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给朋友1000元,二十八年后竟然得到1000万元,如此划算的买卖,我想没有人会不愿意接受。

可这名当事男子在拿到1000万元之后,却惊呼自己上当受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骗局究竟有多大,竟然需要以1000万元为诱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惊天骗局”的真正开端,其实还要从1986年说起。

1986年,刚刚满十五岁、连初中都没有上完的孙胜荣因为家境贫困,不得不背起包袱来到江苏徐州投奔大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大哥在这里开了个理发店,虽然不说是日进斗金,但也能够糊口。

看着身材瘦小、满脸灰尘的孙胜荣,大哥拍着胸脯保证,只要好好学,孙胜荣以后也一定能像自己一样。

但理发这一行当并好混,毕竟发型可是关系着客人的颜值指数,若非是熟悉的老师傅,谁都不敢轻易开口,让初出茅庐的新手为自己理发。

因此尽管已经在店里待了一个多月,可孙胜荣还是没能真正上手实操过,这让他非常泄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天,孙胜荣给客人洗完头之后,正如同往常那样蹲在门口看风景时,一个步履匆匆的年轻人忽然大步走了过来。

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孙胜荣一脸热情地迎了过去:“大哥,需要理发吗?”

说这话时,孙胜荣心中十分忐忑,紧捏在一起的双拳也出了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时间以来,他不止一次地问过客人们是否需要自己的服务,可每次都得不到想要的回应。

幸运的是,这次,年轻人爽快地答应了。而且当感受到孙胜荣的紧张时,他还安慰说,熟能生巧,多练几次就好了。

这名年轻人,便是张爱民。

张爱民也曾有过窘迫的时候,知晓恶意的他自然更能够体会到孙胜荣的窘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面对举步维艰的孙胜荣,他选择慷慨相助,帮着孙胜荣度过了最初也是最难熬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眼看着孙胜荣一步一步从新手成长为有名气的理发师,张爱民心中也是非常骄傲。

可就在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时,孙胜荣却突然从徐州神秘消失,谁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方打听后张爱民才得知,原来孙胜荣的大哥已经回了老家,而此时孙胜荣还太年轻,尚且无力支撑起一个门店,因此也只好离开熟悉的徐州。

想到还没成年,孙胜荣就要外出独自一人外出打拼,张爱民心中实在不好受。

时间匆匆流逝,一转眼,已经过去了两年。

而在浙江温州的街头上,张爱民又一次遇到了他以为此生都不会再相见的孙胜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相见时,孙胜荣的处境只能用狼狈来形容。

因为年纪太小也没有学历,两年来孙胜荣根本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只能干些苦力活勉强维持温饱。

听了孙胜荣的经历之后,张爱民想起他那一手精湛的理发技术,便提议说:

“你还有理发的手艺,怎么不试着开个理发店?”

闻言,孙胜荣露出了无奈的苦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他也有过这个想法,只是苦于没有积蓄。而且他又不是温州本地人,这里的理发店老板看他面生,根本就不愿意收他做学徒。

看出了孙胜荣的窘迫,张爱民十分坚定地告诉他,不需要考虑这么多,只要告诉他,干还是不干就行。

最终,孙胜荣重重地点了头。

就这样,在张爱民的安排之下,孙胜荣回到了熟悉的徐州,拿着张爱民赞助的1000元开起了属于自己的理发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年代,1000元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巨款了,而且要知道张爱民每个月的工资不过才80元。

孙胜荣知道张爱民的良苦用心,虽然嘴上不好说出来,但他却用实际行动默默证明着,张爱民的选择并没有错。

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尽管孙胜荣年纪轻轻,但因为有着一手理发的好技巧,他的理发店还是顺利经营了下去。

每当人手不够时,张爱民还会骑着自行车,从十公里之外的家中给孙胜荣送饭送菜,让他能够在百忙中歇一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1年,因为单位转型,张爱民不得不忙于寻找新工作,等他终于有了时间去找孙胜荣时,却发现他又一次神秘失踪了,理发店内也是空空如也。

