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的四川农村,刚做完农活的柴兵荣正拿着一张报纸急匆匆地赶回家,上面有一则寻找抗战老兵的报道,里面的描述与自己父亲十分吻合。

回到家之后,柴兵荣找到自己的父亲柴云振,把报纸拿给他,指着报纸说道:爹,上面在找你!

这个快要六十岁的老人接过报纸,看了看上面的文字。发现这是一份《四川日报》,上面刊登的是《寻找特等功臣柴云振》的文章,大意是中央领导正在寻找这位名叫柴云振的特等功臣。

仔细看了报道的内容,许久之后,这名老人陷入遥远的回忆当中…… 那么,这位老人究竟是不是重要要找的“柴云振”呢?如果是,为何没有立即动身前去表明身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柴云振战士的墓碑)

解放战争,屡建奇功

1926年,柴云振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农村家庭里,当时的中国时局动荡,内忧外患,所以普通老百姓都十分贫穷。而柴云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2岁就出去给地主当长工,15岁就已经开始养家糊口了。

解放战争中,由于国民党军队屡战屡败,兵力消耗严重,于是开始了大量的征兵。所以21岁的柴云振就被强行拉去成为了一名国民党部队的士兵。

在国民党的部队里,柴云振看到了国民党部队内部的腐败,这让本就被迫加入的柴云振更加失望。

所以他在部队里一直处于消极状态,而这样的人不止柴云振一个,甚至其所在的部队都产生了畏战甚至反战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先队员为柴云振戴红领巾)

终于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溃败,1948年,柴云振所在的这支部队被改编为了解放军,柴云振也被分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5军45师警卫连。

加入解放军的队伍之后,柴云振开始同战士们一起为解放全国而奋斗,也开始了自己的建功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雄柴云振)

1949年的4月,解放战争的关键战役渡江战役开始。柴云振的部队作为先锋部队冲在了战线的最前方,为整个战队开路,。而担任机枪手的柴云振,更是这一支先锋部队的先锋。

在前进的路上,部队遭遇敌方多处地堡的火力截击,柴云振丝毫不畏惧,找准敌方的地堡口之后,就用手里的机枪进行射击,接连打掉了多个地堡。

其中有一个地堡在被柴云振打掉之后,战士们在里面缴获了大量物资,其中还有三挺重机枪和大量弹药。渡江战役结束之后,柴云振凭借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获得了部队授予的二等战功荣誉。

由于表现良好,1949年的12月,柴云振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建国之后,国内形势逐渐稳定,战事也在慢慢减少。不过柴云振却时刻待命着,只要国家需要他,他就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

不久之后,朝鲜战争爆发,我国决定支援朝鲜,柴云振也随队出征。此时的他还不知道,朝鲜战场会成为自己的建功之地……

抗美援朝战争,成为中朝两国英雄

进入朝鲜战场之后,柴云振一直跟随队作战。到了1951年的五月份,战争局势愈发严峻,战况也变得更加激烈起来。

第四次战役的后期,志愿军队伍需要战略撤退,但是后方却有着敌方四个军的兵力在追击。为了掩护大部队的撤离,柴云振的部队便留下来阻击敌人,为大部队撤退争取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美援朝的中国士兵

当时15军军长秦基伟命令全军士兵:前往朴达峰阻击后方敌军,坚守阵地至少十天!要知道,朴达峰是北上追击的要道咽喉,守住了这里,敌人就无法继续追击志愿军;而如果无法在此坚守十天,那么撤退的部队很有可能会被敌方截击,进而影响战略全局。所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接到任务之后,柴云振所在部队立即前往朴达峰安营扎寨。果然没多久,敌方军队开始向朴达峰进攻。敌方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朴达峰,甚至派出了大量的坦克和飞机对我军进行轰炸。

不过在几天的轰炸之下,敌军愣是没有攻下朴达峰。但是由于双方兵力和装备的差距实在太大,在敌军轮番上阵的情况下,志愿军也是损失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战士)

为了确保坚守朴达峰的任务能够完成,当时在警卫连的柴云振受命率领自己所在班的九名战士一同前往三营进行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柴云振讲述自己的故事)

进入三营之后,柴云振发现战士们已经牺牲了一大半儿,但是为了完成阻击敌人十天的任务,柴云振等人也只得咬牙坚持。于是,还能战斗的战士们全部趴在地堡里面,阻击着敌人一轮又一轮的攻势。

就这样,这支小部队坚守到了第八天。此时,柴云振已经相当疲惫,周围的战友也在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到了最后,整个三营竟只剩下柴云振一个人!

