而梁士彦也没有步上一年留下镇守王药城的韩正后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场态势忽然之间发生逆转,势如破竹的北周大军突然撤走,刚被任命为晋州刺史的梁士彦,和他的一万精兵,立刻就成了“孤悬敌后”的孤军了。

现在,挡在气势汹汹猛扑过来北齐大军面前的,只有一座刚刚失去的平阳城。面对蜂拥而来、以寡敌众的困守局面,考验梁士彦的时候到了。

话说志在必得的北齐军队立刻将平阳城四面围困、日夜强攻,很快就将城上的敌楼和矮墙夷平,残存的城墙只有六七尺高,马匹可以随意从城墙上进出,双方展开短兵相接的激烈厮杀。

当一次次打退潮水般涌来的北齐军队,却望眼欲穿看不到城外北周的军旗时,即使是这一万骁勇善战的沙场勇士都不禁感到绝望恐惧,眼看士气就在这一次次失望中土崩瓦解。

危急关头,梁士彦挺身而出、慷慨从容:仗打到这个份上,咱们只能是坚守不退,血战到底!如果今天运气不好,让咱们全部战死的话,我一定死在你们前面!

有了他的激励鼓舞,手下官兵都奋勇向前,喊杀震天,以一当百,将北齐军队打了回去。

梁士彦赶紧命令城中军民、妇女争分夺秒抢修破损的城墙,三天时间,全部修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