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撰文 /木木

编辑 / 邦邦

代际关系,尤其是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障碍,在如今的互联网环境当中已经愈发开始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很多年轻人认为自己和父母总是会因为一些小事而爆发冲突,

一些已经为人父母的网友也表示:没有想到作为父母和自己的子女沟通交往会这么的费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代际冲突:以青春期为例

其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和家人以及亲密关系的相处总是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甚至是矛盾,

这原本是比较正常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很好的去处理这些矛盾

个体作为子女身份而存在时,和父母以及其他长辈之间存在冲突的关键时间点有这么几个:青少年时期青春期以及将要离开原生家庭独立生活的年龄

在这些过程中,由于涉及到身份的转变以及其他的互动极易陷入一种对立状态中,所以冲突和矛盾才会成为非常正常的现象。

比如以青春期来举例,个体在进入青春期的过程中,会经历生理和心理双重的转变

男生会在这个年龄段第一次遗精,女生则会在这个年纪迎来初潮,身体上这种突然又剧烈的改变会让个体陷入一种懵懂甚至迷茫状态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在这个年龄,个体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成熟,对自己所处的世界形成了一定的观念和认识,与原本万事万物都在自己的父母引导下展开不同,

个体此时十分迫切的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安排自己的生活,这就与原本的生活模式乃至家庭结构产生了冲突。

美国女性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是人类学心理研究当中著名的一位学者,

她在太平洋群岛进行了许多年的调查,目的就是为了探求青春期这一过程是否存在于人类的普遍心性当中。

她的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青春期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西方社会,更是会在太平洋群岛的原始部落中找到其踪影。米德认为青春期不仅仅是心理和生理的后果,更是与个体所在的社会有着密切的关联。

所以她提出,青春期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对于家长而言,既然明确知道青春期的存在,就应该摆正态度,与子女一起去面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在大多数文化背景下青春期都会引起代际冲突,某种程度上也和家长强行去形塑子女有关联。

这也为诸多已经成为家长的人提了一个醒:并不意味着是家长就一定正确,有时可能你的言行会在无意间对子女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费斯汀格法则:三思而后行

很多家长在抱怨子女青春期产生情绪的时候,其核心观点无非就是“孩子脾气大了,不听我的了”“孩子不服管了”“当父母太难了,孩子一点儿也不理解我”等等,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他们的立场无非就是站在“自己是父母”这个角度,去批判自己子女的种种行为。

仿佛自己作为辛苦抚养子女的长辈没有得到理解,始作俑者就是青春期一样。

那么在面临处于青春期叛逆的子女时,父母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呢?

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曾经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心理学法则,法则内容如下:生活中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另外90%则由你对已经发生事件做出的反应组成。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一位妻子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想到孩子学习成绩不佳的事情而走神,不小心出现了工作失误,受到领导批评而心情不畅快,进而在下班之后回到家和丈夫发生了争吵;

丈夫又在第二天的路上十分的郁闷,和身边的人起了摩擦,回家之后将怨气撒在了孩子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丈夫赔偿了路人,妻子被扣了奖金,孩子学习成绩愈发的下降。

乍一看,这个例子是告诉我们家庭成员之间要和谐相处,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你对于任何事情做出的反应以及之后的行动都会有极大的影响。

对于为人父母,子女要正好处于青春期的个体而言,当你因为子女的一些言行而感到愤怒时,最好要仔细的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会对子女产生负面影响,再采取行动。

同时一定要放下父母的架子,你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只有以身作则,细心引导,才有可能和子女一同度过青春期难关。

一味的指责不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加重两代人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