不过柴云振从未想过就此撤退,因为任务还没有完成,这个山头又是极为重要的地方,是绝对不能够失守的。

于是,柴云振看了看身旁剩下的几挺机枪和一些手榴弹,又看了看前方再次出现的敌人,他不禁再次握紧了机枪,开始对敌军发起进攻。

由于占据地形的优势,山头上的柴云振仅凭一个人就击退了敌方的几轮进攻。中午时分的时候,柴云振已经打光了机枪里面的所有子弹,手里也只剩下了一把步枪。无奈之下,柴云振只得变换战术,等待敌人上来,能杀一个是一个。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就摸上来了四个美国士兵。柴云振趁其不备用步枪打死了三人,在刚想击倒第四个美国士兵时,发现竟然没子弹了。

但柴云振毫无畏惧,立刻上前和这个高出他一个头的美国士兵肉搏。就这样两人扭打在一块儿。搏斗期间,柴云振的右手不小心被美国士兵咬住,为了将手扯出来,柴云振使出全身的力气,最后竟把自己右手食指扯出一大截肉出来。

看到柴云振受伤,美国士兵找准机会用石头击打柴云振的头部,受到重击之后的柴云振精神有些恍惚,但仍旧悍不畏死。美国士兵看见柴云振如此拼命,竟生出了畏惧之心,刚摆脱柴云振就起身逃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柴云振与敌人肉搏画)

而就在这时,柴云振清醒了过来,立刻拿起刚刚被自己杀掉的美国士兵的枪,对着那个逃跑的士兵毫不犹豫地扣下了扳机,可是连扣几下都没有击发。

此时,柴云振才意识到自己的右手食指已经断了。于是他赶快换到左手,稍一瞄准就一枪将跑出去的美国士兵击毙,而后自己也力竭倒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醒来的时候,柴云振发现自己躺在后方的战地医院里面。而此时,他全身多处受伤,右手食指也已经断裂。尽管剧痛难忍,但柴云振还是强忍着询问战场的情况。

此次战役,由于柴云振和战友们死守关口,为大部队的撤离争取了充足的时间。而在战斗中,柴云振带领的部队击杀了敌军两百多人,只柴云振一个人就歼敌一百多人。

后来,为了表彰柴云振在此次作战中的战功,志愿军授予了他“特等功臣”荣誉和“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同时,柴云振所在的八连也被评为了“特功八连”。而值得一提的是,朝鲜战场中涌现出的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人皆出自这个连队。

然而,尽管荣誉加身,可这却是追授的。因为自那场战斗结束后,组织并没有找到柴云振。那么,柴云振自那之后究竟去到了什么地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老兵送别柴云振)

活着的烈士,消逝的英雄

原来,由于战场局势多变,柴云振所在的医院进行了多次转移。再加上当时的通信条件比较差,而柴云振所在部队的战士几乎全部牺牲,没有人能够提供柴云振的踪迹,就这样柴云振和自己的部队失去了联系。

后来朝鲜战争结束,尽管柴云振已经出院,可由于身上伤痕累累,还落下了残疾,本着不拖累部队和国家的想法,柴云振便没有再去寻找部队。

就这样,他带着自己的残疾证和500斤大米粮票的复员费回到了自己家乡四川岳池的乡下结婚生子,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

然而,即便离开部队不再算是军人,可柴云振依旧以一个军人的身份要求自己。回到家乡之后,柴云振经常帮助村民,而自己带回来的500斤粮票也拿来救济了那些生活贫困的乡亲。

正因为柴云振的这些善举,在乡亲们的拥护下,他在村里担任过队长,党委副书记等职。尽管离开了战场,可柴云振仍旧用另一种方式做着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选为人大代表的柴云振)

但是,柴云振“牺牲”之后,虽然党中央将其当作烈士处理,但是军史馆里静躺着的无人领取的勋章让党中央坚信,柴云振战士尚在人间。所以,对于柴云振的寻找一直都没有中断过。

直到1980年,我国举办抗美援朝胜利三十周年的活动,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受邀参加。在其和我国领导人邓小平同志谈话时,金正日谈到了柴云振。因为柴云振给他乃至整个朝鲜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所以柴云振的故事也被朝鲜民众广为传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与金正日)

所以在谈到柴云振战士是否还在世的这个问题时,邓小平同志决定要在全国范围进行一次寻人,他说道:哪怕是大海捞针,我们也要把柴云振战士“捞”出来!