旁人听说之后,都认为孙胜荣是带着钱财跑掉了,纷纷大骂他没有良心。

不过,张爱民却并不觉得他是这样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相信,孙胜荣必然是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迫不得已才离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之后,张爱民便一心一意经营起自己的生活来。

可尽管他本人能干,但偏生就是运气不怎样,换了好几份工作都是不尽如人意。

眼看连白发都已经长了出来,自己仍然一事无成,曾经年轻气盛的张爱民也不由得感到失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为自己一家人的生计发愁时,多年不见的孙胜荣居然再次出现了。

这次,他一改过去的形象,西装革履、手挎皮包,俨然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

只是在看到张爱民的时候,孙胜荣的表现和过去别无二致。

他一把便抱住张爱民,激动地说:“哥,我好想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当年孙胜荣之所以会离开,是因为家人要求他快些回家服兵役。

离开前孙胜荣也曾想要和张爱民说这件事,只是因为时间紧迫,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人,他才匆忙离开了。

在这之后,孙胜荣也试着给张爱民写过信,不过每次都是石沉大海,收不到一点回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服完兵役之后,孙胜荣原本想要快点回到徐州去找张大哥,可身边朋友却建议他到国外闯荡一番。

“难道你就不想衣锦还乡,好好报答那位张大哥?”

听了这句话,孙胜荣不由得心动了。就这样,他顺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奔向了国外。

在国外的日子自然是艰苦的,可孙胜荣硬是将所有苦难都抗了下来,最终,他成功创办了属于自己的集团,成为了身价过亿的富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功成名就之后,孙胜荣第一时间便想要回报当初对自己倾囊相助的张大哥。

可因为时代变化,尽管曾经两次专门回国寻找,但孙胜荣始终一无所获。

2012年,孙胜荣又一次返回了国内。这次,他选择向警方寻求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2012年7月23日,孙胜荣终于得到了张大哥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多年未见的友人,孙胜荣再也忍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当场便激动地落了泪。

看着周围破败的环境,孙胜荣明白这些年来张爱民过得并不好,便想要为他在市中心买两套房子。

可张爱民却严词拒绝了。他说:“当年帮你时,我不图回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孙胜荣只好转变策略。

2012年12月,孙胜荣的“凯茜蕾酒庄”在国内顺利开业,而他以自己还要在西班牙打理业务为借口,直接将张爱民推到了酒庄管理人的位置上。

起初,张爱民并没有起疑心,只是一心一意地帮着好友打理业务。

可三年之后,张爱民因故需要去办理酒庄业务时,他才发现这个酒庄的所有人,竟然是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用多说,这必然是孙胜荣给他的“惊喜”。

对于张爱民来说,孙胜荣的回报实在是他所未曾料到的。

当年滴水之恩,如今涌泉相报,这份友情,怎能不令人动容呢?

不过,在为他们的友谊喝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如果真的遇到了朋友借钱跑路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明确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
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明确规定;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借款人一直拖欠不肯偿还时,我们还能够将其告上法庭,请求法律援助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像孙胜荣与张爱民这种纯粹的朋友,在如今可不多见了。

他们相识于贫困之时,富贵后也并没有忘了彼此。

他们之间的友谊宛如经过了真火淬炼的金子,闪耀而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他们之间的友情,我们羡慕,也更向往。

然而,正因为知道世上还有如此真挚的感情存在,我们才会对失信的朋友感到气愤。

总有一些人,时常假借着朋友之名向我们讨要好处,又扯着伤感情的旗帜不肯对我们付出。

这种人的行为,只能用假仁假义来形容,并非真正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友谊是需要双方共同维护的,正如孙胜荣与张爱民一般。

如果某天,我们惊觉自己在友情当中只有付出,没有回报时,是否需要继续维持这段友谊,恐怕就需要我们好好反思一番了。