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著名电视剧《甄嬛传》中,雍正皇帝提到“甄远道及其家眷被流放至宁古塔,不需受制于穿甲者。” 这番话让甄嬛神色骤变,泪如雨下,令人深思宁古塔何等险恶,穿甲者又是何方神圣,引发了众多观众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律中关于“流放刑罚”的规定

·在清律中,对于流放这一惩罚的规定相当详尽。根据犯罪的性质不同,流放的地点和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宁古塔坐落于现今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而被流放至宁古塔则意味着遭受最严厉的惩罚。

在四个多世纪前,黑龙江一带还是一片荒凉之地。罪犯被判流放后,根据法律规定,必须在一个月内离开,途中会有两名由朝廷派遣的“长解”以及两名在途州县的“短解”来协助押送。

每天行进的路程不得少于五十里,相当于每天步行五万步左右。他们还得戴上沉重的二十斤枷锁,在风雨中不停地前行,没有一刻休息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亡者的口粮由朝廷供给,每人每日仅约得半斤,未成年者减半。在如此巨大的体力消耗下,食物不仅供应匮乏,还可能遭到官员的克扣。更令人担忧的是,根据清朝的连坐制度,若一家之中有成员被流放,其中的女性尤其备受煎熬。

清朝时期,人们推崇着“三寸金莲”般的美丽标准,但这样的标准使得女性无法长时间行走,加之还需担心被衙役们侵犯。一些年幼或体弱的女孩经常成为他们侵害的牺牲品。

更为严重的是,他们以食物为威胁,制造女性之间的矛盾,争相“伺候”衙役,只为了能够填饱肚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古塔的流人分配

即便抵达宁古塔仍然活着,但困难并未终结。那些轻罪者被称为“普通犯”,曾担任官职者则被称为“官犯”,而那些罪责更重的人则称为雍正所称的“给披甲者为奴”。

由于受过良好教育,官犯们的生活相对轻松一些。他们被分派到府衙、矿场、驿站等地,从事文字工作或是教导儿童识字读书。每隔半个月,他们需向府衙呈报工作,以显示自己的努力改造。

普通犯人被分配到朝廷设立的“官庄”服役。他们每年需上交十二石粮食、三百束草料、一百斤猪肉、三百斤石炭以及一百束芦苇。

这些劳动可谓是艰辛无比,他们从凌晨四点开始劳作,一直忙碌到深夜才勉强凑足所需。然而,即便如此,每日的食物也只能填饱肚子,远远无法满足饥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为凄惨的是那些被“与披甲人为奴”的人,他们是黑龙江地区的戍边将士,大多数是被降服的士兵。皇帝担心他们会“降身不降心”,因此将他们流放到荒蛮之地担任守兵。

朝廷当时将他们指派到负责流放的岗位,他们心中对朝廷的怨愤不由自主地倾向于这些被流放的人身上。

与一般罪犯相比,他们的任务更为艰辛,甚至被用作狩猎的诱饵,成为猎人们的目标。而那些被流放者中的女性,只要有一丝姿色,就可能遭到剥夺亲人、沦为满足猎人欲望的工具,一次次地受到侮辱。

他们若是不堪忍受而起而反抗,必将遭受严重后果。根据"披甲人"的规定:任何侮辱"家主"的人将被绞死,殴打"家长"的人将被斩首,而刺杀"家长"的人将遭受凌迟处死的惩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清代的法律中,明文规定了这样一条条款:“凡是被判免于死亡刑罚的罪犯,皇帝有权决定是否执行死刑,而无需再受其他刑罚之苦。”这些罪犯在宁古塔不仅要全力劳作,还需默默忍受着种种屈辱,可谓生不如死。

因此,许多罪犯宁可选择自我了结,也不愿意成为宁古塔中的奴隶,沦为“穿着铠甲的人”的奴隶。

或许有人会质疑,在这种比死还难熬的生活中,为何不选择逃跑呢?事实上,确实有人尝试过这样做,在“披甲人”狩猎时趁机逃离。然而,即使他们幸运地成功逃脱了奴役的束缚,迈向所谓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并非乐土,仍然充满着不确定性。

在宁古塔城外,广袤的荒野蔓延,逃离这里也只能过着与自然相依为命的原始生活,还必须提防森林中潜伏的野兽。即便勤劳努力,也只能默默地做着被征服者的奴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宁古塔这个东北边疆之地,大自然的考验异常严峻,冬季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寒冷刺骨。即使他们有着坚韧的意志,度过了严寒的考验,也难免身体受损,留下难以摆脱的疾病。

流放时间及获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