于是不久之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四川日报》等多个报社纷纷出刊文章《寻找特等功臣柴云振》,而全国上下也都开始了寻找柴云振战士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寻找柴云振的报纸)

直到1984年的九月,柴云振的大儿子柴兵荣偶然看到了报纸里的寻人启事,在仔细读了上面的内容后,柴兵荣越想越觉得上面的描述和自己的父亲柴云振非常符合。所以才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可是,在柴云振老人认真看过寻人启事之后,当着儿子的面,他却矢口否认上面所要寻找的人是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柴云振(右)和大儿子柴兵荣)

是柴云振在刻意隐瞒吗?其实并非如此。原来,柴云振战士的本名其实是叫柴云正,只是当年登记的时候由于方言的口音问题被登记成了柴云振,虽然同音,但是最后一个字却错了。

可大儿子柴兵荣却认为,这上面就是柴云振本人,当初很有可能是因为登记错误才导致最后一个字错了,而且上面所描述的内容都和柴云振的经历吻合。

不过对此柴云振却不以为然。他认为现在前去表明身份毫无意义,自己只想在农村平淡地生活下去,不愿意再增加国家的负担。

显然,柴云振已经知道,报纸上要找的就是自己,但为了不给国家添麻烦,他不愿意再去挑明身份。但是柴兵荣劝道:难道你不想看看老战友吗?”只这一句话,柴云振的思想发生了动摇。

终于,在做足了思想斗争之后,柴云振决定前去对照自己的身份,于是柴兵荣立刻卖了家里养的猪,换取了一百多元前后便陪着父亲前往湖北孝感市的部队驻地。

到了部队之后,柴云振和负责人作了一些确认。而由于当初将柴云振从战场上救下来的战士孙洪发也在,所以他一眼就认出了柴云振。激动之下,两位战友当即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这幅景象使得在场的众人十分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柴云振和自己从朝鲜带回来的“遗像”)

就这样,1984年的10月,被当作烈士的柴云振终于再次出现在了全国人民的面前,柴云振也把自己原来的“正”改为了“振”。

一年后,柴云振等老战士受邀前往朝鲜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在朝鲜的军事博物馆里,解说员讲解着朝鲜战争的故事,歌颂着牺牲烈士们的英勇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 年10 月中国英雄代表团访朝,金日成(右六)同柴云振(右三)等英雄合影)

就在这时,柴云振突然看到了自己的画像,于是解说员说道:这位是朴达峰战役中的英雄战士柴云振。听了解说员的话后,柴云振感慨万分,当即告诉解说员自己就是柴云振,同时请求将这幅画像交给自己,并且说:“我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没有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四川岳池县的新兵入伍仪式上,柴云振鼓励入伍新兵)

而由于身份的重新确认,柴云振老战士一时间成为了全国的大英雄,柴老家乡的村民们也非常震惊,因为他们都没有听过柴云振讲述过自己的英雄事迹。

但再次回到家乡之后,柴云振依旧低调的生活,不忘为百姓们谋取福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敬礼的柴云振)

虽然柴云振对外人非常慷慨,但是对自己的亲人,却是十分严格。柴老有一个孙女名叫柴萍,由于从小受到爷爷的熏陶,加上柴老也希望柴萍能够为国家做贡献,于是柴萍长大之后便参军入伍。

进入部队之后,由于当地领导知道这是大英雄柴云振的孙女,便打算给予一些“照顾”,想要给他安排一个相对比较轻松的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柴云振的孙女柴萍)

然而柴云振和柴萍都极力反对,柴云振认为柴萍不应该搞特殊,而柴萍也认为自己是来当兵的,是做贡献来的,不能被照顾。所以柴萍最后进入了女兵连,并且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女兵。

2018年12月的28日,柴云振与世长辞。在四川省广安市的殡仪馆内,人们纷纷前来为这位离去的大英雄低头默哀。

2021年6月29日的这一天,国家召开了“七一勋章”的颁发仪式。获得表彰的全部都是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而作为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柴云振战士也被授予勋章。由于柴云振老人已经去世,便由他的大儿子柴兵荣和孙女柴萍代为出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雄柴云振)

代替自己的父亲领取勋章之后,柴兵荣泪流满面地感慨道:自己的父亲虽然已经去世,但是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

没错,柴云振战士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但是我们却不会忘记柴老以及其他英雄战士们的贡献。他们的故事会永远流传,他们的精神,会永远传承!

参考文献:

邢大军.志愿军“活烈士”柴云振 黄继光曾以他为前线楷模[J].北广人物,2016,(第5期)

“活着的烈士”柴云振[J].今古传奇(人物版),2019,(第1期)

“活着的烈士”柴云振[J].百姓生活,2019,(第5期)

柴云振“活着的烈士”失踪33年的“一级战斗英雄”[J].今古传奇(人物版),2021,(第8期)

柴云振:英雄埋名,但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他[J].党员文摘,2021,(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